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过苏东坡的一首词: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后来有人问我喜欢怎样地生活,我就想到了这首词,准确地说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句。我觉得人生要活得“清欢”才有意义。
那么什么是“清欢”?“清欢”直译也就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等等这些,也许就是清欢了吧,我喜爱清欢,正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以前总和朋友去不远处的湖畔品茶,我和她总是漫无目的地穿过那窄窄地石板小路,任路旁的树杈擦过小腿,高大的树立在道旁,将午后的火热完全地遮掩了,只有风在悠悠地旋转,只有鸟在不止地鸣叫。然后,卧在湖畔的躺椅上,手中端着一杯飘香的茶,观赏着湖中开得正艳的荷花,坐一下午,也不和朋友说几句话。我想,这也许就是“人间有味是清欢”了。
而现在再也不会到那里去了。石板路已经拓宽了,两旁不再是树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商小贩和无尽的人流,鸟鸣声也被人的喧闹声给生生覆盖了,湖畔那块地也开发成游乐场了,湖中的荷花旁也浮着一些塑料瓶与垃圾,就不用说有清欢了,恐怕连欢也不知去向了。
生在这个时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们的清欢就日渐失去了。
或许,正是清欢的稀少与它不讲究物质的条件,让我对它倍加珍惜与喜爱。
清欢-初三记叙文800字相关内容
在成熟中保留一份天真。生活,我们总是希望早点成熟,变成大人。然而有人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保持天真很重要。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在成熟中保留一份天真。有些人排斥天真,网络上也流传着譬如“很傻很天真”之类的段子,让人们将天真与无知、傻之类的贬义词画…
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却见漫山春花已落,唯余一片始盛的桃花。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人点墨酒下,低首自吟:“人间四月芳菲尽,…
这四月的天,梅雨绵绵。一个女孩站在无际的大海面前,她,十二岁了,望着这一片与自己生存在同一片天空下的海,是那么的柔美,海风轻轻地吹,海浪默默的翻滚,雨点儿落入了大海也是那样的无声无息。远方的轮船鸣起,早已做好了远征的准备,但却迟迟未见起程。…
音乐无处不在,它真的是一种十分奇妙的东西。很多人说,音乐可以与人共享,共同感受那份快乐的力量。但是有的时候,音乐是孤独的,艺术也是孤独的,它被藏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无人倾听。在少数民族居多的云南省,我更是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音乐魅力。我观看…
小时侯,觉得瞬间就是闭眼后又张开,就是手表”滴答”的一声轻响,而一百年便是永恒。长大后,才知道一百年也只不过是历史书上短短的几行字。当亲人永远闭上双眸的那一刻,才明白,一秒便是永恒。于是我一直在寻找答案:什么是瞬间?什么是永恒?我想起了流星…
“wish”一词,用作名词,是愿望,理想之意,用作动词,则表示一种将来时态。也许,在您的心中,梦想,理想都属于将来时态,让未来自己走来,于是,就在这样的期盼中,梦想如过眼云烟,渐远渐朦胧。愚蠢等待的人们,与其等待,不如敞开心扉,积极追寻梦想…
我幼时整天胡作非为,和一群小伙伴一起,组成了一支“捣蛋”小队伍,看不顺眼的草就要把它连根拔起;看见漂亮的花朵,就会举刀让它落地;看见诱人的果子,就会毫不留情地把它摘个精光。这不,又看见一座空房,已是许久没人住了。我们这支“捣蛋”小队伍就长驱…
人的记忆总是从声音开始,像晚风轻轻拂去,又像石头沉入大海,荡起层层涟漪。这路遥马急的人间,你又能在我心里好几年?是盛夏蝉鸣聒噪的季节,本是与好友相伴吃雪糕的日子,我却无奈只能挤公交回家的星期六,“烦死了,老师又拖课,等下估计又很多人了。”伙…
生活告诉我,只有保持耐心,慢慢来,才能取得成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开始养起了多肉。她先是沉浸在淘宝当中,精心比较它们的品种和样貌;有时还向我展示它们的照片,脸上洋溢着笑容,如数家珍般讲述着,这一株红的多么艳丽,那一株紫的多么高雅,白得多…
疫情期间许多地方都开启了居家模式,而正是在这段时间当中原本的矛盾更加激化,天长日久并非浪漫,而是相看两厌,缘分本就薄弱,长久的相处只能让越来越多的冲突凸显出来。4月3日那天去拔牙,我早就知道麻醉药对我没有多大效果,这天生的感官超敏让我几度崩…
从前投稿总是心情忐忑,想着编辑会怎么样看待我的文章。从今年起,我担任校报的编辑,作为编辑,我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收稿、修改,在缺稿件的时候也需要自己写稿子。角色发生了转换,如今我定夺着文章的去留,一下就拥有了生杀大权。有时候,收来的稿件差强人意…
看着这骨瘦如柴的背影,不知还能再见几次。——题记2018年夏天家里的气氛变得很紧张,姥爷生病住了院,情况并不是很乐观,正在紧张的气氛中,又迎来了另一噩耗,爷爷也生病住了院。原来人真的会一夜白头,我从来没见过母亲与父亲脸上挂着如此沉重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