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成段的带鱼裹上一层薄厚均匀的面糊,随着“刺啦”一声被放进油锅。油冒着泡,把上下翻腾的鱼染成诱人的金黄。油炸声和鱼香很快充满整个家。
等到那油炸声一停,我就寻着香味去厨房,爷爷很快也加入进来。奶奶笑着说了句:“大猫带小猫来偷鱼吃了。”就继续忙别的菜。我剥开薄脆的鱼皮,整齐饱满的鱼肉露出,口感细腻。慢条斯理地仔细吃出了几段鱼骨后,和爷爷在餐桌上用干净的鱼骨摆出各种图形。
到了吃罗非鱼的季节,每周一定有一两个晚上,奶奶会做爷爷最爱吃的清蒸罗非鱼。爸爸妈妈给我和爷爷奶奶夹着最好的鱼肉,爷爷高兴地吃着鲜美的鱼,称赞着奶奶的手艺,一家其乐融融。
这些是童年常见的情景。因为爷爷奶奶喜欢吃鱼,所以以前家里几乎天天吃,我也因此三岁就练成了自己吃鱼的本领,一直没被鱼刺卡过。不仅是鱼,紫菜汤、线面、米粉、蛏干等,也常出现在我家餐桌上。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南方特色的食物?因为爷爷奶奶是南方人。福建福清,那是他们的家乡。
爷爷因为工作原因,被调来济南。渐渐改变的是生活方式,变不了的是饮食习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吃鱼的习惯从一千多公里的福建海边被带来。
福清的亲戚常打来电话,用着我一句也听不懂的闽南语,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儿时的我对他们谈话内容毫不关心,只知道几天后,我爱吃的笋干可能会寄到。
去年夏天,爷爷大病了一场。出院后身体大不如从前,打电话说不了半小时,思维就开始混乱。奶奶忙着照顾爷爷,再没心思做那些美味的鱼。偶尔会为爷爷做一条不放盐的鱼。一点盐不放的鱼,我吃不下,但爷爷依然吃得有滋有味。对此我很不解,直到十月福清老家来人。
各式各样的鱼和其他海鲜重新回到餐桌上,炸虾、清蒸罗非鱼、红烧刀鱼等摆了一桌子。在鱼的香气里,爷爷一改病中的萎靡不振,变得容光焕发,津津有味地和亲戚们聊着以前在老家的事。虽然听不懂,但看得出,爷爷很开心。堂哥请爷爷尝尝从福建带来的鱼,爷爷说:“还是老家的鱼好吃。”堂哥笑着说让我中考完带爷爷回一趟老家,吃个够。
亲戚们走的那个上午,爷爷竟然哭了。我从没见过他哭,连忙安慰他说,暑假带他回福清,他点点头,默默地流泪,翻过身去。没有起床送人,自己躺在床上,连早饭都没吃。看着爷爷一圈稀疏的白发,我忽然难过起来。爷爷蜷着身,像窗外地上的落叶一般,因离别而黯然神伤。可是,落叶尚能归根,爷爷呢?
交通工具不断进步,坐火车去福清,从爷爷年轻时要坐几天几夜到现在只需半天。但爷爷的身体似乎已不允许他经受一千多公里的奔波。还能不能再回去看看,我也不知道。
那冰箱里换了一袋又一袋的鱼,阳台上晒了一季又一季的笋干和紫菜,家里终日不断的鱼香,都是对遥远故乡魂牵梦萦的思念。
那鱼,家的味道。
那鱼,家的味道-记叙文900字相关内容
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记叙文1200字仿生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虽然你对仿生学并不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人类在仿生对象上学到了什么,那就来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就像摆在人们面前香味扑鼻的科学大餐,让人情不自禁的就会走过去大吃一顿,我…
《超体》揭示了人类(细胞)存在的意义。 也许有人看完影片后会说:“欸,这不就是女主被动开挂最后羽化成U盘的故事吗?” 讲道理,事实上故事的确可以用这句话概括。 但是,是不是太浅显了呢? 影片讲道:“能够度量事物、成为事物度量单位的,只有时间…
看到这个书名,你肯定会以为这只是秦文君老师写的一部小说,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当我翻开书籍阅读,才发现是本故事集。第一个故事集《窗外的萧晓》给我印象最为深刻。这篇故事是一直被同学说“胆子小小的”的主人公萧晓与另一个同样内向的萧晓交上了朋友而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朝野腐败 ,百姓那是苦不堪言。果不其然,在汉灵帝在位时,伴随…
手捧起书,任风掀着书页,只有油墨怪异的味道萦绕在鼻息间。午后独坐在窗前,品味件件感情纯真的故事,涌起阵阵思绪,《傅雷家书》,令我动容。这本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除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艺术家的高尚情操…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名字是《零碳中国》。首先这本书映入眼前的是四个绿色的大字------零碳中国。整个封面外围是一个大字母“C”表示“中国China” “碳Carbon” “改变Change”,象征着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实现碳中和。《…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幻想与现实交织的小说--《白轮船》,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八岁,连名字都不曾有的男孩。妈妈抛弃他去了城里生活,爸爸做了水手也再婚了,自他懂事以来就和外公生活在一个贫瘠的林场。虽然他是这个林场唯一的孩子,但是除了外公,没有人在…
盛夏的一个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烤着大地上的一切,仿佛像一个巨大的蒸笼,照得使人透不过气来,我不敢出门,躲在家里,吃着冰淇淋,好奇心驱使我翻开了《三国演义》。没想到,一读就是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我俨然成了一个小三国迷啦!世界名家莎士比亚…
《河洛图》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历经十年打磨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明末清初时期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家族为原型,描写在河洛文化孕育下,以康秀才、周亭兰、康悔文为中心的三代人,由“耕读人家”走向“中原财神”的发家史,康氏家族面对运与命的倾轧,时与势…
我常常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又该以怎样的态度而活着?余华的《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诠释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故事是由一个田间老农福贵亲自讲述自己的心酸经历:少爷出身的福贵,在一赌之后败光了所有的家产,历经自己父亲的死亡…
那些爱我们却已经不在的人啊,请记住他们,只要我们能记得,死亡也不能将我们分离。——题记在那个风起云涌、硝烟四起的年代,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将帅人物,他们既有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有运筹帷幄的智将,更有无坚不摧的悍将,还有活动在敌后的“暗将”,他们…
今年的夏天特别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们汗水直流,热烘烘的风吹在我们身上难受极了,在这样炎热的夏日里唯一的一抹清凉便是坐在家里,吹着空调,惬意的阅读一本好书:它的名字叫《中国古代神话》,我可是很喜欢看的呢,已经读了好几遍了。这本书讲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