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史-记叙文1800字

更新时间:2023-12-25 10:03

纵观七十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中国发展蒸蒸日上,早已摆脱弱国的阴影;人民的生活水平条件也不断提高,不复多年前的清贫穷苦。七十年的路漫长而艰辛,饱经磨难,中国和人民们一起,走过崎岖不平的路,越过数不胜数的坎,终于迈向光明美好的未来,走到了现在。

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外公还小的时候,他们一家住在一个二十平米左右的平房里。外公回忆起那间小但温暖的房子:那间房子一分为二,外面的一半是一间小厨房和一个不大不小的饭桌,供全家人的吃喝,也是一家人最常聚在一起的地方。里面的一半只有十平米左右的小房间,睡了一家七口人,一间房间勉强放下三张床和一个圆马桶,父母一张,兄弟一张,姐妹一张。外曾祖父外曾祖母是农民,白天就在公社的地里耕作,喂喂家里的鸡鸭猪。小孩子们放学得空了也会帮着喂一喂家里养的鸡鸭猪。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期,全家人午饭晚饭都是从人民公社打饭回家吃,吃“大食堂”。大食堂吃了没多久,外公他们就又改回了回自己家吃饭。后来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由于集体经济经过大跃进时期,人民生活必需品短缺,生产队经济比较脆弱。人民过着吃不饱,愁吃的日子。三年自然灾害过了以后,国家经过国民经济计划,使国家进入了正常的轨道,人民群众也慢慢摆脱了之前的贫苦。

“那是我们全家最苦的日子。一天只吃一顿白米饭,其他时候用来充饥的只有红萝卜叶子、猪草、米糠这样的作为粮食,条件还是比较艰苦。”外公想起那时候的日子,仍是止不住的摇头、叹气。

外公外婆结婚后,在改革开放前,他们两个人住着一间三十平米的小平房。其中外面半间是灶间厨房及吃饭的地方,里面半间是卧室。床的边上不再放着一个圆马桶,有了单独的卫生间隔间,当时还没有自来水的供应,吃喝用度都用井水。

等到妈妈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改革开放后了。外公外婆勤俭持家,改善了居住条件。把原来的一间平房拆除后,翻造成了两间两层的房子。上下层的面积达到176平米,有了三间独立的卫生间,用水也不再是井水,有了自来水。在之后的几年中,家里陆陆续续的添置了空调、电视机、冰箱等电器生活设施,对房间等也进行了装修和装饰,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

爸爸妈妈结婚前后,家里住进了公寓。到附近的学校、菜场、医院更方便,交通也更加便捷。搬进公寓后,原本乡下的老房子便空关了十几年,只有每年过年时才会回去了。

到今年,外公外婆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迎来了国家征地拆迁,乡下的老房子,就永远成为了刻在老人心中的回忆,再回不去了。

外公外婆地处蔡路镇与川沙镇的城乡结合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都在不断壮大发展。外公在年轻时曾参过军,进入海军部队,当了五年兵后退伍回乡。外公外婆老家所处位置分别在七九、八三年间被邻近的企业征用,他们也都被征用招工进了企业。户口性质全家由农民转成为了居民,工作也由农民转变成了工人。后来,外公经过多年努力工作,又由一位工人成为一位国有基本企业的厂长,党支部书记,直至退休。

妈妈从小的所拥有的条件和环境比外公外婆好了很多,没有住过狭小的平房单间,读书时有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放学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平时也能吃上些类似鱼肝油的补品。妈妈的第一份工作是做销售,和外公外婆第一份耕地劳作的工作相比,已经是质的飞跃了。

另外,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中国提倡“多生多育,光荣妈妈”,外曾祖父外曾祖母生了包括外公在内的七个孩子,外婆也有四个兄弟姐妹,造成了很多生得多却养不起的情况,人民的生活也大多穷苦。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到了妈妈这辈,孩子已经由每家五六个是常态转变为每家只有一个独生子女的情况了。在每家每户都孩子成群的年代,外公外婆似乎都没有怎么被父母娇宠过,每个孩子都早早地懂事。而妈妈,作为独生子女,从小便受到外公外婆无微不至的关爱,生活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计划生育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状态,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到了我们这一代,已然享受着极其现代化的生活,“优生优育”让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几乎人人都享受着比较高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不会再为了吃喝发愁,再拥挤在一间狭小的住所。我们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在爱的浇灌下长大。七十年的时间里,一切都在飞速发展,七十年前的景象已经仿若隔世,不会再次上演。

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忆苦思甜。

只有了解了前几辈人受的苦,才能够真正懂得珍惜现在生活的美好。

如果真的深入了解到了七十年前的老人所经历过的生活,就不会再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去抱怨生活,不会再由于一点点小的挫折就道命运不公,不会再为了一时心底的郁结便选择了结生命。只会用更阳光的心态,微笑着面对每一天的生活。

七十年前,满目疮痍。七十年后,盛世繁华。

七十年风雨兼程,人民和祖国共同成长。有国才有家。家族的根埋于祖国的土,和国家紧密相连,一点点的随着祖国的发展,慢慢生根发芽。

家族史-记叙文1800字相关内容

牵动我心的声音_高中记叙文900字

校长的话音刚落,人群就散了,像蒲公英洁白的种子被风带走般,没有丝毫留恋,赶着去另一块土地生根发芽。有点新奇,却又略带不舍——第一次聚集后散乱地退场,也是最后一次。向班主任告别时,那个凶神恶煞的中年人不见了。没有抹摩丝梳起的头发无力地耷在一边…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_高中记叙文900字

踏着哒哒的马蹄声,从梦境里无数个春天里走来,风雨兼程。柳絮翻飞。莲花开落,我的追求,我的梦想,在寻梦的路上,踏过万水千山,可有一个地方,我不得不驻足:广元中学,我深爱着的土地。行走在林荫间的长廊,看路旁落叶飞扬,不远处有一个人影在长椅上,形…

四叶草_高中记叙文400字

我喜欢四叶草,但是我满足于简单的三叶草,知足常乐。——题记我考完试后,低迷了一阵子,有些担心成绩,因为试卷题目有些难。今年的初夏对学生们格外优待,不是下小雨,就是阴天。但是盛夏的雨水比往年要少,盛夏时的雨水在考完试后,迟迟不肯降临,我的心情…

那天_抒情记叙文900字

那天,你轻轻飘然而至我的窗前,我伸出手,你却匆匆划过我的指尖。紧握掌心,你已然不见,清风徐过,留下一个冰冷的冬天。——题记风,轻抚她的脸,带动及腰长发,飘飘然;月,光洒落一地的柔和,满地的星星点点,折射出一双爱笑的眼,如太息般的目光,伴着嘴…

睁开双眼_高中记叙文900字

天下之象,虚实相生。在浮华的表面之后,是否隐藏着些许难以观测的*?那镜花水月之景,烟雾仙阁之貌,纵具有明眸惠眼,又有几人能将*看透?或许,只有那一双双智慧的眼睛,才能洞察出这世间冷暖,人世沧桑。不羁的眼睛你炯炯有神的大眼中折射出对官场的不屑…

一念之间_记叙文范文700字

淫雨霏霏,而人的心情各有阴晴;艳阳高照,而人心的冷暖皆殊。你我的喜怒哀乐并非由月的阴晴圆缺来把持,而是由萌生遐想的一念之间决定的。善恶一念间。为了一个陌生女子,他跃入咆哮的江水,任巨浪滔天狂风怒吼。“必须救出她!”一念之间,向善之心昭然可敬…

幸福就是做好自我_幸福记叙文900字

幸福是?也许天真稚气的小孩会说:“幸福就是有糖糖吃!”也许当代的中学生会说:“幸福就是成绩优异,站在所有人的前沿。”而我对幸福的理解却很简单,那就是不羡慕别人,能做好自我。小时候,自己就像一只拥有超强模仿力的“猴子”,总是去刻意模仿周围世界…

蒲公英_抒情记叙文作文700字

蒲公英在盛夏开放,在暖风中飞舞。它的种子是希望,跟随暖风飘向远方。学校的后面是一座山,山不高,山下有一条小路,路的尽头就是山的顶峰。夏天时,山上的野果很多,学生们经常跑去摘野果。这座山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绿的发亮,绿的诱人。在这块翡翠中,有…

莫留理想接空木,且擎炬火指苍穹-高中记叙文800字

苏轼曾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回望华夏五千年历史,处处有逐梦者的身影。理想是藏于黑夜后的星星,而奋斗,则是照亮黑夜的火炬。惟有高举奋斗炬火,方能冲破黑夜的屏障摘星圆梦。奋斗,是什么?有人说,奋斗是个别“天才…

黑犬-高一记叙文800字

六一儿童节过后,我家楼下的一家店铺外传来了狗叫的声音,我惊奇地把头伸出窗外,看见一只黑色的小狗被绑在一根铁管上,时不时地叫唤一两声。主人拿出一根笤帚对着狗大叫:“你再叫!你再叫我打死你!”实在是太凶了。看起来,主人买狗应该是让它看门的。这以…

论阅读的重要性-记叙文1000字

宋真宗赵恒的一席“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告知了古往今来多少人以读书的重要性。在我看来,书就像一个虚化的宗教,愿意去探索这个“宗教”的信徒往往能收获精彩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阅读是一个持久性的行为,人生长路漫漫,在…

朋友-高一记叙文1000字

黄昏时,天边的太阳像血一般,将几片云朵染得鲜红,红得耀眼。村口有一棵老槐树,据说有上千年历史了。树下坐着一个少年,静静地看着天边的彩虹。少年和其他小孩唯一不同的是;他有条空荡荡的袖管和空空的裤管——在一次事故中给他留下的。他没有多少朋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