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铃铛……叮铃铃铃铛……”
在原本十分严肃的语文课堂上,突然,从教室的一角传出了一阵十分不和谐的声音来,是手机发出的铃声。那一瞬间,如同被按下暂停键一样,老师的话突然被打断,手中的粉笔也停下脚步,立在黑板上那个写了一半的字上。
语文老师用犀利的目光环顾了教室一周,他厉声问道:“谁的手机在响?”同学们都静默着,教室里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承认是自己的手机。
“叮铃铃铃铛……叮铃铃铃铛……”那不和谐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这次,老师和同学们将目光转移到了我们座位这里,因为他们听出声音是从这里传出来的。老师沉着一张脸,扔下手中的粉笔与课本,径直走下讲台……
教室里迅速安静下来,同学们的眼光随着老师的走动而移动,老师快速走到了我们这一片区,再次大声问:“到底是谁的手机?”但还是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承认。
老师明显已经发怒了,他额头上青筋暴起,怒吼道:“你们翻书包,最好是自己主动承认。”同学们挨个把书包从桌兜里抽出,示意自己没有。但当我将书包掏出来的时候,“啪”的一声,从我书桌里掉出了一部手机。屏幕上还有未接来电显示,很明显刚刚响起铃声的就是这部手机,“你给我站起来!”老师吼了一句,我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脸冤枉的对老师说:“老师,这手机不是……”
“够了,别说了!上课时手机要关机,你不知道吗?今天你就别想要回你这部手机了!”我的话还没有说完,老师就率先打断了我的话。我在心里叫冤:这真的不是我的手机啊!这究竟是谁的手机呢?怎么会在我书桌,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分青红皂白呢?
我再次用弱弱地说了一句:“老师,这真的不是我的。”
“你还敢狡辩,从你书桌里掉出来的,你还敢说不是你的?下午叫你家长来学校一趟。你明天早上再给我交一份一千字的检查。”老师已经愤怒到极点了,我看到老师那快要吃人的样子,把想说的话有咽了回去。我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枉啊!
“这手机究竟是谁的呢?哼!别让我找到你,否则,我跟你没完!”我在心中咆哮着。
“你站到教室后面去听课,下课后来趟我办公室。”丢下这么一句话后,老师又重新回到讲台上继续讲课。
我十分守规矩的站到了教室最后面,委屈的泪水在眼里打转,我已无心听讲,一直在想那究竟是谁的手机……
下课后,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教室,垂头丧气地向老师办公室方向走去。
这时候,我同桌忽然朝我跑过来,他一脸歉意的对我说:“哥们儿,刚才那手机是我的。我不小心把手机放在你的书桌里了,我怕挨批,没敢在上课时承认,实在对不起了!我这就去跟老师解释。”说完,他飞快的向老师办公室跑去……
“什么,你……”我恍然大悟,他的背影很快消失在路的尽头。
课堂上手机突然响了_初中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你说你最爱猪八嘎,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美丽的八嘎,却躲不过风吹雨打……”唱着猪八嘎的歌,当着猪八嘎的面,主持着属于猪八嘎的联谊会。猪八嘎,男,汉族,2001年出生。至于他到现在还读初二,那是上了三遍一年级的缘故,我不说大家也会明白。(…
进人初中以后,我所学习的科目增多,难度也相对增加,使我变得越来越烦躁,每天晚上学习要到很晚才能休息,所有的兴趣爱好也都不考虑了,只是一一门心思的学习。而我的妈妈也在我进人初中后变得越来越焦虑,我们娘两个动不动就会发生冷战。那天我急匆匆的来到…
“天呐!”我周围的某个人惊呼道,“怎么那么臭啊?”“李文韬呗!”周围的人都回答着,“是他的臭味。”李文韬,我的同桌,我们这一圈(我们这排加前面一排和后面一排)的中心,拥有不良个人习惯最多的人,也是最不讨我们喜欢的人。他的成绩还算不错,但周围…
她,披着一头棕褐色的齐肩秀发,白净的脸庞上架着一副时尚的黑色有框眼睛,爱穿漂亮裙子高跟鞋,显得文静又秀气。她,说起话来,柔声细语,甜甜的笑容中常常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威严。别看她长得娇小玲珑,却是我们班的“定海神针”。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姜淑…
我儿时的保姆,即我的奶奶,那时尚未年过花甲,本应坐享清福,安度晚年,但是,在十三年前的一个下午,天空一声巨响,本人闪亮登场,自此,奶奶就走上了我的保姆这条“不归路”。她生的不高,只有一米五几,不能与现在一米七的笔者相比,满脸都是黄褐斑,奇怪…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这是他的青春留下来的散文诗。”我的父亲是平凡的;留着寸头,下巴总有着一些小胡子,个头不高还有些胖。因为长年在太阳下暴晒,他的皮肤一直都是黝黑的,奶奶却总是说爸爸小时候长得白白净净。他还有一个爱好——喝酒,因为这个母…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保姆”是什么?我不知道。只隐约记得在我一两岁时,有一个中年女人,总会在爸妈不在的时候喂我牛奶,陪我玩耍,给我做好吃的。我那时以为她是我们家的邻居或熟人,到后来,妈妈告诉我,她是我们家的保姆——冬英姑姑。冬英姑姑是爸爸的表…
夏天的夜空深邃幽蓝,没有了星星的陪伴,月亮也懒得出来了。我站在窗边,仰望夜空,在这样的夜空下,在这样的幽蓝下,我忽然想起了许多许多……两年前,也是这样的夜空下,我和另外一个人一起站在窗边。“毛毛,现在学习怎么样了?”我长长地叹了口气,虽然现…
这是1910年的6月1日沉重的汽笛声响起,港湾上人山人海,一艘巨轮如一座崔巍的高山静静地停在一角。巨轮上站着一人,略微有些矮小的身材,脸上布满了皱纹,像是一团被人用手揉过般。尽管男子已约莫50岁,但他的娃娃脸上又洋溢着愉悦的色彩,隐约有一股…
关于我儿时的记忆,一直都是面目模糊的。唯一刻在深深的脑海里的,也唯独只有那佝偻苍老、步伐蹒跚的身影。幼儿园入学的那一天,所有人都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我也不能免俗。而让老师们诧异的是,他们含混不清地喊着的都无非是“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对于这一点,我拥有颇深的感触。人说朋尚好,不应莫逆交。我说真挚友,友深久不忘。有朋友陪伴我成长的日子,真好!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世间的花草树木像冻结了一样,弥发着没有生机的凉寒之意,伴着一派的死气沉沉…
我的母亲,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她没有太出众的相貌,可却有一颗不甘平凡的上进心。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如今在做与临床研究相关的科研工作。她常说,她一路走来到今天最重要的秘诀便是——努力。少年时求学的她总会遇到挫折。她说,她小时候很贪玩,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