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出现在你身边。在你落地的那天起,陪伴也就随着你生命的到来而到来。
从小,我是在爷爷的陪伴下长大的。当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就给予了我名字。可能是因为我名字里带个“庚"字,村里的人也常常称呼我为“菜根”,“树根"。虽说小时候我会生气,不过现在我对这个名字越来越喜欢了。
我的童年可以说是在背上度过的。
我不会走路时,是在爷爷的背上度过的。听奶奶说,小时候家里的人都出去干活了。爷爷与我在家中做饭,我经常哭闹,爷爷又忙着做饭,怎么办呢?爷爷干脆把我背着做饭。奶奶还告诉我,我小时候都是不让别人带的。只有爷爷抱着、背着,我才能安然入睡。就这样,爷爷陪伴了我的幼年生活,我对爷爷也格外敬佩。
我会说话后,又和我家的牛打上了交道。除了做饭,放牛也是爷爷的活。我还是改不了只让爷爷带的毛病。去放牛,爷爷还要割草,背了一篮草,背不了我呀。怎么办呢?聪明的爷爷总是能想出对策,爷爷把我放到了牛背上。开始,老牛总是很抗拒,不过,爷爷与牛交谈一番后,老牛总算让我在它的背上有了一席之地。说实话我还真是佩服爷爷,居然能和牛对话。当时我的脑海里就想,他们在说什么呢?“牛兄,帮我带带孙子,回去让你大口吃草,大桶喝水。“我想爷爷应该是这样说的吧。一次,我在牛背上去拉牛角,老牛竟把我甩了下去,一个跟头摔进了水田里。爷爷竟把老牛打了一顿,那天回去,爷爷坚决不让老牛吃草,就这样,整个童年因为有爷爷的陪伴,我过得开心而又充实。
来城里读书以后,我与爷爷很少见面了。爷爷衰老的速度比我想象的更快。不过,当我每次回家,家中的大铁锅里总是有一只***鸡在等着我。在我的空闲时,爷爷总是努力抽出时间来陪我聊天散步,总是与我交谈生活中、学习中的事。“在学校学习压力大吗?学校里吃得好吗?老师同学关心你吗?"这些问题爷爷总是会追问,不过我总是耐心的一一对答。因为我知道,从小看着长大的孙儿不在身边该是有多么的牵肠挂肚啊……
因为有爷爷的陪伴,我的童年格外甜蜜。每一次在爷爷的背上睡着,都让我格外安心;每一次在牛背上的欢笑,都让我格外开心;每一次暖心的慰问,都让我格外踏实。爷爷,感谢你的陪伴,有你的陪伴我真的很幸福。
陪伴-初中记叙文800字相关内容
中考作文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
对于即将中考的学生来说,记叙文写作已有了一定基础,但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首尾不入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写活动怎样防止“三老病”_怎么写记叙文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参加活动总是最令人兴奋的事。于是写活动,如参观、访问、旅游、集会……也就成了我们记叙文中常见的题材。一般说,同学们总以为写活动最容易,把现成的材料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就成了。问题就…
初中生作文写作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
记叙文写作如何“变换叙事人称”_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指导与传统的小说家不同,西方现代小说家们在意的似乎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如何讲述故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叙事人称,而是尝试着不同叙事人称的变换使用。比如杜拉斯的著名作品《情人》。这部小说的线索明…
(1)积累动情点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要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如果题材寡情,连作者都感动不了,又怎能打动读者的心呢?那么,学生生活中有没有生动感人的素材呢…
家庭生活是中学生作文的一大题材,其中以亲情为主题的占有相当的比重,如何写好这方面的记叙文,提高这种题材的写作水平,是师生在作文教学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清楚在亲情题材的作文中存在那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加以解决。从同学写的有关亲情主题的作…
即全文没有贯穿到底的中心事件,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活动或品质为主线,组织典型而各有侧重的情节,统一服务于中心。这种结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出。魏巍《我的老师》分写七件小事:假发怒、教跳舞、观蜜蜂、教读诗、依恋师、化纠纷、梦寻师,皆…
即开篇二三句或点出记叙重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堪称一槌定音的典范。首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代写作缘由,次句先以“我爱我母亲”定下感情基调,再…
“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当鲁达听到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怒火中烧,要“打死了那厮再来”时,情节陡起,似乎高潮即将到来,但作者却巧妙地让史进、…
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鲁迅《社戏》写孩子们归航途中偷豆,阿发“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往来的摸”,有比较鉴别之意,显现出他聪明而无私的童贞,传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