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6:41

鲁迅似乎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他的作品里介绍了许多民间习俗,比如《朝花夕拾》中迎神赛会、满月酒、新年吃福橘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鲁迅先生的另一篇佳作——《社戏》,品味一下其中都展示了哪些传统文化习俗。

一、习俗文化

“消夏”在我们口语中不常见,许多学生不甚了解。消夏一词,一说“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又一说“用消遣的方式过夏天”。那“消夏”到底有何意义呢?《社戏》一文中的注释是这么说的——“消夏”是避暑的意思。文中提到鲁镇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不远的且临河的小村庄,可见这里夏季比较凉爽,适合避暑。“但在我是乐土:因为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儿’了”,不知道对别人来说怎样,但对小主人公来说是既可以避暑又可以消遣。

“归省”一词出自唐·朱庆余《送张景宜下第东归〉诗“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意为回家探望父母。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说省亲,那“归省”是不是就是“省亲”?“省亲”出自《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有久不省亲者乎”,有“归家探望父母或其他尊亲的礼俗”的意思,故“归省”与“省亲”两者并无大差异,“省亲”又可称作“归省”。

“行辈”又是什么习俗呢?行辈是中国特有的表示家族纵横关系的方式。行,是家族中兄弟长幼次序,表示同辈的横向关系,古人用伯仲叔季顺序为排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辈,指的是辈分,即同一家族中的代次,表示家族各代的纵向关系,辈分不分年龄,如《社戏》中说“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是同姓,是本家。”但那时的我们不用像传统中晚辈必须遵守尊卑礼节,相反而说比较自由,无拘无束,所以文中说“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春赛”即春天举行的赛会,文中“社戏”即春赛的一部分活动。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戏曲中有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等角儿。孩子们感兴趣的是老生能翻筋斗,蛇精,黄布衣跳老虎等。

二、民风文化

我们在领略习俗的同时,最应该领略的是平桥村的民风文化。

佛曰:一切皆是缘。缘于母亲夏日归省,我便跟随,又因为平桥村热情待客的缘故,我便有了许多年龄相仿的玩伴,他们除了陪我日常的玩耍外,还有我期盼已久的社戏。正是因为这里的待客之道,才有了一系列的故事。

主人公作为小客人,陪同的当然是年龄相仿的了,中国的待客之道的基本原则是细心安排、迎送礼让、热情相待,而待客原则不分年龄大小,都要遵循以礼相待的原则。比如,“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游戏。”陪我掘蚯蚓、钓虾、放牛,钓了半天的虾照例归“我”享用。小朋友们为了“我”能看戏,又是打包票,又是卖力撑船陪“我”去看那日思夜想的社戏。社戏好不好看我不知道,但是从“我”一个儿童的视觉来看,那晚的戏确实不怎么样,但看戏的过程却趣味无限。为何呢?缘于那些可爱的小伙伴们。

平桥村的小伙伴们充分展现了平桥村的民风,热情、淳朴、善良……“我”非常想去看戏可惜没有船,聪明的双喜想办法而且打包票保证“我”的安全。在看戏过程中,铁头老生夜晚不会翻筋斗,双喜就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看戏归来,大家提出“偷”阿发家的豆,阿发则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双喜怕多偷后阿发娘要哭骂,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会被骂,想出了对策,不但说明了双喜的聪明机灵,善于为他人着想,而且也表现了一种纯朴的人情美。

偷了六一公公的豆不仅没挨骂,还有更多的收获:一是罗汉豆,二是六一公公的夸奖。当罗汉豆摆上桌后,“我”却觉得没有“昨夜”的好吃。末尾一再强调“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那夜的豆不是一个人的豆,怀念的也不是那夜的戏,而是看戏的过程,是淳朴、和睦、善良的人们。

三、地域文化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淳朴的民风离不开优美的村庄环境。

文中最美莫过于月夜行舟的景色了,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它刺激了一个孩子的所有的感官,让其醉心于其中。眼观连山,并从孩子的角度给了它一个形象的比喻“彷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而且“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活了,一切都喷薄着生命的活力。“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那“宛转,悠扬”的横笛,那热切的期盼让一个孩子沉醉其中。去的时候“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让读者也自失在这片梦里水乡,归来时依旧自失在这朦胧的月夜中。小主人公将那飞速的航船比作“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的大白鱼”,这时时提醒读者,作者依旧有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江南的水乡烟雨迷蒙,如诗如画,如梦似幻,藏着梦里的旧时光,那涓涓流水洗涤着人们的心灵,纯粹着人们的内心。

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相关内容

年少时-记叙文800字

年少的时候经常喜欢做一些事情,现在想来都是充满乐趣的——只是很少有机会再去去享受了。最早的时候,智能手机还未问世,那时候的电脑和玩具是年少时光中最具吸引力的事物。在电脑上和邻居小号玩那些电脑的双人游戏,两个人一左一右的竞技十分有趣,尽管内容…

纪念午后的太阳-高三记叙文900字

天空安静地没有几只飞鸟滑过,这天,热得连云都不愿意出来打盹。阳光直直的晒着地上,空气里尽是干裂的声音。小安坐在蹦架子(老家人说的一种可以挂蚊帐的竹子床)上,面朝着黑白电视机,移开短小的身子,不舍地看了看电视,然后扭头拍了拍旁边睡觉的小峰,说…

渴望理解的我_抒情记叙文作文1200字

理解是一股清风,吹进“炎热”的心灵,为心灵带来凉爽清新。理解是一缕阳光,照进“寒冷”的心灵,为心灵带来温暖舒适。理解是一泓清泉,流进“干泪”的心灵,为心灵带来滋润丰盈。因此,我最渴望的是理解。在外婆眼里,我是一个学习成绩较好的男孩;在爸爸妈…

探病-记叙文1200字

阴暗的天气令人的心情实在无法高兴起来,雾蒙蒙的还刮着小风,这倒是让冬季的严寒更加刺骨了一些。在导航的指引下,我和同学们来到了这家医院。原本对于我们这帮青春活泼的孩子们而言,这里本就不是一个应该来的地方,可是这次不一样。我们有一位同学,他很久…

我长大了-记叙文1000字

你曾经会不会有觉得自己长大了的瞬间,或者说觉得自己能够独当一面了。对于这些想法,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可能有的人是真真正正从中获得了许多,但也有的人可能只是一时脑子发风,不经意间冒出这样的想法。从小到大,我的年龄一直都比班上的人小,以致我上大…

童真-记叙文1000字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部属于自己的童话,藏着珍贵的小宝藏,在那份宝藏里拥有着无限的甜蜜和纯真。街角处的风筝让我想起了属于自己的童真。那时候的天空要比现在的湛蓝,云儿的动向也更加多姿。随着春天的风儿吹动,草儿探头,无数的小伙伴开始踏青、春游。最早…

腊八节-记叙文1000字

今天是腊八节,想起每一年的腊八,一家人总是会早早的来到姥姥家。一打开门,扑鼻而来的便是腊八粥浓浓的香味,香香的,甜甜的,品上一口,顿时觉得整个内心被融化了一般,甜在了唇边,也留在了心底。转眼,又是一年腊八节,那股味道一直在我心中思念着,迟迟…

记忆的碎片-记叙文1200字

出于某些原因我要搬家了,没想到的是当决定离开的时候才发现,那些琐碎的记忆是那么令自己留恋不舍。我开始整理自己的房间,开始认真收拾着自己屋子的每个角落,生怕自己错过了任何不忍割舍的东西就此别离。那个书柜里的书籍我是不能全部搬走的,只能尽可能的…

马戏团游记-记叙文1200字

街上十分的热闹和嘈杂,出于好奇,我也想上前一探究竟。原来是一家四处驻扎的马戏团到了镇子上演出,这么好的机会作为二十一世界热爱动物的青年自然是不能错过的。买了门票之后,迅速的进场,倒是没想到这个不大的马戏团竟然能够吸引到镇子上的这么多人,座无…

生活习性影响着思想-记叙文1000字

重男轻女,在我国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之一。这是老一辈根生蒂固的思想之一,他们认为女方要出嫁,男方要留家,只有照顾好男方,未来才能不会苦了自己。我想说,这种陋习是真的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以至于让那么多人的思想根深蒂固。“一只鹰蛋从鹰巢滚落下…

老屋传_高中优秀记叙文1200字

老屋传_高中优秀记叙文1200字篇一从我记事开始,我家一共搬了两次,其实差不多就算是一次,因为第一次搬家从新家到旧家的距离骑摩托车用30分钟,而第二搬家从新家到旧家走着也就30秒钟,毕竟两栋房子墙角之间的距离也就三米。第二次搬家后,我家房子…

天和地-记叙文1000字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醉有学问的哲学家。有一天,有人问苏格拉底:“您说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顺口说道:“三尺。”对方笑了,问:您不是在开玩笑吧?”苏格拉底立马说:“这个问题,我回答得很严肃!三尺千真万确,就是三尺!”“可是,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