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这个词现在愈发显得陌生了,说起来小时候的自己是最喜欢赶集了。
我们这边的赶集日是农历的七号,每次到了时间镇子上的人就会变得多了起来。各种的小摊贩从早上五点可能就会划定号摊位,生怕今天来迟一点会影响一整天的生意。卖衣服的,卖零食的,卖菜卖布的,也算得上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了。
那时候,每到这个日子里,我总是要缠着爷爷奶奶去镇子上逛逛,其实是因为自己贪吃,想要买些吃食解解馋。说来也是奇怪,明明有的时候自己什么也没买,但是依旧会有那个劲头到集市上逛逛,依旧会满脸挂着笑容回家……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自己却如同那集市一般产生了变化。
大型超市,网购,越来越多新新产业的出现将这原本热热闹闹的集市逐渐挤出了市场。或是因为便宜,或是因为便利,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赶集,放弃了曾经的那份热闹,开始享受新时代带来的快乐。
我也不晓得以后还有没有人记得赶集这么一回事儿,更不知道未来的孩子们还有没有兴趣享受那种赶集的氛围,但至少现在的自己已经感受不到曾经的那份热闹了。出于对儿时的怀恋,我并不希望这样的传统会消失在历史的浪潮当中,更不希望集市这个词汇未来的孩子们是通过百度词条来了解的。
这两年由于疫情的缘故,不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不便利,更是给传统造成了影响。我们因为要远离疫情而尽量远离闹事,可是无论是过年也好,赶集也好,失去了热热闹闹的感觉,总是也觉得心底深处空落落的。还有着很多和集市相仿的传统正逐渐消失在大众的眼前,也许那些事情依旧有人坚持,可总归都会变得越来越少,我们的童年也变得越来越模糊。时代的更迭总是那么的快,要想在这股洪流下涛声依旧,又只能不断顺应着时代的发展……
人生大抵上也是如此,需要不段的经历风波,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创造,我们才能够更好的融入时代,更好的生活下去。可是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我们总要把心中最美好的一份记忆传承下去,也许那些对于时代而言只是即将淘汰的千千万产物中的一环,可是那些对于我们某待人而言确实埋藏在心底的幸福。
集市-周记800字相关内容
噢!我的好姐妹,其实我挺喜欢叫你“唐古拉山”的。虽然每当我这样叫你时,你总是脸涨得通红,追着我满街跑,但我知道,你也挺喜欢这个名字的,因为这是我取的……还记得那年初二吗?那是你和我是同桌,你呀!胆小得很,就喜欢和我说话,其他人来找你,你要么…
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慢慢走出我的视野,感觉是那样的沧桑,是那样的无力,那样的无助,他不是别人——我的父亲。父亲是一个老实为人忠厚的老头,喜欢说说笑笑,一双深邃的眼睛早已深陷了下去,看上去却是那样炯炯有神,双鬓早已经发白,额头上深深浅浅的沟…
耸立的楼群和大厦,川流不息的奔驰和宝马,忙碌的道和行人,充满灰尘的天空和阳光……都市人走在高高的天桥上,忙碌地赶往工作地点。每天都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似乎就应该像这样,无论走到哪里,他们忙碌的身影似乎都对周围的一切不屑一顾,但是他们不…
有一天,我在家里看苏州新闻,看见了这样的新闻。有一位家境不是非常好人收养了几十名流浪汉,这则新闻让我觉得很意外,我想世界上不会有这种人的。就是这种好奇让一位从不喜欢看新闻的我继续看了下去。当记者采访的时候,穿着破衣烂衫、常年不洗澡,在垃圾堆…
我心目中的偶像并不多,但有这么一个人在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可以说是我的偶像,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但感动了我而且感动了全中国,他就是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丛飞。他实力歌手,用自己的歌喉唱出世界上最温柔的感情,也是最深的感情,也唱出了一个男…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进你的怀里。——《繁星·春水》我曾经看过冰心和泰戈尔的诗集,他们的母亲,有着清香的湿漉漉的长发,有着红莲一般娇嫩的容颜。我的母亲,乌丝已染上几抹白霜,皮肤也被岁月侵蚀,留下深深的痕迹,和…
老舍的《骆驼祥子》读了又读,渐渐品味出了些感觉。祥子来自农村,因为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便到城里来找份差事,某条生路,从而选择了拉车的行业。本是怀着希望和信心,祥子却在拉车的道路上历经了烦恼、痛苦、悲伤、折磨,命运的凄惨让他无力在多次买车失…
你以为我贫穷、卑微、不美、瘦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你想错了、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着永垂不朽、但能像《简爱》这样深入人心的却不多、它以一种让人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众多的读者、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们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同…
拥有金钱,是每个人共有的欲望,为了个人生计,为了养家糊口,亦或为了博取功名。很多人一生的核心就是金钱,总以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于是忽略对朋友家人的关心,放弃外出旅游散心的机会,全部心思只有赚钱,在他们心里,钱比情更重要。葛朗台就是这么一个人…
“用途就在于他是爱德华。”——题记爱德华的“主人”们:阿比林(爱德华)→内莉、劳伦斯(苏珊娜)→布尔、露西(马隆)→萨拉、布赖斯(詹理斯)→阿比林(爱德华)。在故事的开头,爱德华还只是一只自以为是的兔子,会激动、会恼怒,但更常的是冷漠,哪怕…
《拉贝日记》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1882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
我读了《与爱同行》一书后让我明白在我们身边到处洋溢着爱。在众多美好的感人事件中,无疑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们的最美司机---吴斌叔叔。2012年5月29日中午11时40分,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司机吴斌驾驶从无锡开往杭州的大客车,在途经沪宜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