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新一年的开学第一课又在中央台与我们相遇。
吾辈青年正逢其时,愿勇立潮头,以梦为马,风雨兼程,步履不停。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早已满头白发的陈彦娴奶奶作为第一代务林人,为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1962年的塞罕坝造林前场景图让我吃惊,到处是沙窝子,野草,非常荒凉,他们没有房子住,只能住在环境恶劣的窝棚,马棚里,下雨时也没有遮挡物,只能任由冰冷的雨水打到脸上,像无数刺骨的刀子割过他们年轻的脸颊。寒冷的冬天,没有厚实的衣服保暖,但年轻的他们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们有着共同目标——为第二年造林的同志们打好基础。是他们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待 坚持不懈的赤子之心点燃着他们的内心,直至身体。即使劳动艰苦,但他们心中有理想,为种下每一棵树苗而努力。
塞罕坝三代人历经60载,造就了全球最大人林场。如今的塞罕坝,在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下,已被绿色覆盖,因干旱而断流的小溪,如今也发出轻快的水流声。许多动植物在这里生活,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向历代人学习,做到攻坚造林,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国历史上曾是一个亚洲象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有一半的国土上都曾经有亚洲象的踪迹。而如今的亚洲象只剩300多头,濒临灭绝。所以,我们要拯救它们,为保护环境,保护它们的栖息地贡献绵薄之力。
“时光侦探”——科考队员,随着树芯,冰芯,岩芯的介绍,我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感受到了几百年前的枝繁叶茂,几千年前的风雪结晶,几千万年前的土地温度。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它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它孕育了许多江河,孕育了人类发展,所以青藏高原也被称为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海拔极高,环境恶劣,我国的科研人员面对资源的空白,面对西藏科学研究的迫切,他们背上行囊,走上了荒土。如今的青藏高原森林在增加,草地面积再扩展,湿地面积也在增加,生态环境在不断变好。“人努力,天帮忙”,我们国家过去实行的一系列环境保护,使得青藏高原换上了新的外套,面对这片圣土,我们必将用尽全力保护它。
我国的航母和航天工程也有着不小成就。三艘航母屹立在中国海域,为我们保驾护航。中国航天力量不断提高,迈向更高更远的太空,中国智慧洒向星辰大海,让浪漫想象变成现实。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已过千山万水,仍要跋山涉水”
“那些曾经受过的伤,终会化作照亮前方的光,那些穿越过的浪,终会化作驶向未来的帆,心有向往,才能不负韶华”。条条名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未来十年,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将担当起更重要的角色,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未来十年,我们会一路披荆斩棘,让这个时代听到我们青年一代最响亮的声音。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让我收获颇丰。这本书是什么呢?没错,它的名字叫作《未来的日常:人工智能AI》。这本书虽然名字长,但内容很简短,含金量也特别高。我把全书概括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深度解析、人工智能在…
在暑假期间,我阅读了许多书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这书本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地位不言而喻。《西游记》里的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紧张刺激。例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老实忠厚的沙僧……这本书有许多有…
“一盘炒猪肝,二俩黄酒。”——题记看这本书之前,我刚看完《活着》,这让我被余华的作品深深吸引住了。他那细腻的笔触,幽默诙谐的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社会,总是让读者心头一颤感叹万千。当我再次阅读完余华的作品,又一次潸然泪下。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是跟阿龙…
这学期,利用国庆长假看完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本书,才了解到作者原来是个残疾人。他在二十一岁那年,在陕北插队,突然生病导致瘫痪。不能理解好好一个青年人,为什么就会得这么严重的病,这或许是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够好,要是放在现在,他的腿或许不会瘫…
夕阳咬破了夜的唇,留下了一片红霞。一位中年男子在老街上走着,潮涌的人群中,几十位大学生呐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丧权辱国的政府”一类的口号在他耳畔回响。突然间,几十位荷枪实弹的政府卫队进入游行队伍中,疯了似的向群众开枪射击,几名大学生…
“别害怕挫折与辛苦,最后都会变成礼物”这是来自蓝心羽小姐姐的《别怕,有光》,有光!就有希望!正如文中所说“再微弱的光,也是刺向黑暗的剑”。别怕,有光!看见光。黑夜并不可怕,总有一束光冲破那黑暗,宣告白昼的降临;冬天并不寒冷,总有一束光照进那…
什么是英雄?曾经,在我眼里,英雄就是顶天立地立下丰功伟绩的人!比如:黄继光,用胸膛挡住敌人的机枪,视死如归;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了新中国义无反顾,。但就在这个夏天,在经历了一场百年一遇的台风后,一群普通人让我真正明白了英雄的含义。今年7月…
我究竟要身往何处,才能偶遇那样的一方水土,我究竟要历经何种,才能体会那样一方风情。 ——题记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通过描写乡土气息人文风貌,展现了湘西的淳朴民风,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内心深处美的追求。风格纯粹生动,却带有自然孕育的恬静,让人…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作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写出了湘西边地的特色。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表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这本书写了山…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让我收获颇丰。这本书是什么呢?没错,它的名字叫作《未来的日常:人工智能AI》。这本书虽然名字长,但内容很简短,含金量也特别高。我把全书概括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深度解析、人工智能在…
呼兰河并不是河,而是一座城。——题记这是一条彩色的河,在无际的沙漠里缓缓流动,变幻着颜色。我是赤足站在河边,用透明玻璃瓶盛着我喜欢的颜色。这,便是呼兰河的颜色,更是珍惜美好生活的颜色。童年就是那么美好,无忧无虑。在祖父的后花园里,躲在草垛后…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错的,书能带给我们很多东西。这些天,我读了史铁生的一本书,名字叫《我与地坛》。这本书是史铁生在双腿瘫痪时写的,它记叙了史铁生在瘫痪后遇到的种种事情,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各种感想。史铁生在逆境中萌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