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漫读的作文,描写漫读的作文

古人避暑方式知多少-读《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后有感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02:52

这个暑假,妈妈给我推荐了《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三年级)》这本书。起初,我是不乐意看的,因为我觉得古诗文生涩难懂,远远没有童话故事好看,可是。当我看完了以后,却让我爱不释手。这本书,不仅跟我们介绍了三年级课本中的古诗文内容,还顺带让我了解了古人的生活方式,见识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中,最让我觉得新鲜有趣的,就是古人避暑的方式。要知道,今年的暑假太热了,电视里总是有各种高温预警,没有空调的古人,是怎样度过炎炎夏日的呢?带着这个问号,我和妈妈一起再次读起这本书,细细研究起来,发现了以下几个有意思的现象。

唐朝的“空调”

毫无疑问,就算是中国最繁华的唐朝,也是没有空调的。那古人怎么对抗炎炎夏日的呢?原来,古人会在冬天的时候在河上取冰块,好生放在地窖里,等夏天的时候拿出来放在房间里,可不就是简易的空调了吗?真为古人的智慧点一个大大的赞。

后来,到了宋朝,人们利用硝石制冰,在南宋的杨万里的《荔枝歌》里,就有“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从这首诗里,我了解到了原来制冰可以成为一家人的生活来源,想必那时候,制冰的人夏天应该还是穿着棉袄工作的吧!可真是辛苦啊!

宋朝的冷饮

《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读后感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15:49

翻开《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这本书,指尖掠过那些诗句,眼前也随之浮现出一幕幕水秀山明的图景,耳边回荡着山川之间的风声,透过诗词,我看见那些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听到他们的高歌与浅吟。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之盎然绽放在这朦胧的烟雨中,花红柳绿处,不时飘过一阵燕语莺啼,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月升星起,喜鹊在月光里消逝了身影,我仿佛置身于夏夜里的田野,耳畔阵阵蛙声蝉鸣,稻香里是藏不住的丰收之喜,农人也在这片稻香里酣眠。“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江暮色,旷野无际,烟雾弥漫的江边,月光在清澈的江水中缓缓晕开,天地此刻与我为一,羁旅之思蓦然而生。“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翻墨,骤雨将至,雨点在湖面溅起无数的水花,耳畔一阵清脆作响,宛如一幅水天一色的西湖骤雨图。

这一道道如画风光,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而这承载了景与思的诗文,也在这片土地上的岁月里悠悠流转,千年后笔墨不断。

《漫读古诗文》-读后感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0:58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不拘一格,都有自己深远的发展过程。我颇为感兴趣的就是中国的古诗文。

这个假期,我读了朱首彦的著作《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全书以古诗文为聚焦点,以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为旨趣,语句流畅、优美,处处散发着诗意,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释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句,通过作者对古诗文的解读,使我深深理解和体会了谦虚好学的含义。老师也经常在课堂上对我们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更深刻的体会”。我也深深地感悟到了,读完一本书,再次反复去品味,就似品茶一样,每一次所品出的味道都有另一种芳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不能只知道“死学”,不会思考变通,最后就会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更不能只思考而不认真读书,脑子里没有一点知识,学习起来也很吃力。所以,我们要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就会使学习变的轻松。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慢慢的读,悠悠的想-读《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有感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2:22

央视热播的诗词大会让国人们重新领略了中国诗词的美,中华大地上的"诗词”热迅速升温。当我随着这股热潮越来越关注“诗词”这一古老的文学体裁时,豁然发现:诗中有皎皎日月,亦有朗朗乾坤!放假前拿到《漫读课本里的古诗词》这本书,书拿手手里,心中是满满的感激和开心啊!

书的封面以传统的中国红为主打色调,那两只展翅高飞的燕子让我不禁想起唐朝诗人李白的那首《双燕离》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除了飞燕,封面上还有江水,远山和帆船,这些又让我不禁随口吟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嗯,还没有开始读书,就已经沉浸到美美的诗词里去了呢!

《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读后感600字

更新时间:2024-04-18 00:5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经典古诗文则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放暑假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我打开一看哇,都是我熟悉的经典古诗文,很多我都能熟练地背诵了,妈妈对我说,仅仅会背古诗文还不行,要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领略到古诗文独特的魅力和意境。我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这本书读上几段。通过每天诵读古诗文,我感觉我慢慢的喜欢上了他们,也走进了他们。

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绚丽的晚霞和红叶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他,杜牧,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吟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不朽诗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迎风斗雪,我仿佛从诗中听到了苏轼勉励朋友和自己,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困难只是一时,切莫畏难不前,意志消沉,抒发了作者对同处困境中友人的勉励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我仿佛看到了李白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诗人历尽艰险后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少年中国说》-读后感6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2:19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岁月流淌,百年征途,绘出中华民族复兴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深深扎根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激励着中华民族于千锤百炼中磨砺锋芒,于荆棘暗刺中乘风破浪!

百年前,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公馆或瓜分。为了改变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梁启超慷慨激昂地写出了《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这一句句中,梁启超将古老的帝制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做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少年中国说》全文气势铿锵,让人意气风发,充满对少年中国的美好希冀!

百年前的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我们受尽屈辱。如今,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上积极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国兴军开创新局面:蛟龙潜海、神州飞天、九天揽月……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吾辈实现,让我们看到了盛世人间!

《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读后感5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06:49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数千年来文学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带我们更深地探索这颗美丽的明珠。

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诗风清新淡雅。他的《春晓》带领我们走进一个春花烂漫、鸟语花香的春季早晨。在这里,清新的空气,春天的美景,怡然的心情,陶冶着我们的心灵。春天多么美好,生活多么美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怎能不好好珍惜这大好时光?积极向上,努力进取!

王安石名列“唐宋八大家”。在寒冷萧瑟的冬季,他让我们眼前一亮:“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原来这寒冷的冬天里,不仅只有严寒,还有明霜傲雪的梅花,更有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格。而这洁白如雪,暗送清香,不卑不亢的精神,不正是王安石坚强高洁人格的写照吗?一首小诗,语言精炼,却意味深远……

伟大爱国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他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不论是描写山水田园的无限秀美风光,还是关心时政家国抒发内心的感慨,我们都无比热爱。他的《静夜思》,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游子在寂静深夜里的孤独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而他也是一位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他在送别好友时写下《赠汪伦》,使我们感受到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他的《关山月》、《塞下曲》等诸多作品,无不深切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读后感3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3 10:45

妈妈经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暑假到了,妈妈为了让我更好地了解古诗词给我买了两本《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一开始我并不喜欢,因为有的古诗文晦涩难懂,就不太感兴趣。但是看了这本书里每首诗的作者职业,背景,朝代等的详细描写,我感受到了一个奇妙的古代世界,四季变化,大好河山,喜怒哀乐,广阔草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精彩的描绘。

四季变化中的诗,首先我想到了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表达了春天暖洋洋,鸟语花香的美好季节。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庐山瀑布的壮观描写的气势恢宏。还有胡钉铰的打油诗《咏雪》 “冻杀黎明都是你,什么祥瑞不祥瑞”表达诗人忧国优民的情怀。还有我最喜欢的《敕勒歌》表达了我国草原的广阔无垠,北国的苍茫壮阔,将士的保家卫国,看到了草原血脉的延续。

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寥寥几笔就生动的描写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爱古诗文!

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读后感250字

更新时间:2024-02-26 13:27

最近,我读完了《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一年级上册》这本书,它让我对古诗文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古诗文迁出一连串的知识点,把历史,文化,人物,知识串联起来。

从一首《咏鹅》,挖掘出其作者骆宾王的故事,并延伸出“唐初四杰”,以及宋朝宰相寇准的《咏华山》,在由《咏华山》是寇准五步成诗,引出曹植的《七步诗》,最后还牵出唐朝史青的五步诗等……

这让我回想起自己读古诗文,只是单纯的背诵,根本不理解诗文的含义,和一连串的知识点。

读了《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一年级上册》这本书,我明白了学习古诗文并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赏析、理解、运用,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的学习才更有意义、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