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诗人,不能吟出优美的篇章;不是歌手,不能唱出优美的乐章;更不是画家,不能绘出似幻似梦的图画。就算能,又有谁能描绘得出我故乡的美,秋的美,我的故乡秋的美。
秋天,在有些人的眼中,落叶飘飘,凉风习习,这是一个荒凉的季节,就连蝉儿也在这个季节中静静的死去,有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景,也有着“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哀情。但我要赞扬的,还是秋天,是故乡的秋天,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喜庆的季节,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一阵阵秋风吹过,漫山遍野的绿叶沙沙沙的摇曳着,像大自然演奏的美妙音符,像水中的波纹,轻轻的荡漾耳垂,回荡在森林里,随风飘逸。故乡的秋,叶子是绿色的,翠绿的碧叶,流露出碧玉的光泽,苍翠欲滴,饱满,仿佛轻轻一碰,便能从中流出绿色的液滴。在阳光下,闪烁着碧玉般的光泽,柔和而不刺眼,暖暖的。这种暖意,甚至能瞬间穿透你的心田,温暖你脆弱的心灵,滋润你心中的甘草,望着这美景,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走进田野,迎来缕缕瓜果的清香,这是大自然的体香,不是任何的名牌香水能比拟的,这是纯天然的气息。我被香气吸引着,远远望去,那是一片绿油油的瓜地,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就藏在其中,个个大如篮球,也有黑美人,就如一个个躺在田中的精灵。瓜农叔叔们穿梭其中,,瞧一瞧,瞧一瞧,摘下一个又一个成熟的合格的西瓜,左手搂着一个,右手抱着一个,中间还夹着一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走过去,热气好客的人们当即往你们的怀里塞满一个又大又甜的西瓜。瞧一瞧,西瓜“咚——咚”作响,一刀下去,“通——”的一声,声音清脆响亮。鲜红的果汁从果肉中渗了出来,像新鲜的血液,轻轻的咬一口,甘甜可口,正如秋天般的清爽,透心的凉,让人感觉轻飘飘的,吃了一口还想吃,让人留连忘返。躺在田野里,树荫下,一边赏着秋色,一边吃着西瓜,唱唱歌,聊聊天,这是再美妙不过的事了。
我的故乡四季如春,还有一个瓜果飘香的“春天”,能在这里生活,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它是南海的一颗明珠,虽算不上人间仙境,却也是世间少有的一片净土。
我的故乡是美丽的,是富饶的,故乡的秋,是丰收的季节。
故乡的秋-高一记叙文900字相关内容
做一个幸福的人,是每个常人的愿望。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两则意味深长的报道,一个人因为家境穷困,无力再赡养两个孩子,从楼上跳下来。一个是日本的一位年轻有为的人不堪精神压力跳楼自杀。之所以将两则故事联系起来,是因为我们通过比较很容易得到一些重要信…
没有人喜欢痛苦,也没有人能拒绝痛苦。上帝是个精明的人,在给你些许幸福的同时,也一定会搭配成倍的痛苦。生活中,有人因为贫穷而痛苦,有人因为孤独而痛苦,有人因为事业无成而痛苦,有人因为身患疾病而痛苦,有人因为失去爱情而痛苦,有人因为平庸的生活而…
弹指一挥间,中国已换了人间。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日益完善,文明礼貌成为了社会风尚,愿我们都以礼待人,文明相处。文明礼貌是当代学生必备的良好习惯。雨果曾言:“把理想运用在真实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此语实为确论。“时间就是金钱,…
毛主席曾说过:“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民,乃立国之本,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以民为本,本固邦宁”,民众的心声,就是中国最好的声音,以民为本,才能唱响中国好声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以民为本的思想,用孟…
李嘉诚曾言,若写墓志铭,那么我一定选择一直支持我每天充满斗志的一句话: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自我是量的积累,而独立自由的个体最终实现质的飞跃,以至无我之境。如他所言,生而有我,死时我精神仍不灭。何为“自我”?哲学有言:我思故我在。庄子言:天地…
孟子曾曰:“君子三乐:父母俱存, 也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仔细理解,我们便可知,君子这三“乐”是分层次的。对于心明之人,普遍小民来说,乐就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家庭和睦,伦理和谐。这种乐是基本方面的,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其所不能。一题记奋斗是青春的“激流三部曲”,是奏响于指尖的“命运交响曲”,是被岁月碾压却仍崭新如初的圭臬,是茫茫大海中前行路上的灯塔。因之有奋斗,…
关于奋斗者号的成功,习总书记亲切地来信祝贺。习总书记的贺信字字真挚有力,使我读后感慨万分。“奋斗者”号的成功,是中国强大的证明是科研“深潜精神”的成果,启示着我们青年学生当持续参与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成为海洋“蛟龙”,中国正以…
“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在精神世界里建立起一套丰满的体系。”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这样说。作为新一代弄潮儿的我们,既要脚踏实地,注重自我的发展,独善其身;也应以己之才担当大义,中流击水,兼济天下。实…
诚如林奕含所写:“在这个你看我我看你的时代,所谓的正确不过是与他人相似。”强势吞并弱势,多数压垮少数;个人的声音在众口一声的呐喊中溃散,少数的思想被时代的洪流所褫夺。数不胜数的片面性异化和共情式渲染如同保蘸浓墨的大笔,将万千的思想骨朵染成相…
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变,给整个本应沉浸在佳节欢乐中的中国社会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这层阴影,既照见了原本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光明,也凸显了光明背后的黑暗。无论霜寒夜险,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奉命于危难之间”。84岁的钟南山院士,以国士的担当奔赴在…
《古诗十九首》有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每个人都如此行走在一生悬命的道路上。但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那些待人接物,流露知足风度。又在黑塞口中最难的“通往自己的道路”上不断攀登着的自信的旅客显得格外出彩。相比于普通人囿于个体的七情六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