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的中午,冷风呼呼地吹着,我和妈妈来到一家“新丰小吃”吃中饭。
与往常不同的是,在这家店的门口,坐着一个乞讨的老人,他的衣服十分破烂,还打满了补丁,他的手中拿着一只有点儿变形的金属做的小碗,里面只有几枚一元的硬币。老人满脸皱纹,手已经被冻得裂开了,看上去就像一张砂纸。
正在和我说说笑笑的妈妈看到了这个老人,放慢了脚步,停顿了一会儿,眼里流露出同情的眼神。
我们走进了这家店,里面人山人海,从厨房里还传出烧菜和洗碗的声音。
“嗯,一碗牛肉粉丝,一碗热红豆汤,一笼小笼包,外加两个肉包子。”妈妈走到柜台旁,对服务员说。
“咦?妈妈以前从来不在吃午饭的时候买肉包子,今天怎么买肉包子了?”我自言自语。
我找到一个空位,坐了下来。
没过几分钟,妈妈端着吃的走来了:“童哲,你能帮我把这两个肉包子拿去给外面的老人吗?”妈妈说着把两个肉包子给了我。
我这才明白,原来妈妈买包子是为了这个老人。我拎起熟料袋飞快地跑出了小店,把两个热腾腾的肉包子轻轻地放在了那个金属碗里:“给,老爷爷。”
“谢谢,谢谢,太谢谢你了!”老人不停地说着“谢谢”。说完就马上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不用谢。”我又跑进了店里。
“妈妈,你为什么要给老人肉包子呀?”我一边吃着我爱吃的小笼包,一边疑惑地问,“为什么不给他钱呀?”
妈妈放下手中的筷子,看着我回答:“那个老人在包子店前乞讨,我觉得他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食物。如果我给他钱,他是舍不得去买包子的。”
听完妈妈说的话,我的眼睛红润了,这两只普通的肉包子,不仅让我看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更让我明白了: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要及时地伸出双手帮助他。
那道美丽的风景_初中记叙文600字相关内容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读《红岩》有感乌云密布,空气闷热,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这是暴风雨的征兆。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破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随着闪烁的白光而来的,是雷。那雷声,如万马奔腾,又如潜龙怒吼。此时,我正坐在窗前,一遍遍抚摸着《红…
当你抬起头,望望天空,除却白云,飞过的鸟儿,空荡的天空中,是否映照着你的影子?不要分散注意力,仔细看,除了你,在你身后好像还有一个人。在一次次的落笔提笔,一次次的抬头低头之中,我们一步步走向自己所向往的那里,有个人好像一直在自己身后。是时候…
《普通教育学》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 这一部教育理论著作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几乎没有一个教育家能像赫尔巴特那样对学校教育实践有如此直接、如此广泛、如此巨大、如此久…
我没有经历过太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于我而言近乎一种奢侈。更多的时候,我是坐在火车上,从此城市开往彼城市,此岸彼岸的花朵从容盛开,可我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匆匆地只能作过客。更何况,我厌恶那些彪炳名胜字眼的风景,它们是威严,是财大气粗,太…
我不知道一颗种子是否感恩阳光、雨露和土壤,但我知道种子在经过埋葬以后开出了希望的花朵,将果实回馈给大地。我曾被生活的荆棘刺伤,也被惨淡的愁云蒙住过远望的双眼。我遭遇了许多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而且我还患着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发育性协调障碍。有太…
从未有过这样迷离的夜。走在繁华的风灯里,星星点点,迷迷朦朦,阑珊得有些倦意。这萧瑟的风,把人影吹落在尘土里,把枯叶吹落在深秋里,我不知道风向哪吹?但是却吹走我的记忆,吹散我所有的梦境,也吹落绚烂的烟火。我喜欢风,喜欢被它轻拂面庞的清淡气息,…
人并非生来都合群,总有一些人被孤立,甚至被歧视和嘲笑。我的过去就是如此。在许多人试图用发型,衣着言语等方式标新立异、凸显个性的时候,我却活得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只是卑微地不让自己有什么个性显露出来,不让自己和他人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因为我本就…
提起梁实秋先生,读者心头所涌起的仰慕之情无需多言。先生被誉为“华语散文一代宗师”,更是深受读者喜爱的民国段子手。他的作品笔调世故却不圆滑,稳健却不死板。常常于寻常处见崎岖,戏谑间带批判。喜爱他的读者,更是戏称他为“行走在人间的吐槽机”。喜欢…
作者是一个脑科学的博士,他被称作“海马体博士”,因为他专门以海马体为研究对象。他在这本书里非常轻松、幽默地给我们讲解了大脑的结构。学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理解了应该怎么样使用我的大脑。乱来是不行的,一定有它的规律。符合这个规律,才能够找到相…
轻风拂过,绛紫色的铃铛随着摇曳的树枝晃动起来,就像当初那个女孩在我身前抖了抖衣摆,“叮叮当当……”一响,就是一年。说起来,还真有些对不起她。与她分离后的半年,每每回忆,心中都泛起苦涩,如花瓣萎了边儿,锐箭失了魂魄……她那虔诚的目光,深深刺穿…
初次坐上轮椅,安小米几乎是被人架着上去的,心里空落落地直发慌,短短的一个星期内,自己竟从又蹦又跳的健康人变成了坐在轮椅上的残废!似的,残废!什么残疾人?那都是别人叫得好听的!说难听点,就是残废!安小米彻底地明白“世事多变化”这句话的含义,她…
一本《活着》陪伴了我整个冬天,余华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亦或透露出的悲凉凄惨都使我难忘许久,是啊,“外人看来是悲剧,可当事人只拿它当一段人生。”《活着》反映了在大时代背景之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