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如北京的烤鸭、杂酱面、驴打滚儿······天津的老豆腐、大饼鸡蛋、狗不理包子······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特色美食——格拉条。
“格拉条长,格拉条香,格拉条得劲,格拉条爽,一顿不吃想的慌······”在阜阳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格拉条店,听到这熟悉亲切的叫卖声。无论是开宝马奔驰的老板,还是骑三轮车的普通市民;无论是衣着时髦的美女,还是满身尘埃的民工······都喜欢吃这美味的格拉条,这种小吃让人们百吃不厌。
格拉条也叫格拉面,是咱安徽省阜阳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小吃,也是咱们阜阳特有的一种舌尖上的美食,很受阜阳人的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在阜阳方言中,“搅拌”,就是“搁拉”之意,所以这种以“搅拌”为主而做成的面食就叫“格拉条”。
好吃可口的格拉条做法特别,不同于一般的面条那样做。和面要硬,然后将和好的硬硬的面团放入一个圆铁桶内,圆铁通的一端用圆形铁片密缝,铁片上打有小孔,圆筒上部装着千斤顶。制作时用千斤顶从上边使劲下压,筒内的面团就从布满小圆孔的筛盘下挤出,压成筷头粗细的圆柱形面条来,挤压出的面条随即落入下面滚烫开水的锅内,几分钟后煮熟,捞出沥水,放入碗中。最后倒些豆芽、芹菜丁、豆角丁和咸菜丁、香菜、调味汁,再淋上芝麻酱,用筷子用力搅拌,立即一碗酱香四溢,令人食欲大开的格拉条就可以上口了。吃上几口,这筋道的面条,豆芽脆爽,在配上一碗鸡蛋茶,真是齿颊留香,回味悠长。
格拉条虽然名字不雅,模样也不精,但这样的普通面食也能登上大雅之堂,在一些酒宴中也能吃上这道美食。真有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之感!
“格拉条长,格拉条香,一顿不吃想的慌······”阜阳特色小吃——格拉条,让人久久难忘。如果你来到了我的家乡——阜阳,一定要尝尝这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的格拉条!
好客的阜阳人,欢迎四方客商前来做客,细尝美食——格拉条。
《美食格拉条》-五年级记叙文650字相关内容
这周五的第二堂课,老师要给我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复习课,所谓的别开生面就是和以往的复习课不一样,老师按照现有的四大组里,每组分别选出四名同学,然后代表各组参加复习测试。测试开始前,为了组里的荣誉,大家都在紧张的复习着,怕回答不上老师问的问…
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精神支柱。在我们垂头丧气的时候,是老师让我们重新找回快乐的自我;在我们高兴的时候,是老师陪我们一起欢笑;在学习、运动、想象等方面教我们一些连父母也不能传给我们的经验、方法;老师就是我们在学校里的父母。古人曰: “人非生而…
《同桌的你》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正如歌词写的那样:“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让我也来想想,在我的日记中,我的同桌是怎样的呢?我的同桌是张佳文,一听名字就知道,他一定非常帅!没错,他本人正如这个名字一样,非常帅气!他可是我们班的颜值…
我有一个霸气的同学,我暗地里叫他“笑面虎”,没错,他就是我们班的张同学。他有三“虎”,每一个都“盛气凌人”。1. 捉弄人“虎”“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如同出笼的小鸟,纷纷离开了自己的座位,有的如老牛饮水般咕咚咕咚地大口喝水,有的三五…
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幽默、细心的老师,他是一个很有是魅力的老师。说起魅力,我的理解是很有吸引力、有很多人愿意和他在一起。张老师的魅力在于生活中的小细节,而这些小细节却使我感到印象深刻。张老师最大的“本事”就是会摄影。在平时他把我们学习、生活中的…
我不记得爱过我的父亲,小的时候是怕,大一点开始烦他,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躲着他,我觉得他对我有恩,应该对他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我一想起他就难过。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在保险公司上班,一大早就…
一张胖胖的脸,一双深邃的眼睛,一张总是挂着微笑的嘴,总喜欢扎着一个翘翘的的马尾。猜猜她是谁?哈哈,她是我的“妈妈”。可不是真的妈妈,她是我的同学,因为比我们都高都胖,而且和蔼可亲,所以我们都称呼她“妈妈”。一天下课,我好像中了头奖似的,兴奋…
“啪”!清脆的碎裂声打破家中原有的宁静。正在读书的我着实被下了一大跳,三步并作两步,急忙跑向客厅。看电视的妈妈估计也是一惊,赶忙跑了出来。两个人都没看着侧面,于是,“砰”的一声,我和妈妈不幸的撞在了一起,痛得我“啊啊”直叫。没顾得上揉一揉,…
一、名字的故事我女远卓,姓金,12岁。说到名字的来历,那可是爷爷领头等功。当听到怀上孩子时,她爷爷“废寝忘食”地躺在椅子上手拿一本巨大的字典在那翻看。刚开始几个月,她爷爷给她取了金紫怡这个名字,但碍于太大众化只能作废。又几个月过去了,一次偶…
说起我们五1班的同学啊,那真是千人千面,各具性格,有做事慢条斯理、吃个饭能吃上个半天的王小东,有心急火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吴逸阳,今天我不聊他们,光挑那班上鼎鼎有名的“四大金刚”介绍给大家。“飞毛腿” 倪宇航说到倪宇航,我就想起他的…
在石塔寺公交站台,有一个小推车流动摊点。一位老奶奶每天推着小车,在街头叫卖玉米,她就是“玉米奶奶”。“玉米奶奶”一头银发,精神气十足,身着一件大红色的围裙,一脸笑呵呵的模样,从她面前冒着热气的锅里,飘出阵阵香气。“玉米奶奶”名叫赵慧兰,是地…
常听家长们说起鲁迅爷爷的“丰功伟绩”,说他为我们作出的贡献,说他的“弃医从文”,说他的头衔,说他的一切一切。因为爸爸妈妈这样说,亲朋好友这样说,于是,对鲁迅爷爷空白的记忆里,我也有了这些话,我也理所当然地认为,鲁迅,就是这样的人。转眼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