观《长津湖》有感-记叙文3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3 10:48

我听说有一部很有名的电影《长津湖》,很想去看看。今天我终于看到了这部时长三个小时的电影。

长津湖之战是志愿军第九兵团和美国最王牌的北极熊兵团之间的一场强强对决。原本在休息中的军人们一接到集结指令,就坐上北上的火车奔赴朝鲜。长津湖地区温度很低,零下三十五度左右,战士们没有棉衣更没有棉帽,后面连吃的都只有冻土豆,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战士们就是靠着顽强的毅力,伟大的理想一直坚持到胜利。

美国军队武器很多,大炮、坦克、飞机……这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而我们中国志愿军是小米加步枪,可我们一点也不怕美国,我们用智慧和战略打赢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军。

我想对你们说:“志愿军叔叔!你们辛苦了,我永远忘不了你们那时的模样,你们用生命换来山河无恙,现在的中国拥有先进的武器,精良的部队,你们放心吧!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

观《长津湖》有感-记叙文350字相关内容

观《长津湖》有感-记叙文550字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国庆期间,上映了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长津湖》。电影以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为开端,接着播了毛泽东、彭德怀等成员为了不让美军越过“三八线”,跨过“鸭绿江”,便只好让战士们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长津湖作战。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

《长津湖》观后感-记叙文550字

美军的飞机从头顶张狂的掠过,大炮雨点般打在三八线上,阵地上,一朵又一朵代表死亡的灰“蘑菇”接二连三的炸开。这就是——抗美援朝时期一次以弱胜强的重大战役。长津湖最低温直至零下40摄氏度,中国志愿军九团穿插连七连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一动不动地俯…

《长津湖》-四年级观后感550字

10月9日下午,学校组织初三的老师和同学一起观看了热映影片《长津湖》,电影场景和剧情都很震撼,让人看后难以忘怀!这部影片以一群平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事件为线索,完整描述了志愿军的英勇顽强以及用生命谱写出中国历史上对外…

观《长津湖之水门桥》有感-记叙文500字

水门桥边枪林密,长津湖旁弹雨深。晚上,我来到电影院,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看完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出来后,我仍然记忆深刻,久久不能忘怀。电影中,伍千里奋勇杀敌,不顾自身安危,在自己不能动弹时知道敌人要大批压进,还不忘吹响号角,让我方…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作文500字

今天,妈妈带我看了我日思夜想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志愿军第七穿插连才打完新兴里的战斗,就接到了炸毁水门桥的任务,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战士们背着长枪,拿着手榴弹,就向水门桥出发了。随着战斗的打响,我渐渐地被志愿军的坚强、勇敢、智慧所…

观《长津湖》有感-记叙文500字

国庆期间,妈妈带我去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令我感触颇深。我们的革命先烈们,不顾一切地去抗美援朝。但我们为什么要帮朝鲜对抗美国呢?我不禁转头问向妈妈。妈妈说:“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而朝鲜战争会威胁到中国安全,所以我们要抗美…

观《长津湖》有感-记叙文600字

最近,去电影院观看了?部电影——《长津湖》。电影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发?在长津湖的?场战斗:七连收到上级命令,阻?美军“北极熊”兵团的?侵,防?其越过三?线。最后,七连在“钢少?多”的形势下战胜了“钢多?少”的“北极熊”兵团,成就了?个不朽…

《长津湖》-观后感作文500字

国庆期间,爸爸妈妈带着我和从远方回来的表哥一起去看了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长津湖》。0年月,由于美国出兵进入朝鲜,越过三八线,严重的威胁到我国的领土安全。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以彭德怀司令为总指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保卫…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450字

趁国庆期间,妈妈带我去看有关红色革命的电影《长津湖》。抗美援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横跨鸭绿江,牺牲了很多很多的战士。电影中,在1100雪山上的战士们没有接到上级的命令,一动不动的趴在雪地上,一刻也不敢松懈,不肯离开现场半步,那精神…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小学生叙事作文400字

1949年10月1日那天,在北京首都天安门举行了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后来政协在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这个国庆假期,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和爸爸去电影院观看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长津…

《长津湖》-观后感400字

今天,妈妈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叫《长津湖》。这是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影片。《长津湖》主要讲的是:在抗美援朝时代,解放军们白天埋伏在雪地里,黑夜出行,但每次都还是有人不幸的牺牲了。每当鲜血不断地流出来时,大家都忍着痛疼,继续前行。看到这一幕,我…

电影长津湖-小学生观后感450字

国庆假期,我看了一部爱国主义电影——《长津湖》这部影片讲的是1950年美军想占领朝鲜,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知道这场战役必将唇亡齿寒,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于是在没有战机,没有坦克,也没有任何先进的武装设备的情况下还是决定出兵抗美援朝。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