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
早上好!
前几天,班里同学聚会,结束前,集体为高中生活献歌一曲——《绿叶对根的情意》。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要代表高三年级的绿叶们向学军表达我们最诚挚的感恩之情。
还记得三年前以保送生的身份第一次踏入学军校门,在图书馆前的花坛旁,看着穿校服的学长从身边迅捷地走过,有种仿佛置身于东京街头的感觉,来往的人们行色匆匆但秩序井然。的确,秩序,就是学军教会我们的第一件事。跑操的列队方阵,错时吃饭的制度,星期一早晨准时响起的新闻广播,校园里的每一个细节都透出一股秩序俨然的规律之美。3年来,这份井然有序已内化为学军人的一种气质,渗透在学习中,它便是严谨求知,延续到生活里,它便是彬彬有礼。
如果说规则和秩序显得过于严肃,那么学军老师们在这三年中给予我们的关怀则让校园生活温暖悠扬了起来。还记得,在高考前的最后半堂课上,有的老师连用3个排比句表达了对我们成功的盼望,有的拍着胸脯让我们带着同他一样对人生的激情走上考场;还记得,在考场外,班主任老师穿着大红的裙子希望把真气和好运带给我们;各科老师或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或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第一场语文考试之前,有的同学因为感动,忍不住在老师怀里哭了出来。这份师恩师情在每一个学军学子心中早已深深刻下,虽然我们平时不善表达,但这份感恩都融入了每一个与老师的拥抱和击掌中,化为我们在考场上的智慧和胆略,助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感谢您,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
网上曾经发起过一次投票,话题是“原班人马陪你重读高三,你愿意吗?”绝大多数网友选择“愿意”。当时我正身处高三,听说这个结果十分不能认同,觉得前辈们大有“好了伤疤忘了痛”之嫌。但如今,当我们走出考场,跨出校门,当同学和老师们的相聚已不再那么频繁,当今后时间的筛子一遍遍淘洗人生的岁月,也许我们会忘记自己高考的分数,但我们一定会铭记学校和老师栽培我们的这份深情厚谊。
我曾以为,学校如树,学生如鸟。树静鸟动,鸟儿从这颗树飞到那颗,大树迎来这批鸟又迎来下一批。而今,我们已毕业,我更同意学校如根,同学如叶。正像歌里唱的: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三年来,学军正如同一地粗壮的根脉,不断地向绿叶输送养料,在教给我们知识的同时,更为我们的人生导航,让我们那颗因年轻而略显狂躁的心得以安定。微风吹来,树叶飘飞。尽管离开大树,但是,我们的路上充满回忆,因为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最后,祝愿母校百年长青,祝愿母校的每一位老师生活幸福,桃李芬芳!
绿叶对根的情意_1000字相关内容
闺蜜不嫌多,好闺密那就更如此了,跟大家炫耀一下我的两个闺密吧!她俩中,我在小学就结识的,是重量级人物——王语晨。重量级嘛,肯定是我们三个中最重的了。开个玩笑,其实她高挑苗条,很漂亮的。她还担任着班长,宿舍长,身兼数职,在哪里都有很强的担当感…
想念是发自内心的,想念是挥之不去的,白天想念扎在我的心里,晚上想念出现在我的梦中。就有这样的一个人,她时时让我想念,她就是我小学的同学,唐依然。小学应该有六年的,但我仅仅和她渡过了四年的同学时光,后来她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台湾读书了,我们已经有…
现在的我,有很多的朋友,也认识了很多很多的人。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但是很多人都只是我生命的过客,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忘记了。但是只有一个人,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久久难以忘记。他的名字叫做小军,比我的年龄稍微大…
今天是9月10日,一个有意义的日子,是老师们的第37个教师节,更是我小学生涯的最后一个教师节。回顾从幼儿园到现在,在我一路的学习成长中,陪伴我的老师有那么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用写作的方式,感谢老师对我的教诲:谢谢您,老师!感谢有你,祝…
我们绘画班上有一个“搞笑大将”,他几乎承包了我们班百分之八十五的笑点,此人姓吴名天琪,因为他幽默健谈,我们就给他取了个绰号“口天同学”。他留着一个可爱西瓜头,由于整天在外面玩的原因,总是乱糟糟的。他长着一对小虎牙,嘴巴说出的话总是不时让人捧…
我弟弟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他有两对浓眉大眼,两眼炯炯有神。他的眼睛活像一个摄像头,只要他看到一点儿瑕疵,准会大声地当面指出。他那口若悬河的嘴巴在斗嘴时说出的话滔滔不绝,写作文时每句话都是像挤牙膏似的勉强挤出来的,而且每一句都像白开水,像干瘪…
“病人看完了,回家吧。”这是90多岁的胡佩兰老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人如其名,屈原的那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所赞美的高尚品格在胡佩兰老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用自己的勤奋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用自己的专长治愈患者,用自己的力…
他看起来平平无奇,他却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一直都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被尊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1960年,经历过饥饿和苦难,袁隆平…
每当街灯亮起,朦胧的灯光里,总会有一个女人骑着三轮车如约而至。她先是不紧不慢地停好车子,然后从三轮车里不紧不慢地扳下烤箱,再支起一块小木板,上面写着烤红薯三个字,那块木板凹凸不平,表面坑坑洼洼破烂。一看就是从哪片木材厂捡来的边角料,旁边一个…
七月,保定,有幸聆听各位名师大咖讲座,闲暇之余,信手涂鸦,用拙笔为各位老师画像,因才疏学浅,文工不精,故笔下所绘恐难及各位恩师形神之一二,谨以此作聊表对各位老师深深敬意。清新淡雅的雏菊——朱军老师中等偏矮,身材娇小。40加的年龄,灰蓝色棉质…
扪心自问,我们这个时缺明星吗?当然不缺,但我们需要知道,谁才是我们值得追的星?从小到大,我在电视上见过无数的“明星”,见证过他们的一时璀璨和逐渐黯淡,但也有那些永远闪烁着璀璨光芒并照耀着我们的明星,他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才是最值得追…
“没有为什么,因为母亲与孩子之间,从来都不是选择和被选择的关系,只是因为遇见了而已。”曾将看过一段母亲与孩子的对话的摘抄:母亲“如果我眼睛瞎了,你会怎么办?”孩子:“我会带你到城里最好的医院去治疗。”母亲:“我的好孩子,谢谢你。”孩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