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时光荏苒,光阴流逝,每家的故事却总仍旧被房前的门记录着,不同时期的门都反映着不同的景况,不同的景况反映着中国不同的脚步。
千年前
千年之前,中国还处于古代的记忆中。千年之前的门,于乡间,或许在屋外只不过是一道藩篱,一圈栅栏,碎步踏着石路走进,室门也仅仅是一块原木,再加上一块木栓罢了,坐落在一群矮山之中,在一坡花草之间,弥漫着古老的田园气息,幽邃深远。于市坊,则成了一扇朱门,门上漆着厚厚的一层朱红,再配上两只雕刻精美的铜制门环,摇摆着千年的呼唤,敲击着自古的急召。门一开,惊现了藏匿于深院中的美,洒开了千年来的愁。于皇宫,就化为几扇宫门,那庄重的铁门,被涂抹成吉利的大红,大开着,宽容地接纳远方的客人。
百年前
百年前,中国的脚步已踏入近代史中。那晚清的风尚,已开始渗入了外来的气息——门也是这样。那房前的门开始被包围在水泥之中,在拱门里,开始有了小巧的锁,代替了门环悬挂在门上,代替了木闩锁住自身,来保护自己。在都城北平,还有圆明园残留的大水法,几个墩柱和圆拱,又构成了一扇门,只是这扇门已被迫打开,无声地接受着外来的侵略,无言地注视着内部的苦难,任风沙走砾在自己身上刻下一道道伤痕,来记录民族的一次次伤痛,国家的一桩桩大事。-
这扇门,迄今为止,仍然在风月里伫立,倾吐着民族的屈辱,诉说着中国的悲哀。剩下无限感慨留给后人——这是国门之不幸啊!
六十年前
六十年前,屈辱中的中国已随风而去,随后奔来的是新中国。老百姓的门上都散发出了喜庆的木香。北京的天安“门”目睹着这光辉的交替。中国从泥淖之中顽强地爬出,坚强地站起,不顾那些伤痛,只是自豪地扬起她的春风笑容,她自信地走向阳光之下,将她家的门打开,光荣的呐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天安门就受到后辈的顶礼膜拜,因为,天安门铭记着这样一个伟大的故事。至今,这扇门都那样充满圣意。
五十年前
五十年前,中国遭到一场“大风”袭击,那时浮夸风席卷了中国,上至主席,下至农民。中国在困境之中,却在农民的门前张贴者毫无科学依据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多少农民忙着砸烂锅子炼铁水,现在看起来只能是一个沉重的笑话了,令今人汗颜。
四十年前
四十年前,中国又陷入了逆境。街道上的一张张简陋的木门都贴上了“混蛋王八蛋,你睁眼看一看,***,谁敢来阻拦”、“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之类的口号和海报。门内,一张张本该朴实无比的脸上都充斥着让人难以理解与让人讨厌的狂气。门外,多少有志之士被残害。空气中,飘荡着愚昧、肤浅与带有血腥的无知。
三十年前
三十年前,中国来了一个完美的大转折。中国的国门自近代以来第一次真正自主的打开。中国也总算走出了不幸之门,从此走上了幸福安康之路。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上了喜庆的对联——自此,天天都是在过年。各行各业,都开始了真正的大跃进,这都是因为有科学做前提,劳动做工具,脚踏实地,品味真实的果实。一切的一切,都得感谢一位伟人——邓小平。
……
今天
现在的家门,早已换成了防盗门,利用科技来保护自身,更添一分安全。公司、酒店的大门,有装饰华丽的旋转门,新旧交替。中国的国防之门,也有了原子弹、导弹……别人有的我们也有,别人没有的,我们总是努力争取拥有。从小家,到大家,再到国家,都遵循着一条原则:只有自己强大了,家门、国门才会很安全。
尾声
斗转星移,中国也不断在变化着。现在,中华的朱漆大门,遍布世界各地;中国的传统文化,飘香了整个世界。中华民族正在不断地振兴、强大!
门的故事-高二记叙文1400字相关内容
一大早,厂长刚来到办公室,小李便窜了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谄媚地递给厂长,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厂长啊,跟您商量个事儿,带我的那个师傅,能不能换成徐科长?”厂长大惑不解:“怎么?张师傅对你太严厉?”“没有的事,张师傅经验老到,…
“妈!隔壁的开门声,吵死了!”我皱着眉头,对着答案在自己刚做完的一道题目旁打了一个大大的叉。我瞥了瞥桌子上的无声走动的闹钟,果然,又是准时的11点半。我们家住在老城区的一座旧楼里,住了多少年了。我从来没有像这几天这么敏感周遭的哪怕是游丝般的…
观夫今之盛世,为人之道仍为众生津津乐道,然非人人皆可至矣。愚以为今之众人,当以求真、向善、尚美自勉,方能泰然处世而不枉此生也。夫真,乃行事求真而创新卓荦者也。昔有范缜著《神灭论》,痛斥迷信之时弊;今有陶行知耻于造假,以“追求真理做真人”之言…
秋,来了。风,起了。绚烂的枯蝶挣脱坚固的枷索,在半空中尽情的起舞。摇曳的身姿,柔美的体态,演绎看悲凉的舞曲。生命,流逝。遗憾,上演。精彩绝伦的舞曲也有落幕的时候,调皮的精灵。绚烂的枯蝶慢慢的,慢慢的结束了它的辉煌,颓丧地离开舞台,缓缓飘落地…
入秋的早晨,阳光被厚厚的云层挡在身后,一阵微风吹起了几片枯黄的树叶,不经意间也卷起了阵阵芳香。我推开窗,轻嗅到那淡淡的清香,不由得抬起头来向外望去,看到小院中的桂花开得正旺。方才伸展开来的纤细树枝,小心翼翼地捧着那簇簇金色花朵,像极了那手捧…
晨露晓风,叩醒帘内的幽梦。外婆着一身素衣,打扫好庭院,便挟着竹篮,采摘庭院的茉莉花,坐在院前的石几上穿针引线,漫不经心地老去,似乎感受不到时光的流逝。看着空荡荡的枝头,我不免想到清晨窗外的茉莉,茉莉盈盈轻轻其素雅的风姿,洁白的朵儿,翠绿的叶…
有那么一种花,它也许并不是最美的最香的,但它有着独特的花语,改变了我,使我原本迷茫的心勇往直前。踏着泥泞的小路,我跨着书包一路小跑,双脚不安分的抬起,小腿一勾,用力前冲,一块无辜的石子便被我踹到了几丈之外。一系列动作完美无瑕,我自顾得意着,…
星期天,我去购书中心看书。我在候车亭等公交车,候车亭边有很多小吃摊,卖玉米的、卖煮花生的、卖烤红薯的……我居然在一字摆开的小吃摊边看到了卖南瓜饼的!也许你不知道,一刹那间,我就想起了你。你有一双多灵巧的手啊!父亲长年在外奔波,养家糊口的重担…
暮春又至,清明节也随之而来。又踏上了那条久违的道路,说不出是熟悉还是陌生,在外求学的我多少年没有再次踏上这条归乡的路?曾经弯曲的道路如今已变得笔直畅通,曾经的泥泞如今也变得整洁。道路两旁的树木也彰显宁静,在清明节的凄清氛围里增添了份肃穆。故…
小时侯,父亲总是牵着我的手教我如何走路,母亲总是牵着我的手教我喊“爸爸”“妈妈”,再长大一点,父亲牵着我的后教会我骑自行车,母亲则重视牵着的我手逛街。不知从何时起,角色换了,我牵着的是好朋友的手,一起扫过喧闹的大街,走在时尚的街头,听店里面…
爱无处不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更美好。记得有一天早上,我去买饼吃,我来到店门口,等着买饼,在我前面有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用苍老的声音说:“给我称一点饼。”说完,把两元钱放在桌子上,店主切了一大块饼,将近两元钱。递给老奶奶,顺便把老…
春风吹散了嫣红柳绿,却带不走你给的温暖;岁月斑驳了朱门高墙,却掩不掉你给的温暖;时光模糊了往日记忆,去抹不却你给的温暖。——题记终日奔波在两点一线之间的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细细品味来自父母、老师的温暖。驻足回首,或许我们会发现,温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