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属实无聊,图书馆借了一本书一一《零碳中国》,我觉得内容丰富,描述了世界不需要人类,而人类却离不开世界的事情。作者陈楸帆。
陈楸帆先生在科幻小说领域的杰出成果我们早有耳闻,今得知新作品是一部为者少年写的环保科普读物,我们既惊喜又充满期待,作为参与捡垃圾的我,深感有悟。我一直都好奇一一碳是什么碳从哪里来,碳能做什么,碳排放后有什么后果,我们应该怎么办……在践行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长征路上,如何把科学概念讲清楚,让不懂的人都能听懂,尤其让青少年听得入神,这样用到作家的真本领,但陈楸帆先生却做到了,他用生动简洁的文字描述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让故事充满科幻和人文色彩,可读性很强,相信一定会得到青少年的欢迎。
播下好种子,丰收有底气。一粒种子,可能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零碳中国》作为青少年读物,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低碳的种子,这不但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还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陈楸帆先生在书中提及的宇宙让我们感到震撼。一般而言,在描述地球家园时,我们往往会忽略整个生态系统,这未免显得傲慢而无知。20世纪物理学界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4%,这也说明大自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却需要大自然。
书中还提到了现如今的东西两部在资源和经济实力上的差距,认为碳中和的实现能够带动东西两部均衡发展以及实现共同富裕。作者必须拥有磅礴的胸襟、伟大的想象力以及对现实的专业理解和怜悯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文字!
愿低碳环保概念在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早日成长成参天大树!愿"零碳中国"早日实现,这是人类和地球共同的英雄主义。
零碳中国-记叙文600字相关内容
公元九六四零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最大的当然是我们人类的生活。那时,我们的生活完全变了样,早上起床之后,当我们想吃早饭时,只要打开“早餐食谱”时,选择一些早点之后,按下那一页的按扭,立即就出来了,既省人力又省时间,吃完早餐后,就…
家是人们的避风港湾,是最温暖的地方。但是无论在哪里,都要遵循规矩,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家里也有规矩,叫“家风”,家风有着很深的内涵,给人以巨大的影响。从古到今,有无数因为一个好家风的影响而成功的人。就比如说人人皆知的孟子,孟子并不是一开始…
他们目视着前方,仿佛他们的目光能穿透一切东西;他们的嘴抿着,似乎一张嘴能吐出一团大火球;他们的步伐一致,好像事先固定好的;他们的身姿挺拨着,像一棵棵挺直的松树。他们就是——参加阅兵式的士兵。一辆辆坦克、一个个雷达、装甲车、火箭炮、战斗机等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每个人的梦都与众不同。有的人想当宇航员,去揭开宇宙的秘密;有的人想当扫地工,去擦亮地球的眼睛;还有的人想当教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的中国梦是让祖国变得更加富饶,更加强大。为了这个梦想,我会更加努力.刻苦的学习…
如果有人问我最敬佩谁,我会说“老师”;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谁,我会说“老师”;如果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也会说当老师。我的理想是一名老师。做一名没有伟大之称的老师。妈妈从小就对我说道:“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位。”于是,使我的心灵中播下了梦想的…
一个没有梦的民族是无法励精图治的,一个没有梦的国家是无法自立自强的,中国有梦,我也有梦。中国的梦,用自已的努力与勤劳,屹立于世界之上!没有梦想的人成不了大器;没有梦想的国也成不了大国。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人若有梦想,未…
“恭喜您成为了一名时代考察者,现在我们将要把您送到中国的2035年,希望您能认真工作,把中国真实的情况报告给我们。”声音渐渐散去。哇!这就是祖国的2035年?为什么会被称为最“奇怪”的国家呢?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就已发展到了“前无古…
“嘀嘀嘀……”火车冒出阵阵白烟,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战士们!还有棉衣呐!”“我们这儿也有,接着。”“这儿,这儿……。”一袋又一袋棉衣抛入车厢,有些人甚至脱下了自己身上的棉衣。突然有个小姑娘从远处跑来,“志愿军!拿上我的红围巾吧!”一抹亮…
喜欢行走,喜欢把祖国的风景揽入怀,记于纸,铭于心。北国·风光人文之都——北京,城中心是规模宏大的明清皇宫,金碧辉煌而又庄严肃穆。巍峨绵延的长城宛如一条巨龙,盘踞于八达岭山之上,时而隐于云雾之中,时而盘于青山之巅,尽展中华文明的古老、沧桑和倔…
1949年10月1日,一个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成立了,在30万人民的见证下,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高高飘扬,人们热情的欢呼声响彻云霄。今年我们的祖国母亲71岁了,这些年她经历了风风雨雨,却越来越焕发出生命活力。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学生…
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是我们缅怀英雄的日子!当我看到“英雄”二字,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几个英雄人物:“奥特曼、钢铁侠、美国队长……”哦,不不不。是:“钟南山、毛泽东、邓小平……”。其实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两弹元勋”钱学森。妈妈带我去了低…
落叶归根,花草树木如此,人亦如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暂别离,并非无情,他们只是为了更好报效祖国。著名两弹元勋——钱学森,为了求学,他前往科技更发达的美国学习,学成之后,得知祖国缺乏人才,他放弃了美国的高官厚禄,克服了重重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