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今年暑假我和爸爸来到黄山,一睹黄山了风采,那的风景果然名不虚传!
那天一早,我和爸爸便向黄山挺进。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黄山。休息一晚后,我们从云谷寺出发,乘索道上升八百余米,七点钟到达了北海。可惜天公不做美,撒下了大雾,白茫茫的一片,黄山也躲进了莫测的云雾之中。我们过了仙人峰,很快到达了始信峰,这里以奇松而著称,连理松一根两干,一左一右,娇健多姿,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似的。而黑龙松则是根系发达,盘在地面上,如龙爪一般,形态十分奇特。
继续前行,峰回路转,看完飞来石后,很快就到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雾气渐小,对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来。这些石头,各有各的名字,什么“猪八戒”、“猴子观桃”,“喜鹊登梅”各具特点,都有其象形和寓意,变换角度观察,更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让人不禁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看表,已是中午时分,我们沿着百步云梯继续前进,路渐渐陡削了。向导说,快接近黄山主峰了。大家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已到了玉屏峰。玉屏峰上的玉屏楼,古称“文殊院”,左连天都峰,右接莲花峰,雄浑绵延,峰峦簇臃,气势恢弘。古时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美称,果然不同凡响。而它对面的天都峰,虽然只有海拔一八一0米,在三大主峰中排名最末,但却最险峻。可是老天爷不帮忙,我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上,我回味着黄山的胜景,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
黄山游记_游记记叙文600字相关内容
虎跳峡,以险而名。其夹岸连山,为哈巴、玉龙,中则金沙江也。尔时值夏日,烈日当空,此倒昏暗,阴风袭袭,心神亦爽。盖哈巴玉龙之雄伟也。衔青天,吞苍云,连绵无阙,隐天蔽日。不知何等鬼斧神工,能作出如此险山,天下独绝,拍手称快。初入峡,江面甚广,似…
火车上白皙的灯光一亮,原本悉悉索索的小声音砰然闹起来,我就明白我们即将来到的云南第一站——昆明。才刚下火车,就听见我们族长“剽悍”、利落的声音“第五组的给我集合!”九个人无一例外的整整齐齐的排成一条队伍,任由组长数鸭子一般的点人。及时到了石…
环保与苍山洱海之间的大理城,温柔似水,融于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之中。苍山之下,繁华的古城,熙熙攘攘,人不多繁荣街道上,被那繁多秀丽的雨伞撑起。回望“大理”两个雕刻的打字,不禁羡慕千百年前在次生活着的幸福人们。在这古老沧桑的街道的回忆中,有小贩…
经过了将近二十四个小时的乘车时间,在今天的清晨,我们到达了云南的省会昆明。一番短暂的休息过后,我们立马乘车前往此次旅行的第一个景点——云南石林。初入石林时,看到的只是点点乱石,一旁只是花花草草罢了。在钻过了一个用石头堆成的小洞后,我们被围绕…
七彩 云之南(1)从下火车的第一秒,我接触到这里的土地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里的一切,不平凡!因为早已听说过了这里的怪石,所以亲眼见到时并不那么惊讶了。见到的剑指苍天正如听说的秀丽挺拔;眼中的石海茫茫正如脑海中的延绵不绝;视觉得千奇百怪正如…
船,停靠了。人,沉醉了。走出还略有些颠簸的船,祥和洋溢在眼前。块块石头规则地堆积在一起,露出平整的一面。水波轻轻荡漾着,活泼又不失大方。穿着民族服饰的一个老婆婆正坐在石旁洗着衣服,水花轻巧地溅起,洒下一阵阵欢快的歌颂,歌颂着这虽经雕琢,却仍…
一打开《格列佛游记》的目录,详尽有趣的内容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小人国、大人国……一看就知道一定十分的有趣。我便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书。和许多国外着作一样,《格列佛游记》也带着浓郁的异国风情,每一卷都反映着作者生活的时期中英国各方面的状况。幸好书中…
当我第一次见到此书,我以为是像《鲁滨孙漂流记》那样的小说。而当我翻开书,看了书的前言才知道了,原来这个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
近期日本樱岛火山喷发,之前印尼火山喷发,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想到了之前李四光预测的四大地震带,一直想更深入的了解这些伟大的人。暑期在网上冲浪时猛然间看见,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播出了其中一期《徐霞客游记》,精彩演绎了有“游圣”之称的…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每到寒暑假爸妈就驾车带着我出去游玩,华东地区的旅游景点几乎都被我游遍了。这几年由于疫情原因,我们全家外出旅游的梦想不能再实现了。可是,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名为《徐霞客游记》的书,使我暑期生活更加的充实,更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在这本书中…
当我第一次见到此书,我以为是像《鲁滨孙漂流记》那样的小说。而当我翻开书,看了书的前言才知道了,原来这个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