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史-记叙文1800字

更新时间:2023-12-25 10:03

纵观七十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中国发展蒸蒸日上,早已摆脱弱国的阴影;人民的生活水平条件也不断提高,不复多年前的清贫穷苦。七十年的路漫长而艰辛,饱经磨难,中国和人民们一起,走过崎岖不平的路,越过数不胜数的坎,终于迈向光明美好的未来,走到了现在。

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外公还小的时候,他们一家住在一个二十平米左右的平房里。外公回忆起那间小但温暖的房子:那间房子一分为二,外面的一半是一间小厨房和一个不大不小的饭桌,供全家人的吃喝,也是一家人最常聚在一起的地方。里面的一半只有十平米左右的小房间,睡了一家七口人,一间房间勉强放下三张床和一个圆马桶,父母一张,兄弟一张,姐妹一张。外曾祖父外曾祖母是农民,白天就在公社的地里耕作,喂喂家里的鸡鸭猪。小孩子们放学得空了也会帮着喂一喂家里养的鸡鸭猪。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期,全家人午饭晚饭都是从人民公社打饭回家吃,吃“大食堂”。大食堂吃了没多久,外公他们就又改回了回自己家吃饭。后来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由于集体经济经过大跃进时期,人民生活必需品短缺,生产队经济比较脆弱。人民过着吃不饱,愁吃的日子。三年自然灾害过了以后,国家经过国民经济计划,使国家进入了正常的轨道,人民群众也慢慢摆脱了之前的贫苦。

“那是我们全家最苦的日子。一天只吃一顿白米饭,其他时候用来充饥的只有红萝卜叶子、猪草、米糠这样的作为粮食,条件还是比较艰苦。”外公想起那时候的日子,仍是止不住的摇头、叹气。

外公外婆结婚后,在改革开放前,他们两个人住着一间三十平米的小平房。其中外面半间是灶间厨房及吃饭的地方,里面半间是卧室。床的边上不再放着一个圆马桶,有了单独的卫生间隔间,当时还没有自来水的供应,吃喝用度都用井水。

等到妈妈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改革开放后了。外公外婆勤俭持家,改善了居住条件。把原来的一间平房拆除后,翻造成了两间两层的房子。上下层的面积达到176平米,有了三间独立的卫生间,用水也不再是井水,有了自来水。在之后的几年中,家里陆陆续续的添置了空调、电视机、冰箱等电器生活设施,对房间等也进行了装修和装饰,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

爸爸妈妈结婚前后,家里住进了公寓。到附近的学校、菜场、医院更方便,交通也更加便捷。搬进公寓后,原本乡下的老房子便空关了十几年,只有每年过年时才会回去了。

到今年,外公外婆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迎来了国家征地拆迁,乡下的老房子,就永远成为了刻在老人心中的回忆,再回不去了。

外公外婆地处蔡路镇与川沙镇的城乡结合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都在不断壮大发展。外公在年轻时曾参过军,进入海军部队,当了五年兵后退伍回乡。外公外婆老家所处位置分别在七九、八三年间被邻近的企业征用,他们也都被征用招工进了企业。户口性质全家由农民转成为了居民,工作也由农民转变成了工人。后来,外公经过多年努力工作,又由一位工人成为一位国有基本企业的厂长,党支部书记,直至退休。

妈妈从小的所拥有的条件和环境比外公外婆好了很多,没有住过狭小的平房单间,读书时有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放学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平时也能吃上些类似鱼肝油的补品。妈妈的第一份工作是做销售,和外公外婆第一份耕地劳作的工作相比,已经是质的飞跃了。

另外,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中国提倡“多生多育,光荣妈妈”,外曾祖父外曾祖母生了包括外公在内的七个孩子,外婆也有四个兄弟姐妹,造成了很多生得多却养不起的情况,人民的生活也大多穷苦。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到了妈妈这辈,孩子已经由每家五六个是常态转变为每家只有一个独生子女的情况了。在每家每户都孩子成群的年代,外公外婆似乎都没有怎么被父母娇宠过,每个孩子都早早地懂事。而妈妈,作为独生子女,从小便受到外公外婆无微不至的关爱,生活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计划生育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状态,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到了我们这一代,已然享受着极其现代化的生活,“优生优育”让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几乎人人都享受着比较高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不会再为了吃喝发愁,再拥挤在一间狭小的住所。我们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在爱的浇灌下长大。七十年的时间里,一切都在飞速发展,七十年前的景象已经仿若隔世,不会再次上演。

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忆苦思甜。

只有了解了前几辈人受的苦,才能够真正懂得珍惜现在生活的美好。

如果真的深入了解到了七十年前的老人所经历过的生活,就不会再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去抱怨生活,不会再由于一点点小的挫折就道命运不公,不会再为了一时心底的郁结便选择了结生命。只会用更阳光的心态,微笑着面对每一天的生活。

七十年前,满目疮痍。七十年后,盛世繁华。

七十年风雨兼程,人民和祖国共同成长。有国才有家。家族的根埋于祖国的土,和国家紧密相连,一点点的随着祖国的发展,慢慢生根发芽。

家族史-记叙文1800字相关内容

旅游小记-记叙文1000字

菊花岛属于辽宁省兴城市,位于无边无际的碧海中,距兴城海边9公里,是渤海湾第一大岛,久负盛名。岛上绿树成荫,古寺奇石,空灵雅致,沁人心脾,迷人。菊花岛唐宋时称桃花岛,辽金时称觉华岛。民国时改名为菊花岛,因为岛上盛开着野菊花。与古城、温泉并称为…

长大-记叙文1600字

不知道你们是否经历过一种奇妙的感觉?那种感觉就是儿时的画面再次一幕幕出现在脑海,从感觉到记忆,清晰且真实。作为一名大学生,尘封在骨子里的记忆原本已经淡忘,直到开始实习,开始迈向上班培训的第一天,我才发现,自己还是曾经的那个少年。我的想法就是…

房车与梦-记叙文800字

一对“深漂”的生活在网络上火了,因为他们做出了许多人连想都没想过的决定——搬进房车里生活。他们的工作单位提供停车场,并且附近也有愿意有偿为他们提供水电的好心店主,高昂的房价让他们无法承担,这些都让他们最终做出了房车生活的决定。工作日时把车停…

最后的守望(5)-记叙文1300字

“时间之轮终止在二零二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这一天,我不禁笑着,也是,那也是平凡的一天,一个学期,乃至一年、十年、甚至是一生,能记住的一天又有多少呢?恐怕也只能是寥寥无几罢了。手中的钢笔陡然停顿,在纸张上划出一道难看的线,我连忙用修改液擦拭干净,…

突破自己-记叙文1100字

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且特别幼稚的人。如今我已经20岁了,我的心智还是那么的不成熟。其实我是能感觉的到自己的种种不成熟的行为的,可是我就是改不了,这次想着一定要改正,可下一次还是会继续犯错。就好比有一次,那天是姐姐的生日,然后…

为CCTV中秋晚会西昌录制现场做群演以及后台志愿服务-记叙文1100字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途径,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增…

苦命的人-记叙文1700字

一大群人围了上来,有人拍照,有人拨打120,有人急忙架起摄像机做采访,有人拉起她,一边叹息着合上她的眼睛……我记得那是一个下午,我像往常一样下楼买菜时,远远看见一大群人围在一个小吃摊前,满是叹息与感慨得,在议论着什么。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幕:…

自闭症患者的独白-记叙文1100字

我是一个自闭症患者,整日深陷生活的困境中无法自拔,那一双嘴巴就像是作为摆设的烤香肠,除了看起来诱人外毫无用处。虽然上帝为我关了一扇门以至于我无法如常人般轻松的适应外部环境,甚至于一不小心撞上了骄阳的光芒,都会觉得痛苦不堪。但好在上帝还是有记…

最后的守望3-记叙文1600字

我是被同学们的吵闹声吸引过去的。班级里和往常一样,变得纪律极差,有好几个同学围在一起玩着什么,可这次不同的是,竟完全忽视了站在讲台上的书法课老师。我没有露出惊讶的神情,本性难移啊,在对着一些人讲道理的同时,他的心思还在别处,就算讲太多也只能…

最后的守望-记叙文1800字

“终有一天,向日葵守望的夕阳也会缓缓落幕,在那群山之间卸去大半的光芒,逐渐下山,为另一个地区的孩子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而太阳消失的这段时间里,向日葵们必须经受得住漫长的黑暗与寒冷,才能在第二天的早晨重新见证光明的来临,很久以后,面对风雨,向日…

六年光阴-记叙文1700字

多年以后,面对中考,我将会想起小升初考试结束后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母校还没有将新焕发的希望消磨殆尽,两栋教学楼浸浴在阳光下,有些老旧的墙面再一次有了新的光泽。国旗下,太阳正对着旗面,往下映射着两三方斜斜的太阳,我凝视着这仅存的一点‘‘希…

穹顶之上的梦-记叙文1700字

我不是怕死,而是不想这样活着。(柴静)题记浩瀚的宇宙,创造了一个个美丽的星球,在飘渺无丝的银河之中,鬼斧神工般地生存着一个奇妙的水晶星体一一地球。雪峰江河,朝水东流暮日西坠,泱泱神州大地,莽莽昆仑,北岭南峰。古人早已为如此神来之笔介以树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