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观后感-日记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1:03

今天上午,我看了电影《刘胡兰》,我非常感动。

刘胡兰32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42年,仅岁刘胡兰就成为儿童团团长。45年,岁的刘胡兰已经是共产党的情报员。但是在47年月1日,日本鬼子开始在山上刘胡兰所在的村庄进行大扫荡。许多人都被日本鬼子带走了,大胡子(张全宝,又名张天昊)说:“只要你说一句,我今后不是中国情报员,就这一句!我就放了你。”刘胡兰说:“你就算给我一个金人,我都不会对你屈服。”最后大胡子说:“你只要坦白,我就放了你。”刘胡兰也是一声不吭,最后她牺牲在铡刀下面。毛主席听到了这件事情,非常感动。为了纪念刘胡兰,他写了一句话,生得伟大,死的光荣。

我看完电影《刘胡兰》深刻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的不屈与贡献,我们要向抗战英雄致敬。

《刘胡兰》观后感-日记作文300字相关内容

《拉贝日记》观后感四_650字

今天是放假的第一天。昨天和朋友约好出去玩了,今天我也很守时的到了。刚刚听到赵茜说《拉贝日记》时,我的反应是很不好的。曾一度的认为拉贝是女的……看完《拉贝日记》后,我真的有很多很多的感触……有道不尽的话……有难以形容的心情……很复杂……影片播…

《拉贝日记》观后感十八_750字

其实《拉贝日记》跟《南京,南京》类似,都是描述日本侵略南京场景,但它是从一位德国人眼中看待日本侵华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影片的大概内容在此我就不多说了,只把对我触动比较深的情景跟大家分享一下,以求共勉。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中国老百姓躲在纳…

《拉贝日记》观后感三_1200字

给我感觉最深的印象就是,这没有过多的刻画屠杀的场面,但是同样让人感受到1937年南京的恐怖,其中有三个场景:第一个是“纳粹旗下求生存”,日军开始进攻南京,虽然号称是打击重点目标,但实际对市区实行了无差别轰炸,拉贝所在西门子公司也遭到攻击,他…

《拉贝日记》观后感十六_800字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了《拉贝日记》这部电影。《拉贝日记》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德国纳粹党员约翰·拉贝,作为当时西门子中国区的主管,拉贝加入纳粹党只是顺应潮流,他本人甚至根本不了解希特勒,他原以为希特勒是一个英明的领导者,在安全区受到日军威胁期间,拉…

《拉贝日记》观后感_750字

拉贝先生一直是中国公民的大恩人,但是,这位曾经拯救了二十万中国难民的伟大人物。回到德国后要求开除纳粹党党籍却遭到拒绝,还因为与中国勾结而遭到惩罚,还被勒令不得讲出在南京的所见所闻,他的日记等一些珍贵的照片资料在几十年后才被得以公开。拉贝先生…

《拉贝日记》观后感二十_900字

看了《拉贝日记》之后,我心里想,难道我们中国人就不算是人吗,就可以随意滥杀无辜吗?日本人抓到了我们中国人之后因为没有地方放置所以就把他们拉到外地把他们杀掉了。日本人真的很可恶。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德国人,他们建立的一个机构是专门来保护中国…

《拉贝日记》观后感二_1500字

我观后甚为不解:一部平庸之作何以得到“权威”的集体联手夸奖?遂作此文。一是在锣鼓喧天的吆喝声中给《拉贝日记》一个客观的评价,二是必须警惕且质疑拍戏的初衷、水准与良心。影片的开头有这样一个镜头,日军飞机轰炸,中国难民逃到拉贝的纳粹旗帜下获救。…

《拉贝日记》观后感十九_700字

战争,是霸权者的欲望与贪婪;战争,是野心者的冷酷与残忍;战争,是弄权者的自私与无情。膨胀的野心将和平与人性掩埋的彻彻底底。死亡?仇恨?无辜的生命的呐喊,襁褓中幼婴的啼哭,家园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这就是战争。也许岁月能抹去那些断壁残垣,可是历…

《拉贝日记》观后感十五_750字

1882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推为南京安…

《拉贝日记》观后感十一_550字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了《拉贝日记》这部电影。当日本战机开始轰炸南京时,拉贝张开纳粹大旗,让大家躲在下方的时候,我是被震撼了。潮水般的人群聚集在下方祈求保命,忐忑不安,那面巨大的纳粹旗霎时成了拯救生命的护身符,那一幕躲在旗下的人们和硕大的纳粹旗,…

《拉贝日记》观后感十三_650字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了《拉贝日记》这部电影。当日本战机开始轰炸南京时,拉贝张开纳粹大旗,让大家躲在下方的时候,我是被震撼了。潮水般的人群聚集在下方祈求保命,忐忑不安,那面巨大的纳粹旗霎时成了拯救生命的护身符,那一幕躲在旗下的人们和硕大的纳粹旗…

《拉贝日记》观后感十四_900字

夜晚里想起他,还不想睡,等待他来到我思想的梦里。我并不害怕想起了解他的那个夜晚,反而是记忆犹新,让我不断的回想。想什么?想,他一个德国人,远渡重洋,来贫困的中国工作近半生?想,他为什么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中国,在这里落脚扎根?想,他为什么不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