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睁开眼睛,又是一个晴朗的一天,可是我好讨厌这个地方。这里好白,什么都是白色的。我穿着白色的衣服,躺在白色的床上,被子是白的,病服是白的,墙壁是白的。我还拥有什么。我好讨厌白色,它让我觉得我未曾拥有些什么。
我现在无法领略到白色的出淤泥而不染,我只想离开这个地方,但是,我明白,我还不能走。我的眼神有些无力,窗外飘起了鹅毛大雪,呵,又是白色。
我木然的躺在床上,感觉到自己已经麻木了,我感觉到我的眼神是空荡的,那种空荡荡的感觉令我很不安。
安是我的一个朋友,她和我一样,也住院了,她面对生活很乐观,虽然我们是朋友,但是我和她聊天的时候还是很保守,反正她也听不懂我说的话。
“莉,你在干嘛?”安凑过脑袋。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叫莉,是一位女孩,我有着一个梦想:跳舞。可是,那场车祸让我对现实有了另一种看法。可以想,一名怀有梦想的女孩却收到了现实残酷的打击,看着别人开开心心的去追梦,我却只能停留在这个讨厌的房间里。
“你不懂。”我轻轻的摇头,别过头去。“你不说怎么知道我不懂?”她又凑到我面前。“你不就是不能追梦了呗,想开点。”“你闭嘴,你不懂,你什么都不懂。”眼泪顺着我的面庞流了下来。安一时愣住了。“算了,你走吧,不好意思,我控制不住我自己的情绪。”她走了,走了三步时回头看了我一眼。“其实我的奶奶走了。”她笑了,回过头来,我看到了她眼神中的寂寞。她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走了。我想,她一定比我难过吧。
一整天我都没有再看见安,这样也好吧。我闭上了双眼,睡着了。第二天醒来时,我惊喜的发现病房不再是单调的白色,还多了一抹绿色。
是谁送给我的?我小心翼翼的捧起它。“安等你哦,要开开心心的。”上面有张小纸条,我看完后有些麻木的笑了。
接下来的一天接着一天,这个小家伙越来越翠绿了,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它,心情就变好了许多呢。
两个星期过后,我出院了。就算我的腿韧性没有以前好又能怎样?追梦,无惧。
谢谢你,安。谢谢你,那抹绿色。
那抹绿色-记叙文800字相关内容
中考作文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
对于即将中考的学生来说,记叙文写作已有了一定基础,但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首尾不入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写活动怎样防止“三老病”_怎么写记叙文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参加活动总是最令人兴奋的事。于是写活动,如参观、访问、旅游、集会……也就成了我们记叙文中常见的题材。一般说,同学们总以为写活动最容易,把现成的材料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就成了。问题就…
初中生作文写作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
记叙文写作如何“变换叙事人称”_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指导与传统的小说家不同,西方现代小说家们在意的似乎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如何讲述故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叙事人称,而是尝试着不同叙事人称的变换使用。比如杜拉斯的著名作品《情人》。这部小说的线索明…
(1)积累动情点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要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如果题材寡情,连作者都感动不了,又怎能打动读者的心呢?那么,学生生活中有没有生动感人的素材呢…
家庭生活是中学生作文的一大题材,其中以亲情为主题的占有相当的比重,如何写好这方面的记叙文,提高这种题材的写作水平,是师生在作文教学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清楚在亲情题材的作文中存在那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加以解决。从同学写的有关亲情主题的作…
即全文没有贯穿到底的中心事件,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活动或品质为主线,组织典型而各有侧重的情节,统一服务于中心。这种结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出。魏巍《我的老师》分写七件小事:假发怒、教跳舞、观蜜蜂、教读诗、依恋师、化纠纷、梦寻师,皆…
即开篇二三句或点出记叙重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堪称一槌定音的典范。首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代写作缘由,次句先以“我爱我母亲”定下感情基调,再…
“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当鲁达听到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怒火中烧,要“打死了那厮再来”时,情节陡起,似乎高潮即将到来,但作者却巧妙地让史进、…
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鲁迅《社戏》写孩子们归航途中偷豆,阿发“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往来的摸”,有比较鉴别之意,显现出他聪明而无私的童贞,传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