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到了!今年的校运会,我们玩出了新花样,体验了新乐趣,不再像往年,总是当无所事事的吃瓜群众。
其一,我当了邓博文的助手,比赛时,我为他加油呐喊;比赛后,给他递水和毛巾。这工作,我干得不亦乐乎。我还请他吃了一根香肠补充能量呢。
其二,我和同学们发现,校园的地上突然多了许多矿泉水瓶、饮料瓶,严重影响校园卫生。我、邓博文和杨朱洁等几个同学主动把瓶子捡起来,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捡瓶子的阿婆。阿婆不停地夸奖我们“靓仔”“好孩子”。在我们的带领下,同学们纷纷效仿,大家都开始捡垃圾。后来不知道听谁说的,捡垃圾可以为班级加分,我们捡得更起劲了。
首先提出捡瓶子的,是杨朱洁和吴越。怎么样?是不是大跌眼镜呀?这么“文雅”的事情居然是女生提出的。捡着捡着,我们发现,瓶子都给阿婆好像没啥用,于是我们决定走“资本主义”路线。
我们仿佛长了千里眼,在校园各种偏僻处搜索,在各班的营地范围扫荡。后来业务范围扩展到垃圾箱、草丛、教学楼休息区、垃圾房……包括我在内的好几个同学,居然都敢从臭气熏天的卫生死角拿出瓶子,真的是恶心死我们了。
一个上午,我们收集了几大箱塑料瓶,每个人都非常高兴。但这么多瓶子,放哪里好?心思缜密的我和邓博文决定把装着瓶子的箱子和袋子藏起来。藏哪儿呢?藏垃圾箱里肯定会被阿婆拿,藏草丛又不够隐秘。对了,花海长廊那棵参天大树边的草丛,不仅有苍耳,而且草长得又长又尖,肯定没有人会去那种荒芜之地。我和邓博文把箱子藏进自以为安全的地方,放心地回家了。
我回家比平时迟了,全身脏兮兮的,脸上身上黄一块黑一块。我被老妈臭骂了一顿,她命令我马上洗澡,还帮我把校服放在衣物净里泡。
下午一回校,我和邓博文就去验货。邓博文走在前面,只听到他一声惊呼:“咦,好像少了一个大袋子的?不对劲呀?”“怎么可能?我们藏得那么隐蔽,你是不是看花眼啦?”我们俩忐忑不安地走进草丛,来到藏箱子的地方。完蛋!真的少了一个大袋子。哎呀妈呀,劳动成果一下就打了5折,还损失了一个运输工具。真是忒倒霉了,该如何向其他小伙伴交代呢?
同学们陆续来了,听说这个噩耗,纷纷唉声叹气。我们心急如焚,必须加快捡瓶子的速度,弥补损失,否则就白忙活了。我们继续加入捡瓶子大军,勤勤恳恳,不翘班也不偷懒。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不但追回了进度,还比上午多捡了好几大箱呢!
返回营地时,我们路过饭堂的杂物堆。我瞥见了十几个油桶,灵光一闪,这些油桶不也是垃圾吗?一个起码能卖一两块钱吧?廖锦华一马当先,扛起几个油桶就往营地冲。我们都兴奋极了,哈哈,又有活干了。
杨朱洁看到我们的劳动成果,惊讶地叫起来:“听说油桶一个能卖三四十块钱。”我们纷纷张大了嘴巴,三四十块钱一个?那岂不是得比饭桌还大的油桶?哈哈,这波可赚大了。哦,吼吼吼,真是天助我们也!
老师知道了我们的辉煌战绩,给我们提了个建议,可以把瓶子存放到某个同学的家里。这真是一个好主意。放到谁家呢?毫无疑问是杨朱洁家。首先她家住得离学校近,其次她家里有车房,最关键的是她知道去哪里把瓶子换成钱,所以放她家的车房是首选。
后来我们几乎忘却了这件事情。前几天,我听见杨朱洁和邓博文正在议论劳动成果的分红问题。我凑过去问:“咦,换到钱啦?”杨朱洁说,她把钱给邓博文了,让我们两个分。我高兴得要跳起来。邓博文神神秘秘地掏出一张黄色的钞票,哇塞,是20块钱耶。
中午放学后,我们一起去学校门外的商铺换两张10块钱的人民币,每人一张。拿到分红的我,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我终于依靠自己的双手,不怕脏不怕累,赚到钱了!
话说这次捡垃圾真是一举两得,不仅保持了校园整洁,还赚到了分红,真是美哉!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捡瓶子的阿姨,那么爱捡瓶子了,原来乐在其中呀。只是想起那几个油瓶,好像不太光彩。
捡垃圾,乐在其中-记叙文1300字相关内容
号称“诗坛剪子手”的刘禹锡,窝在一个小的可怜的斗室里作出了《陋室铭》一文,刻在石碑上竖在室门前。照葫芦画瓢,只因一间同样拥挤不堪的地下室,正中悬挂着一幅“知行合一”的狂草,就被我们戏称为“天下第二斗室”,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三能”老师在上…
他只是一座雕像,神圣,威严,屹立在广场之上;他是宋教仁先生,庄重,沉稳,目光投向无垠的远方。他就站在那,寸步不移,也许,是在默默关注着广场上的点点滴滴。晨鸡尚未报晓,而宿舍中已开始吵闹。学生们要赶快洗漱,赶往广场参加升旗仪式。原本宁静的广场…
似乎每周六从三楼办公室飘出面香已成了一种常态,似乎那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就是一整周匆忙与疲惫后的犒劳,似乎当学生们与老师同聚下面与吃面时,他们不再存在任何形式的师生关系,而只是一种更似于亲情的长幼关系,——那是一碗由王老师奖励给学生们的面,更是…
在这个本该落满灰尘的一角,斑驳的阳光固执地守护着它的蔷薇,它只顾将芳香私藏,忘了这岁月流逝,忘了这早已物是人非。它又知道什么呢?不过是新酒话旧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只记得那四四方方的天地承载了太多岁月的记…
一轮明月高高地悬在静谧的夜空之上,虫儿在草堆里发出清脆的鸣叫,我的思绪却随着风儿,渐渐地飘远……我清晰地记得,也是这样的夜晚,月亮高高挂着,照亮了寂静的世界。可是,一场突入起来的事故,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夜晚染上了无尽的伤痛。我们永远失去了他,…
他睡着了。在景区的角落里,在冰凉的石阶上,他坐在那儿,斜倚着一根红漆柱,只用头顶和肩膀做支点,靠在硬梆梆的木柱上,脖子和整个腰部都那么委屈地空着,能想像地出,这样的睡姿有多么得不舒服……我和妈妈蹑足走到他的身边,轻轻坐下,我侧头凝视着他——…
那一天,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他是我的邻居,也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大学老师,一副黑边眼镜架在他笔直的鼻梁上,一身干净整齐的中山装,衬着他的满腹经纶,平日里腋下还总夹着一个公文包,左邻右舍见到他都会尊敬的喊他王教授,我也不例外。最近一段时间,全市开展…
我拖着行李箱,慢慢地走了进去。“朋友,请过一下安检。”我看着一眼那位穿着制服的人,我微微颔首表示明白,然后我把行李箱放到安检机上,看着我的行李箱紧接着上一个被大米袋包裹的行李慢慢的被安检机“吞噬”入那个黝黑的机口。我走到安检机的另一旁静静的…
古语有言:“厚冰冻石,非三尺之寒。”此言颇具有丰富哲理性。向材料所述,蚯蚓和甲虫经过几个春秋辛勤钻土,最后贫瘠的土壤,兴盛出了小草。不难发现,世间并不存在,有一步登天之事。成功的赤阳,也是历经黑夜才有黎明的曙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这是…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纪,中国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国际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实力和名誉堪称世界一流。而我很幸运的生长在这个国家,我对这个国家充满了骄傲,这种骄傲套用一句话表达就是——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我为中国一流的生产质量感到骄傲…
发现了这文字,请原谅仓颉未创造所有,而我也慨叹着不能雕刻清楚。西部高原,是我血液喷涌的始泉。可如今的我与它遥隔几千公里处勾勒它,那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苦之地,那个只占全国1.8%面积的瘠薄之域。苍茫的黄土装扮了肃穆的山壑,如留守的老者沉…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脚印深深留下,蓦然回首,长大的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记载着欢乐,记载着忧伤,伴随我一路走来。小时候的我总爱和伙伴们在楼下的沙坑里玩,踩着一粒粒极软极软的沙子,感到多么快乐,多么惬意。一不小心,摔倒了,努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