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道上深邃的星空,它含情脉脉地望着你,透过空气,可以看到它蕴含的无数秘密。深沉,神秘。国、城、镇、乡,我的家在乡。这里很静谧,没有满街鸣笛的喇叭声;这里很淳朴,没有大街小巷的霓虹灯;这里很动听,即使没有高级的西洋管弦乐……在我度过的光阴里,我生活在这里,也刻下许多独特回忆,奶奶,荆棘道。
清晨透过窗户,翠绿的竹园被晓雾缭绕着,像新娘头上的那一层纱。直到阳光慢慢升起,用热量感化它们,才慢慢散去。青山连绵,叠嶂层峦,溪水叮咚,清澈见底。奶奶起早贪黑,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弯曲的身影,多么熟悉。她用和蔼的口吻说“恬,我们快点去拔野山笋吧!”虽然我懵懵懂懂,但我也点头示意。从鸡窝旁扯出两只喂完鸡食的麻袋,一把镰刀,我们走上了熟悉的小路。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原本那光秃秃的泥土路旁冒出了点点嫩绿,那点绿的尖头还有点光芒,好似是露水在阳光下调皮反射。只有走过矮泥墩才到野山笋的目的地。
一年又一年,这里的变化真快。每年我和奶奶都会来,但好像今年我们来的最早。还是一路的荆棘,跳下土墩儿,放眼望去全是半枯萎的荆棘,它们犹如恶魔相互缠绕,棕红棕红,一条荆棘上都蔓延出无数颗绣花球针般的棘,近看也像奶奶篮中的毛线球,被调皮的小猫撒在地,上乱无章,看着这条必经之路,我们必须勇敢地将它们斩断并挪开,才能到达目的地。我正要从奶奶手中拿过镰刀,她一皱眉头,好像猜到了我要干什么,说“你就乖乖在这站着,我去把它们砍了。”我点点头,但心中仍有些忐忑不安,毕竟奶奶也年迈,不像以前那般年轻灵活了。只见奶奶从裤袋里掏出一双发黄的手套,套在手上,右手镰刀,左手拿起一把荆棘,把镰刀往荆棘根上割,汗珠从她额头脸颊滑落,她把割断的荆棘往一边扔,再隔断,再扔……奶奶转过身向我笑了笑,我清晰地看到奶奶的脸颊已被划出一道道血痕,我顿时愣住了,连忙喊“奶奶,您受伤了,我们不砍了,回去吧!”奶奶果断地摇摇头,执着的奶奶继续往前走,把那邪魅的、张牙舞爪的荆棘通通清理,斩出了一条荆棘道。
半个小时后,我顺着和风走了过去,我走的每一步,似乎都感受到了奶奶的痛,也能体会奶奶那无所畏惧、坚持不懈与勇敢的心。虽然目的地是野山笋区,但我认为路途中的荆棘道才是最别致,最美丽的风景,它们是那么铿锵有力。冥冥之中,奶奶教会了我许多东西,它不像课堂上的知识那么华丽,可以点缀自己,它却是朴素生活最平凡的真理。 路,在荆棘中延伸,而路也在脚下。荆棘道看不到花的新鲜,闻不到草的清香,只有杂木的腐烂与枯黄。也许你会望而却步,因为你怕痛怕脏,但在疼痛中才会看到希望,学会坚强。
荆棘道-八年级记叙文900字相关内容
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记叙文1200字仿生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虽然你对仿生学并不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人类在仿生对象上学到了什么,那就来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就像摆在人们面前香味扑鼻的科学大餐,让人情不自禁的就会走过去大吃一顿,我…
《超体》揭示了人类(细胞)存在的意义。 也许有人看完影片后会说:“欸,这不就是女主被动开挂最后羽化成U盘的故事吗?” 讲道理,事实上故事的确可以用这句话概括。 但是,是不是太浅显了呢? 影片讲道:“能够度量事物、成为事物度量单位的,只有时间…
看到这个书名,你肯定会以为这只是秦文君老师写的一部小说,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当我翻开书籍阅读,才发现是本故事集。第一个故事集《窗外的萧晓》给我印象最为深刻。这篇故事是一直被同学说“胆子小小的”的主人公萧晓与另一个同样内向的萧晓交上了朋友而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朝野腐败 ,百姓那是苦不堪言。果不其然,在汉灵帝在位时,伴随…
手捧起书,任风掀着书页,只有油墨怪异的味道萦绕在鼻息间。午后独坐在窗前,品味件件感情纯真的故事,涌起阵阵思绪,《傅雷家书》,令我动容。这本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除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艺术家的高尚情操…
盛夏的一个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烤着大地上的一切,仿佛像一个巨大的蒸笼,照得使人透不过气来,我不敢出门,躲在家里,吃着冰淇淋,好奇心驱使我翻开了《三国演义》。没想到,一读就是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我俨然成了一个小三国迷啦!世界名家莎士比亚…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名字是《零碳中国》。首先这本书映入眼前的是四个绿色的大字------零碳中国。整个封面外围是一个大字母“C”表示“中国China” “碳Carbon” “改变Change”,象征着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实现碳中和。《…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幻想与现实交织的小说--《白轮船》,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八岁,连名字都不曾有的男孩。妈妈抛弃他去了城里生活,爸爸做了水手也再婚了,自他懂事以来就和外公生活在一个贫瘠的林场。虽然他是这个林场唯一的孩子,但是除了外公,没有人在…
《河洛图》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历经十年打磨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明末清初时期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家族为原型,描写在河洛文化孕育下,以康秀才、周亭兰、康悔文为中心的三代人,由“耕读人家”走向“中原财神”的发家史,康氏家族面对运与命的倾轧,时与势…
我常常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又该以怎样的态度而活着?余华的《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诠释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故事是由一个田间老农福贵亲自讲述自己的心酸经历:少爷出身的福贵,在一赌之后败光了所有的家产,历经自己父亲的死亡…
那些爱我们却已经不在的人啊,请记住他们,只要我们能记得,死亡也不能将我们分离。——题记在那个风起云涌、硝烟四起的年代,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将帅人物,他们既有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有运筹帷幄的智将,更有无坚不摧的悍将,还有活动在敌后的“暗将”,他们…
今年的夏天特别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们汗水直流,热烘烘的风吹在我们身上难受极了,在这样炎热的夏日里唯一的一抹清凉便是坐在家里,吹着空调,惬意的阅读一本好书:它的名字叫《中国古代神话》,我可是很喜欢看的呢,已经读了好几遍了。这本书讲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