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_抒情随笔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21:08

毕业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你在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是啊,人生路那么漫长。哦,每个人都终将会别离,或是几个月,或是几年。春来春又去,花开花又谢。每隔三年,校园便会送走一批又迎来一批学生。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来来去去。从懵懂无知到渐渐开始理解。再到最后的恍然大悟。学校和老师一直来经历这无限循环过程。

这其中有不舍有希冀。不舍是对自己,对过往,对岁月的不舍。人类总是会产生一些感性东西。

提起最后一节课。让我想起法德战争之间的一个故事。在前方的战线即将被攻陷。校园即将被解散,可能面临着将会是奴役区的奴役教育。这是最后一节国语课,也是最后一节考试,但是最后一节安静的时刻。那时老师静静讲,学生静静听。没有人吵闹,没有人捣乱。故事中的最后一节课,大抵是和漫画中最后一节课是同样的情感吧?

静静的看同样是一种目送,对学生的目送,对父母的目送,对孩子的目送。是离别,是不舍,是期冀,是祝福。

朱自清对父亲背影的目送,可谓目送中经典中的经典。简简单单的动作,普普通通的行为。却足以让人落泪。孩子对父母的目送,是一种感激,一种关怀,一种敬意。

父母对孩子的目送,以龙应台的《目送》最为著名。文中大量描写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保护,关心,爱护,害怕孩子步入社会后面临的种种险恶。可能过度的保护,含在嘴里,握在手心,怕化了,怕掉了。是天下父母亲的共性吧。

目送是一场必然的分离,尽管不愿意,但必须按照既定轨迹走向前方,这是自己的使命和未来。

目送是一种难言的感性情绪,是天下所有人面对离别的共同情感。

让我们且行且珍惜,看一路花开,走向春满花开之地。

目送_抒情随笔600字相关内容

我读《目送》有感-读后感800字

龙应台的《目送》中收录了七十多篇散文。有的是关于作者的父母,有的是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不过能引起我共鸣的,是几篇记录着她与儿子之间点点滴滴的散文——那正是我和我的母亲正在经历的呀!曾经的作者也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小女孩…

一生目送,目送一生_《目送》读后感5篇

一生目送,目送一生_《目送》读后感1000字这是一个关于时光的故事,生命的反思。——题记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性散文,“把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化作”刻骨铭心的痛”。也许这部书正应了书…

《目送》读后感作文600字

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写尽了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这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对生活的记录。在她的文字中,时而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时而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存活。”这是她…

目送-叙事作文900字

“爷爷、奶奶,再见了——”父亲运行了车辆,车窗玻璃被放了出来,家慢慢地离大家远了。倒车镜里,我看到了爷爷奶奶立在大门口,她们神色暗然目送着大家渐行渐远。我好像看到了奶奶眼中隐约的泪水……正月初六,母亲起了个大清早逐渐整理行李箱,由于明日父母…

目送读书笔记900字

人都有温情的一面,即便是燃烧着野火的龙应台。散淡的文章里,把浓浓的亲情深埋在字里行间;随意而写的闲适中,把台湾的风土人情传递了出来;即便写的只是家里的日子,还是在不经意间把一个大家的深刻隐约的显露。貌似不着边际的表述里,安置了上下三代人的默…

《目送》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1000字

在我的推荐下,我和母亲在国庆期间共读了龙应台的《目送》。“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 “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令人沉吟。”这些都是…

《目送》读书笔记1000字

《目送》记叙了逝、老、离、牵挂和携手共进。龙应台的文字,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时温柔婉转,如微风过麦田。把书中的一个个故事描绘的淋漓尽致。用鲁迅的一句诗句来形容,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翻开书,第一篇散文就是《目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