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需要颠覆的东西,别人的不关乎痛痒,自己心里纠结的种种东西,曝晒不到太阳下面去,如梗如刺,在喉咙里让人不舒服的干咳。摸着茶壶的余温,知道是自己倒的茶水还没有喝。这个冬天并不太冷想法也不多,品在嘴里,茶味竟这么的浓烈,看茶色,也让我垂涎。原来世上竟有如此自己调制而自己没有尝到的味道。
金丝猴奶糖不知不觉就吃了七八颗,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甜,还有铁观音的余味,总有一种感觉,是由味觉延伸来的。六根不净,佛家将"眼耳鼻舌心意"称为六根,修养的境界就是这六根面对的都能够淡然和随缘些。“眼”是六根之首,正因为我们看到花花世界,才有太多的想法。才有太多的欲望。对于个人而言,没有明亮的眼睛,是看不到世间的一切有色东西。所以,当我们垂涎欲滴的时候,当我们震撼于一切自然和人造的景观的时候,是我们对于自然界和一些东西的幻觉而已。我们往往为这样的幻觉不能自已,喜怒哀乐皆形于色。我们说快乐的源泉在此,我们谈不快乐甚至哀恸的感觉也由此影响。
窗外雨声沥沥,让人倍感内心沉静。同样的声音,在你的心里有着不同的反应,我们的六根之一---耳在影响我们的判断,往往先入为主,先把某种声音确定为什么,接下来就接受或者排斥。使我们的耳朵误了好多很自然的东西,我经常的想,阿炳(华彦钧)在年过而立之后,境遇急转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鸦片等恶习导致生活潦倒,随后患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再到后来便流落街头卖艺,生活十分贫困。底层的生活让他历尽了人世的艰辛,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屈辱。但才艺出众的阿炳,经常通过拉二胡,琵琶的演奏、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通过音乐揭露当时的黑暗。他把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产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那是多少个寒来暑往,多少个孤单难眠,多少次用耳来推敲的结果。耳,无时不在影响所有快乐和不快乐的人。
伴着这雨声,感觉周围静了许多,各种各样细微的味道随之而来,涌入鼻中。这花好香,这是谁家在煮肉,谁家在炒菜。这是我们的鼻子在导入我们到一个世界。爱与不爱,鼻子也让你去附和于判断。加入单凭鼻子我们改变生活,那么留恋,臭豆腐就没有人有勇气去尝鲜。
再说舌头,它一边让我们说三道四,帮助我们吞咽食物,在就是让我们分辨出酸辣苦甜咸的滋味,让我们在调味,烹调时做的更好,不会出现老盐酸醋的状况。
而心却把这一切汇总起来,由此指导和遵循,或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随波逐流。心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如何强大的人,如果心不澄明,就会混乱不堪,难受不堪,改变不了现实,徒增悲伤而已。
大概是一夜的雨,梦中我种了兰花,“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香”,而我从梦中带着的是兰花草。空气湿漉漉的,四株黄瓜的一株结了黄瓜够大了,就摘下来洗过吃,味道自不用说,后院的合欢一点叶子也没有,花就更无从谈起——大概死了,10几年呢。那株凌霄花把7,8米高的香椿树缠的是绿意盎然,花已经没有几个了,在雨中颤抖着。
倾听内心的声音_散文作文范文1100字相关内容
秋菊初绽,云高风清,梦一般的校园坐落在这肥沃的土地上。校园里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个角落,如串串银铃所发出的令人遐想的声音;朗朗的书声也是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校园里的那一草一木,她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美献给校园。当太阳刚…
四季如画,每个季节都令人神往。“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魂牵梦绕。山不是很高,顶很平,公路两旁已经开满了金灿灿的花,白的红的,一整片一整片的,每一朵花仿佛离你很近。她们开得熙熙攘攘,既不像梅花的孤芳自赏,也…
冬天,无论什么地方的冬天,总是好的。可是,承德的冬,却别有特色。不必说经冬不冻的热河泉,巍峨险峻的雾灵山;也不必说金碧辉煌的外八庙,磅礴大气的鼎盛王朝;单是这蓝蓝的天,搭配上凛冽的寒冷与闲适的人们,让人一品,就回味无穷。北京的冬天我是见过的…
季节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生机勃勃的春日,蓬勃精彩的夏日,多姿多彩的秋日,忧愁哀伤的冬日,都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心灵享受。《森林报》这本精彩的科普读物,更是让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深入到了我的心里。春,万物复苏。3月21日。春展开了阳光的翅膀,温暖着…
“上得此坡真好汉,庐山为你做裁判”,近日,我、母亲和表哥、表姐、表弟五人一起挑战登庐山。我们准备了八瓶水、两串葡萄、两个苹果、两根火腿肠;另外我、母亲、表哥每人都带了一套衣服。表弟等得不耐烦了,说:“你们带这么多东西干嘛?这火腿肠都是生的,…
观遍了冬日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终于迎来了融融的旭日,万物复苏,春日喧嚣。在这美好的春日中,化蓝天为背景,以大地为边框,细心地给春天拍个照。宏观:天与地班主任很会玩,某个周末,与家长义工联手策划了一场春日踏青活动——灵白线。暂且忽略一路艰难…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阅读了他的作品《彷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祝福》。文中的“祥林嫂”本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却总是处于不公平的境遇之中,最终被虐待被嘲弄被封建礼教吞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告诉了我一条真理:…
漫步于窗前,透过玻璃的视线,会否向内心倾诉枯萎的世界。推开门,走向泛黄的落叶,拾起一片,仿佛拾起过往的记忆。记忆中的感伤,如雪被阳光噬化的痛。雪飘在心里,携带着自然的灵性,抚慰我的心,让我想起……缺少爱,而缺少了绿叶,而缺少了生灵。落叶,正…
阅读是美好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受益匪浅。在人生砥砺前行的过程中,阅读改变人的气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让我们受益匪浅。这本书是鲁迅先生写的,为了记述他童年和青年所接触的人和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鲁迅儿时,庸医使父亲因…
每一个人都一定会有他自己编织出来的梦想。在追梦的一条神秘的道路上,只有不断拾取梦想的碎片,在临近终点时将其拼接起来,那一个梦想便实现了。观完《破风》,才又知,这梦想可不光于“梦”与“想”组成的。这是讲四个青年苦心追梦,并在追梦道路上收获爱情…
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一个纯真美好,曾经对生活和…
《母亲》是我极为欣赏和喜欢的一部作品。它描写了前苏联时期工农人民为真理,为平等,为自由,为过上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的故事场面。巴威尔·符拉索夫是工人区中钳工的儿子。他偷偷地学习——因为这是工人所不能拥有的权利。一些工人的子女和他一起读书、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