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过苏东坡的一首词: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后来有人问我喜欢怎样地生活,我就想到了这首词,准确地说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句。我觉得人生要活得“清欢”才有意义。
那么什么是“清欢”?“清欢”直译也就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等等这些,也许就是清欢了吧,我喜爱清欢,正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以前总和朋友去不远处的湖畔品茶,我和她总是漫无目的地穿过那窄窄地石板小路,任路旁的树杈擦过小腿,高大的树立在道旁,将午后的火热完全地遮掩了,只有风在悠悠地旋转,只有鸟在不止地鸣叫。然后,卧在湖畔的躺椅上,手中端着一杯飘香的茶,观赏着湖中开得正艳的荷花,坐一下午,也不和朋友说几句话。我想,这也许就是“人间有味是清欢”了。
而现在再也不会到那里去了。石板路已经拓宽了,两旁不再是树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商小贩和无尽的人流,鸟鸣声也被人的喧闹声给生生覆盖了,湖畔那块地也开发成游乐场了,湖中的荷花旁也浮着一些塑料瓶与垃圾,就不用说有清欢了,恐怕连欢也不知去向了。
生在这个时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们的清欢就日渐失去了。
或许,正是清欢的稀少与它不讲究物质的条件,让我对它倍加珍惜与喜爱。
清欢-初三记叙文800字相关内容
1921年7月,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启航,在掌舵者-—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下,将革命火种撒播进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怀揣拯救中华民族之志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无数革命先烈抵日寇、战蒋阀,从井冈山到延安,从西柏坡到燕京西郊香山,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
找一片茶园,养一些牲畜,与爱人或亲人一起,脱离世俗享受这画卷般的美景,也就给了自己一点,脱俗的时间。文章中的收藏家,为了那所谓价逾千万的一件件古玩珍品付出了一切,他倾心地痴迷收藏,放弃了情感,舍弃了生活,到头来却成了一个视钱如命、没心没肺的…
开学啦!开学啦!好开心啊,又可以见到好朋友了。我们先分工,男生扫地拖地,女生擦黑板、瓷砖和桌椅。我们个个干得特别卖力,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老师来了,看到教室也同我们一样,新学期,新面貌。笑着直夸我们。在新的学期里,我上课要积极发言,认真听…
火柴人似一丝轻轻地的的细言清风,抹除我心中的伤痛;火柴人如一股潺潺的催化反应细流,激起我学习培训的士气;火柴人像一个静静地時间海港,印证我拼搏的影子。是她――我的火柴人,让我有逐梦的胆量驱动力。迈入初三下期,焦虑不安和烦躁不安如期而至。夜深…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我的倒影随着我的年华,慢慢地从生命的长河中销声匿迹。——题记我就要和初二说再见了,那段青涩而又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总会定格成记忆里微小的点,然后消失。现在是仲夏时节的六月,天空还是那样湛蓝。梧桐树上茂密的长满了叶子,阳光…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在夜里倾听细雨的声音,雨是自然的精灵,我想。拧亮台灯,黄色的灯火洒上一片温暖,泡上一杯香茗,细细地品,静静地听……打开窗,清新的泥土芳香夹着淅沥的雨声飘然而入,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
自“中国梦”这个话题渐渐融入到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不禁陷入沉思。中国梦,一个意义深刻的话题。我的梦想很多,但最渴望便是走出这西北河西走廊,望一望盼望多时的华夏大地。我的中国梦就是走出西北望天下。自然,最渴望的就是实现中国梦。江南秀美人人皆知,…
挑一个雾气弥漫的清晨,步履于青石板的冰凉上,抚过枯老暗绿的藤蔓,斟一杯荡漾的暖意,细拆过往。望向清明的天,恍然跌进另一个风日下。一年前乡中的夏季,有悠悠聒噪的蝉鸣。金黄的稻谷连片成海,泛起层层波浪。湿润的风采了一缕稻香,吹过千山,拂过我的心…
青春是一只刚扬起风帆的希望之舟,行驶在危机四伏的大海上,小舟随时可能会碰上暗礁,也有可能被海浪打翻,而勇气,就是这只小舟必不可少的水手,他一次次地指挥小舟,修补小舟,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着。——题记对于青春时期的我们来说,勇气是必不可少的,我们…
成长的道路上,是你给予我温暖与力量,让我坚强勇敢地走下去。上了初中,我从乡镇来到县城求学,每当回到家的时候,你总是不在家,总是在外面忙碌地工作。好不容易等到了下班,你拖着劳累了一天的身躯回到家中,软绵绵地坐在沙发上,疲惫地打开电视,漫无目的…
山川震动,山河恸哭。云南和青海的两次地震,把袁公吴老接走了。5月22日11:55分,人民日报还在辟谣袁老去世消息,心里默默地祈祷,不是真的!未料,午时一点多,又一次弹出消息,仍不愿意相信,期待着再次破谣。等来的,却是满屏的黑白讣告和朋友圈的…
是一场春雨。天空中,细细索索的雨滴,簌簌不绝;陆地上,随风摇曳的树枝,哗哗直响;小河里,雨点急切地拍击水面,啪嗒啪嗒。在这如画的雨景里,声音,和谐动听;颜色,五彩斑斓。莫非,这就是独属于青春的色彩?青春是校服衫上的一抹亮白。青春是洁白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