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新一年的开学第一课又在中央台与我们相遇。
吾辈青年正逢其时,愿勇立潮头,以梦为马,风雨兼程,步履不停。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早已满头白发的陈彦娴奶奶作为第一代务林人,为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1962年的塞罕坝造林前场景图让我吃惊,到处是沙窝子,野草,非常荒凉,他们没有房子住,只能住在环境恶劣的窝棚,马棚里,下雨时也没有遮挡物,只能任由冰冷的雨水打到脸上,像无数刺骨的刀子割过他们年轻的脸颊。寒冷的冬天,没有厚实的衣服保暖,但年轻的他们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们有着共同目标——为第二年造林的同志们打好基础。是他们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待 坚持不懈的赤子之心点燃着他们的内心,直至身体。即使劳动艰苦,但他们心中有理想,为种下每一棵树苗而努力。
塞罕坝三代人历经60载,造就了全球最大人林场。如今的塞罕坝,在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下,已被绿色覆盖,因干旱而断流的小溪,如今也发出轻快的水流声。许多动植物在这里生活,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向历代人学习,做到攻坚造林,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国历史上曾是一个亚洲象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有一半的国土上都曾经有亚洲象的踪迹。而如今的亚洲象只剩300多头,濒临灭绝。所以,我们要拯救它们,为保护环境,保护它们的栖息地贡献绵薄之力。
“时光侦探”——科考队员,随着树芯,冰芯,岩芯的介绍,我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感受到了几百年前的枝繁叶茂,几千年前的风雪结晶,几千万年前的土地温度。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它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它孕育了许多江河,孕育了人类发展,所以青藏高原也被称为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海拔极高,环境恶劣,我国的科研人员面对资源的空白,面对西藏科学研究的迫切,他们背上行囊,走上了荒土。如今的青藏高原森林在增加,草地面积再扩展,湿地面积也在增加,生态环境在不断变好。“人努力,天帮忙”,我们国家过去实行的一系列环境保护,使得青藏高原换上了新的外套,面对这片圣土,我们必将用尽全力保护它。
我国的航母和航天工程也有着不小成就。三艘航母屹立在中国海域,为我们保驾护航。中国航天力量不断提高,迈向更高更远的太空,中国智慧洒向星辰大海,让浪漫想象变成现实。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已过千山万水,仍要跋山涉水”
“那些曾经受过的伤,终会化作照亮前方的光,那些穿越过的浪,终会化作驶向未来的帆,心有向往,才能不负韶华”。条条名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未来十年,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将担当起更重要的角色,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未来十年,我们会一路披荆斩棘,让这个时代听到我们青年一代最响亮的声音。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读《红岩》有感乌云密布,空气闷热,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这是暴风雨的征兆。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破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随着闪烁的白光而来的,是雷。那雷声,如万马奔腾,又如潜龙怒吼。此时,我正坐在窗前,一遍遍抚摸着《红…
当你抬起头,望望天空,除却白云,飞过的鸟儿,空荡的天空中,是否映照着你的影子?不要分散注意力,仔细看,除了你,在你身后好像还有一个人。在一次次的落笔提笔,一次次的抬头低头之中,我们一步步走向自己所向往的那里,有个人好像一直在自己身后。是时候…
《普通教育学》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 这一部教育理论著作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几乎没有一个教育家能像赫尔巴特那样对学校教育实践有如此直接、如此广泛、如此巨大、如此久…
我没有经历过太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于我而言近乎一种奢侈。更多的时候,我是坐在火车上,从此城市开往彼城市,此岸彼岸的花朵从容盛开,可我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匆匆地只能作过客。更何况,我厌恶那些彪炳名胜字眼的风景,它们是威严,是财大气粗,太…
我不知道一颗种子是否感恩阳光、雨露和土壤,但我知道种子在经过埋葬以后开出了希望的花朵,将果实回馈给大地。我曾被生活的荆棘刺伤,也被惨淡的愁云蒙住过远望的双眼。我遭遇了许多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而且我还患着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发育性协调障碍。有太…
从未有过这样迷离的夜。走在繁华的风灯里,星星点点,迷迷朦朦,阑珊得有些倦意。这萧瑟的风,把人影吹落在尘土里,把枯叶吹落在深秋里,我不知道风向哪吹?但是却吹走我的记忆,吹散我所有的梦境,也吹落绚烂的烟火。我喜欢风,喜欢被它轻拂面庞的清淡气息,…
人并非生来都合群,总有一些人被孤立,甚至被歧视和嘲笑。我的过去就是如此。在许多人试图用发型,衣着言语等方式标新立异、凸显个性的时候,我却活得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只是卑微地不让自己有什么个性显露出来,不让自己和他人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因为我本就…
提起梁实秋先生,读者心头所涌起的仰慕之情无需多言。先生被誉为“华语散文一代宗师”,更是深受读者喜爱的民国段子手。他的作品笔调世故却不圆滑,稳健却不死板。常常于寻常处见崎岖,戏谑间带批判。喜爱他的读者,更是戏称他为“行走在人间的吐槽机”。喜欢…
作者是一个脑科学的博士,他被称作“海马体博士”,因为他专门以海马体为研究对象。他在这本书里非常轻松、幽默地给我们讲解了大脑的结构。学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理解了应该怎么样使用我的大脑。乱来是不行的,一定有它的规律。符合这个规律,才能够找到相…
轻风拂过,绛紫色的铃铛随着摇曳的树枝晃动起来,就像当初那个女孩在我身前抖了抖衣摆,“叮叮当当……”一响,就是一年。说起来,还真有些对不起她。与她分离后的半年,每每回忆,心中都泛起苦涩,如花瓣萎了边儿,锐箭失了魂魄……她那虔诚的目光,深深刺穿…
初次坐上轮椅,安小米几乎是被人架着上去的,心里空落落地直发慌,短短的一个星期内,自己竟从又蹦又跳的健康人变成了坐在轮椅上的残废!似的,残废!什么残疾人?那都是别人叫得好听的!说难听点,就是残废!安小米彻底地明白“世事多变化”这句话的含义,她…
一本《活着》陪伴了我整个冬天,余华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亦或透露出的悲凉凄惨都使我难忘许久,是啊,“外人看来是悲剧,可当事人只拿它当一段人生。”《活着》反映了在大时代背景之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