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当官,而且相当高官,我却不以为然,我情愿隐居山林,做陶渊明那样的隐者。
为何?因为这社会实实在在丑陋无比,人人都把那一块所谓的物质破布蒙在脸上,说是倡廉,可是许多人都在使用他们那“至高无上”的权力,用“金融”“工程”等事情收敛钱财,但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一时之欲。所以,你还想去当高官吗?到时,不再是你指挥下级,而是金钱指挥你了!?
我想,你一定听说过包公吧!他的铁面无私,更多的,其实是——反腐倡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廉洁奉公的故事。
据说,当时包公正在苏州任太守,谁都知道,苏州端砚,可遇而不可求。许多官吏不顾百姓疾苦,硬是要百姓造砚,上贡给皇帝,以博其欢心。可包公呢?不但不叫百姓为他造砚,还经常奉劝其他官人。待他临走时,仅拿了自己来时的一件粗布衣裳。
由此可见,包公是如此的清政廉洁,为人公正。
我们再来看另一边,那些人惶惶不可终日,还自称是廉洁奉公!
可笑,可笑!
王怀忠,是个名副其实的贪污大王,一年贪污赃款近二千亿元,平均一天就贪污了一万多元,简直是个拦路抢劫的江洋大盗。当他得知自己可能被捕的消息时,根本就是老鼠见了猫,提心吊胆的。最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拜金主义者终于锒铛入狱,让他在监狱里好好反醒去吧!
我猛然记起了郑渊洁童话里的杀人蚁,他们酷爱人体第二波长的血,指的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钱财。见者便杀。
贪官们,如果,如果世上真有杀人蚁,那就请好好反醒一下自己吧,现在醒悟也不迟。送你们一句话:“清如秋菊何妨瘦,廉如梅花不畏寒!”牢记它吧!
清菊.廉梅_小学生记叙文550字相关内容
有人说“儿童都是幻想家。”这话一点没错!有个故事说有个人在黑板上写了一个“0”,然后问大学生这是什么,“零。”大学生们异口同声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人又来到小学里,问小学生同样的问题,“太阳!”“饼干!”“周杰伦的嘴巴,他正在唱歌呢!”……答…
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
书信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文体。它是一种特殊的实用文体。长期以来,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固定的书写格式:一般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部分。称呼: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名字和称呼(或只写称呼),有时还要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表示…
第一,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的记叙文,要注意以下几点: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使用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就显得比较单簿,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点及其品质,因此,必须用两三件事才可能说的明白,再现得充分。这是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中的注意事…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的教学中,老师最应该要做的就是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老师具体的应该要怎么做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小学语文作文写作兴趣呢?现在的文章就介绍一下小学语文作文写作兴趣提高的常见方法。第一,实验。教师可先布置学生运…
不少同学觉得写说明文难,问有什么方法、决窍。其实,以课文中的说明文为范文,学习写说明文,不失为好方法。《核舟记》是一篇介绍工艺品的说明文,写得非常出色,认真阅读,可以得到写作工艺品说明文的如下启示。一是介绍某件工艺品,必须把握其特点。《核舟…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我们应该有个共同的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份内的事。”可是,实际情况呢?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天经地议、约定俗成。尤其目前,老师改作文,更是辛苦——成摞的作业,夜以继日地从字词句标点…
“看图口述作文”就是通过观察画面,进行口头看图作文的方法,也可以叫做看图说话。“看图口述作文”练习方便,是写好“看图作文”的必要基础。那么,怎样练习“看图口述作文”呢?一、借助问题。就是自己针对画面提出一些问题来看清画面所展示的时间、地点、…
初学作文时,有的同学虽然学会了分段。但读起来总感到段与段之间前后脱节,“分段”变成了“分家”,使一篇作文变得前后不连贯,气不通,意不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问题就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缺少了必要的过渡。原来文章从这一段读到另一段,好比隔着一条河,…
大家都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记叙文,就是从“开始”写到“经过”再写到“结果”。但是作文也可以“倒过来”写,就是在记叙发展变化的事情时,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回过去逐步交代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这样的叙述方式叫倒叙…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如果有必要的话,在读文章前我们可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作者等。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小音乐家扬科》为例,一是初读感知…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什么叫“感点”呢?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