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串火红的爆竹被点燃,发出“劈里啪啦”的长奏。年,就像个淘气的孩子,乘着爆竹,到来了。所到之处,无不弥漫着一股喜庆。这正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除夕,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
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年俗。这不,外公一大早就准备好了写春联的红纸与笔墨,抬手一挥,一列列苍劲着力的墨字便依次点点出现在红纸上。“春联,又名“对联”,起源于宋代,最初为桃符。有辟邪之意,上下联对仗工整,横联语意明了,通常只有四字。”外公一边大挥笔墨,一边讲解道。我在一旁,嗅出了一股墨香和浓浓的喜庆。写完了春联,就开始贴春联。贴春联则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将对联后面沾上胶水,展平着贴在墙上,看着那红纸黑字,年味渐浓。
吃年夜饭是最让人难忘的。取一头猪的猪头,用以祭祖,俗名“财头”,财头的肉质肥而不腻,气香且鲜,年夜饭,就在第一道“财头肉”中拉开序幕。第二道菜是蛋卷,它以蛋饼为皮,内裹肉馅,清香的气味与肉质的鲜嫩于一身,令人垂涎欲滴。之后的是梅干菜扣肉,扣肉外焦里嫩、鲜而不油,肉汁浸入梅干菜,令其脆爽,别有一番风味。鱼是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寓意年年有余。餐桌上的剁椒草鱼,辣而不爆,从酸辣的鱼肉中,可以尝出草鱼独有的鲜软,两者相辅相成,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除此之外,还有香气四溢的鸡汤、热气腾腾的牛肉火锅、香辣十足的辣椒炒肉、回味无穷的粉蒸肉……一家人坐在一桌,品尝这年味十足的年夜饭。大人们谈笑风生的叙旧事,谈见闻。我们也兴高采烈的等着大人发红包。妹妹本准备出去转转,可为了红包还是乖乖的留在了餐桌边。饭后,终于等到了长辈们给我们发的红包。我们赶紧给大人们说了几句吉祥话作为回礼。摸着红包,一种成就感涌上心头,“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放爆竹是我们的最爱。还没到十二点,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拉着大人去放爆竹。噼里啪啦,爆竹在夜空中绚丽多姿、千树万树,正诉说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希望与祝福……
年味拾零_初一记叙文相关内容
我的爷爷长着一双大眼睛,挺着高高的鼻子,银白色的头发根根竖起,显得很有精神。他老是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朴素得有点寒酸。半年前,爷爷退休了。大家都以为爷爷可以享享清福了,可是他却想再找一份工作做。爸爸妈妈都不同意。爸爸对爷爷说:“爸爸,您年…
妈妈,你知道吗?女儿好想和你说说心里的话,只是因为很多原因始终没有说出来。我知道今天晚上我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你不一定会看到,如果我不告诉你的话。因为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也不会上网,所以根本就不知道女儿我会在此写下来。妈妈,你养育了女儿至…
岁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渐行渐远。时间,拂过小溪,跨过沧海,渐行渐深。时间啊!我求你慢点走,不要将奶奶的青丝染成白发;时间啊!我求你慢点走,不要将奶奶的手布满沧桑;时间啊!我求你慢点走,不要在奶奶的额头上留下岁月的痕迹。儿时,雏凤清于老凤…
温暖是寒夜里的一堆柴火,温暖是失落时的一句问候,温暖是失败时的一句鼓励,温暖是受伤时的一句安慰……温暖充满着人间,更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哎呦,疼死我了……有没有人来帮忙啊?”路边传来一句痛苦的呻吟,周围满是围观的人群,但似乎没有人愿意…
他的作品炉火纯青,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他的作品表达了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就是我们的同乡——徐悲鸿!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你能不了解他的情况?徐悲鸿,于1865年出生,至1953年逝世。江苏宜兴屺亭桥人,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
每个班都会有那么几个十分出色的人,不论是学习,品德,还是才艺。都十分令人敬佩。当然,我们班也不例外。那么,让我来说说我们班的“牛人”最牛的地方吧。沙雕学霸刘永康说到经常被老师表扬,经常被夸自律,在我们班直播课上经常回答一些非常难的问题,每一…
俗话说的好,“高手在民间”。没错,民间如此,我们班亦是如此,“藏龙卧虎”就不必多说了,就直接来谈谈我们班的“牛人”。开心果每个班都少不了一个幽默搞笑的人物,给我们班送来欢乐的人是谁呢?你瞧,她来了。几个同学嘻嘻哈哈的围在他身旁,嘴里嘟囔着什…
“哈哈哈!”看,搞笑大王又在表演了,而我又在为他苦恼了。没错,他就是最令我哭笑不得的小新。只见他一会儿扮猴子,一会儿演大象,一会儿装兔子,把在一旁的我们逗得是哈哈大笑,肚子都快笑抽筋了。上课了,轮到他回答问题了,“小辛!”“到!”那叫回答得…
你问我是谁,我是真心说不清。光是称呼就有几十个——王霏、王老吉、王大曼、阿霏、开心、小飞机······这其中有一个排行老大,那就是本人姓王,名曼霏,字霏伊。本人外向活泼,乐于交友。爱与人交流的我,总能很快熟悉对方,如果“臭味相投”,便算交了…
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我的眼睛不大不小,两颗黑黑的眼仁里,包含着对知识的渴求;我的鼻子很普通,爱闻到大自然的芳香和幽幽的墨香;我的嘴红红的,如樱桃般色泽,我爱在一张一合的两片嘴中读出李白的豪情,周总理的壮志。我,爱笑。我爱爽朗开怀地…
“我爸说……”“我爸……”这句话是同桌经常念叨的,听得我耳朵都起了茧子。说起我同桌她老爸,我曾有幸见过一面。长得不是太高,稍微比同桌高一点,和同桌有一样的身材,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有其女必有其父。那是开学的那天,是夏末初秋时节,在校园内会见了…
那是小年夜的晚上,应该是一家六口的,但我们还没来得及回老家,只有爸爸、妈妈、我和小弟。如同过年了一般,摆了一桌子饭菜,杯子的酒已经满上了,就差全家人入席了。小弟现在才十六个月,脸蛋白的那是谁见了都夸,小手······我总喜欢把他的手放到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