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机中播放着梅兰芳《霸王别姬》的片段,梅派醇厚流畅的唱腔,夹杂着电流“滋、滋、滋”的声音,刺耳却依旧好听,这是姥爷最爱听的一段戏。
让我想起每一次回老家,姥爷都会把我抱到他的膝盖上,然后用二胡给我拉很多我从来没听过的曲调,受姥爷影响,那些婉转的曲调,悄悄地根植在了我的心里。
随父母远游,沿着民间古城的青石板路踽踽前行,虽然身边喧嚣熙攘,仍旧可以听到古旧的巷子里,隐约传来京剧曲调,在那样的情境里,让我恍然间竟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周遭的古旧,缥缈的乐音,让我仿佛回到了京剧艺术盛况空前脍炙人口的时代,那种感觉甚是奇妙有趣!
直到我上初中,阴差阳错地进了京剧社团。我身体里对这门古老艺术的迷恋和热爱才得以迸发出来,当我第一次踏进京剧教室的时候,投影仪的屏幕上一闪一闪,黑白而复古的影片中,一个浑厚充满气势的男声向我们娓娓道来京剧的历史: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的剧种之一,是我国“国剧”,更被誉为是中国国粹。
它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是中国和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于是,之前那些莫名的喜欢和吸引,一下子有了更金碧辉煌的理由,或许我也可以唱京剧,或许我也可以登上万众瞩目的舞台,或许我也可以成为名扬四海的京剧大家......,一瞬间对京剧太多太多的幻想,让我激动不已,这也让每一次的京剧社团课成为了我无比期待和盼望的快乐时光。
一次社团课,一个头顶上带着黑色的小毡帽,衣着朴素的老人走了进来,他的眉眼间尽是慈祥,额上布满像小溪一样的皱纹,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可他平淡的话语中却极具权威:“同学们,我们上课了。”他做了自我介绍后我才得知,他是著名京剧演员傅希如的父亲,他是专程来为我们客座教课的,他开始给我们讲戏,他的声音平缓,却是娓娓道来,他话语浅显,却能谆谆善导。平时活跃的我们被这位老人变成了安静聆听的乖孩子,他给我们说的是《红灯记》的选段,之前我们也学过,可在他的讲说之下,我们都找到了很多新鲜和深层的理解。
接着他拿出一把京胡,我知道京胡是京剧伴奏的主乐器。可傅老师手中的这把京胡,实在是太过老旧,很多地方都被磨损了,可见的岁月痕迹,傅老师似乎是看出我们对于这把琴的质疑,于是他介绍到,京胡是竹子做的,二胡是硬木做的,京胡蒙皮用蛇皮,而二胡用蟒皮,京胡发音清脆嘹亮,是二胡琴低沉悠扬声音无法取代的,我的这把京胡,比我的岁数可大多了,它上过无数的大舞台,给很多名“角儿”配过戏,可以说它也是“角儿”了,说完他拿出来一小块布,垫在大腿上,立时京胡活泼悦耳的声音响彻课堂,我们齐声跟着旋律唱起来,我又有种在时光机里穿梭的感觉,傅老师的皱纹,古旧的胡琴,伴随着我们稚拙的唱腔,让整个京剧教室蒙太奇一般看见旧时代的院落里一群也在学戏的孩子......
唱了一会,老师让我们休息一下。
可一群大大小小毛茸茸的脑袋迅速围住了傅老师,七嘴八舌的问这说那:
“这个算古董吗?”
“我好想试试。”
“我也想”
傅老师微笑着说:“你们一个个来,每个人都试一下”
于是,同学们一个个学着老师的样子,拉起了京胡。虽然是像模像样,但那个声音真的是刺耳难听,引得同学们一阵阵的哄笑。
一堂课的时间实在短暂,才刚刚陶醉其中,就下了课,不过,我对京剧的喜爱和着迷才冉冉升起。
我记得那天,在傅老师课上,他让我们每个人都合着伴奏唱一段,当我唱罢,傅老师给了我极大的肯定,说我的嗓音是唱京剧的好料子。
这句话让我更加痴迷于听戏学唱,生旦净丑粉墨登场,云步长绸如梦似幻。那些时而喧天时而缥缈的唱腔,那些生动的脸谱,那些闪耀的珠佩行头,那些婀娜的身姿舞步,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时常让我分不清是戏还是真实的故事,就连睡梦中都是戏中的人物和故事。平时我只要有时间,就有机会我不是在搜索京剧的相关知识,在博大精深的戏曲海洋里遨游一会,哼唱一段,这成为了我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最大的娱乐和放松。
京剧让我快乐而充实,它仿佛是一朵瑰丽的花,它可以绽放在舞台上,也可以绽放在了我心间。它于我是新奇而有趣,它于民族是明珠和国粹。它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记叙文1500字相关内容
抒情,就是作者在写作叙事的过程中,用饱含真情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中有了充沛的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写人叙事中适当穿插抒情,可以表达感情,营造氛围,烘托人物,突出文章的主题。总而言之,抒情是为表达中心而服务…
一篇文章,就好比是一架机器,每一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不仅要相互照应,而且大零件还需要那些小零件连接而成,才能建造成一台完整的机器。同样,文章也需要各个段落相互照应,自然链接,即过渡与照应,这样才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首尾式照应首尾式照应,就是在文章开头出现的事物或语句,在文章结尾又再次出现,从而构成首尾呼应的关系,使全文形成一个首尾圆合、严密无懈的整体。首尾式照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它可以强调某种思想感情,强化主题意义,加深读者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作文来说,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读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所以写作文时一定要写好第一段,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让老师不由自主地随着你的思路走。有人用“凤头猪肚豹尾”一句来形容一篇好文章,那如何才能绘好这个“…
记事作文以叙事为主,表现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的某种意义,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写谁(作文对象):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写什么(作文目的):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怎样写: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说明作文的目的。写法:…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体,一般不宜发表议论。但有时在关键地方发几句议论,用以点明观点,可起到以理动人的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因事、缘人而发,是在叙事写人过程中,作者受到某种触动,议论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思维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因此…
一、记叙文渲染环境氛围人物的活动离不开环境,环境和人物密不可分。在记叙文写作中恰如其分地描写环境、渲染氛围,不仅能充实文章内容,还能烘托人物心境、塑造人物性格,突显文章的主旨。1。营造氛围好的记叙文往往流溢着某种气氛,能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
二.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是用来做什么的?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故事精彩,记叙文…
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汇总首尾式照应首尾式照应,就是在文章开头出现的事物或语句,在文章结尾又再次出现,从而构成首尾呼应的关系,使全文形成一个首尾圆合、严密无懈的整体。首尾式照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它可以强调某种思想感情,强…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写一件事论一个点不少学生在写“一事一议”的文章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头绪繁多,结构混乱。针对这种现象,特作如下说明:“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
青春是邀约与创造,青春有穿透一切的热忱。一颗陷溺的心跃出,去寻找那些已经失去的东西,去感受另一种样貌,回到难忘的岁月中去,找回对世界最初的热爱。的秋天,你伴随雨声的来临而坠地,你呱呱坠地的哭声犹如一道闪电刺激了他们的心灵,他们七手八脚的招呼…
静静的却不孤单,相依也是一种温暖。我们的空空的心,总是会被彼此填满。简简单单的快乐,充满了温暖的时光。从初一第一学期排座位就如蜘蛛盘丝一般开始的。老师的指挥令把两个不太熟悉的人拉在了一起,开始了我们的铁杆生涯。我们并不相熟,坐在一起没讲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