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清玄的作文,描写林清玄的作文

采访林清玄作家_优秀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1 13:51

8月20日下午3点,我们小记者准时来到了中山博览中心的会议中心一楼集中。签到后,罗老师就带领我们去听林清玄老师的讲座-----如何过有品质的生活。

来听林老师讲座的人真多呀!座无虚席,连过道也站满了人。林老师认为好的品质生活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是物质欲望的满足;第二是文化的满足;第三是心灵层次的满足。同时满足三个层次的就是有品质的生活。他举了好多生活中的例子,说到精彩的地方总会传来听众们热烈的掌声。

听完林老师的精彩讲座后,是提问题互动环节。有几个幸运的听众被抽到向林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林老师都一一详细的回答了。接着哪些买了林老师书的人都排好了整齐的队伍等着林老师的亲笔签名。望着这长长的队伍,我心里感叹着林老师的魅力真大,喜欢看他的书的读者真多呀!

最后终于轮到我们小记者上台采访林老师了。我好兴奋激动呀!坐在面前的就是著名散文家林清玄,他是那么的慈祥,总是面带微笑。我是第二个向林老师提问题的小记者,我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看了还想再看的文章?” 林老师微笑着回答,要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感动你自己,要和别人有不同的观点,而且要经常锻炼你的文笔。接着其他两个小记者也提出了问题,林老师都认真的回答。

今天的听讲座,采访活动真有意义,让我获益良多!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读后感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19:06

我喜爱这本书,不为别的,只为他文章字眼中的那几分精彩的沧桑。

读一个人的选集,如看一个人的人生;读一个人选集的精彩片段,犹如在踏勘着他人生的轨迹。在林清玄的文中,看到的其实是他自己的昨天在写明天,林清玄所写下的那一片篇篇优美的文章,总是与我的心同频共振。

在他笔下的字眼里,我总是能读到清清玄玄的几分奥妙,如浓浓的几分乡愁,如对红尘俗世的疲惫与厌倦;亦如对那茫茫未来的不安与彷徨……也许是隔了几十年岁月的沧桑吧!我只能读到这几分玄奇,却无法真正地去读懂它。

从《立刻完成的灵药》中,我感受到了:人的成长唯独不可缺少的便就是时间了,时间也变成了改变命运的最佳方法;我从《活的钻石》中,明白到了一切事物都重在意义,而不重在外表;我又从《生命的化妆》里,知道了最好的化妆其实就便是一个真实的自我;读《发芽的心情》我懂得了面对挫折与困难时,熬过去,便则是成功;我读《桃花心木》,又晓得了生活得靠我们自立;我又读《在梦的远方》,读到了有些梦想虽然是遥不可及,但只需要坚持,变就能成功……林清玄那一个个清丽的文字,带给了我无穷无尽的感受……

书中的一切都这么自然、宁静;亲情、爱情、友情,至淡至真。他在文章中借助佛教禅宗的顿悟、空灵,来阐述人生的价值与开掘了生命那无穷的底蕴。每一篇文章都是幽雅清韵的,如同一碗带着茗香的清茶,值得你去细细的品味。

林清玄散文《最后一跃》-读后感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20:10

12月,我阅读了《林清玄散文集》,其中《最后一跃》对我触动很大,也令我感触尤深。

《最后一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只青蛙,一起意外地掉进了一只装满牛奶的桶中。在桶中,第一只青蛙绕着桶壁游了一圈,发现没有出路,便不再动作,等待死亡;第二只青蛙,在桶中游了两圈,发现没有出路,便呱呱大叫,等待救援;只有第三只青蛙,在发现没有出路后,依然不停地蹬腿,试图跳出去。最终,它踩到了一块酪乳,跳出了桶子,免去一死。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到非常惊异:为什么唯独第三只青蛙逃了出来?第二只青蛙的方法不也不错吗?思考了很久,我终于有了一个答案:因为第二只青蛙不够执着。倘若它足够执着,必定会像第三只青蛙那样,努力到最后一跃。可是它不够执着,所以它不可能一直求救下去,等到人们的救援。于是,它最终死了,死在不够执着上。

执着,看上去并不难,但在我们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会面对许多困难,许多挫折,让我们原本就不坚定的信心,变得更加脆弱,变得不再执着。孰不知,当我们坚持到最后一刻,迎接我们的,就可能是希望的曙光……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经历许多事,不一定事事都顺心,但我希望,在正确的选择了一个目标后,我,我们,都能够执着地走下去。不管结果如何,但当我们回顾来时的路,都能问心无愧地说:“这一路走来,我是多么地执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