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而我心中有一条路,石板路,一直向前延伸,延伸,一直通向我从小就那么熟悉的地方——
——题记
又是一个期盼已久的月假,满怀欣喜地赶回家,扔下行李便骑上自己心爱的单车回外婆家。我一路哼着小曲,乘着风,由大马路拐进小巷。又是那么熟悉的石板路,经过岁月的磨损,路面已高低不平,石板褪去它的外衣,些许破败。我下车了,牵着车走在石板路上,少了幼时朋友的欢笑,少了右手边外婆的声声叮咛。突然一下子,我觉得自己被回忆的城堡所抛弃。一直带着疑惑往前走,眼前的一切让我目瞪口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堆堆破旧的砖瓦,我彷徨了。沿着记忆中的路线,我又走好几遍。知道吗?一个人走过石板路是孤冷的,是可以让人冻成冰的。为了避免迷路我回家了。原来——我回家时妈妈便要告诉我外婆家被划入旧城改造范围,现在和我小姨住。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彻我心。这么说,是否就意味着我和石板路绝缘了?它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的梦与成长,还有痛……
最后一次去外婆家时,是飞奔着过石板路的,是为了看外公最后一眼。当时只觉得那条路好长,好长,充满哀伤。那一次我是找得到外婆家的。从学校急匆匆搭车回去,我已经忘了我想过什么。只记得当时走进那儿,每个人都在哭,痛彻心扉,撕心裂肺。我把外婆揽在怀里,我当时就想立刻变强大。外婆让我不能哭,不能够把她的眼泪引出来。我独自一人默默的坐在石板路的石阶上,脸上的水是有温度的,它透过我的眼眸滑落脸颊,只有石板路听到我说的话:外公你要好好的,外婆让我来守护!我仿佛听到它的回应:那么你不在的日子由我来承担!
记忆中无数的画面,卷成一幅画卷——
一位年迈的老人,佝偻着背,步履还算矫健,老式的女鞋与地面摩擦出有节奏而略带低沉的声响,两手已被塑料带勒红,她走在石板路上。一群疯丫头,肆无忌惮地喧闹,时常惹来熟睡的老奶奶老大爷的训斥,开怀地笑,灰溜溜地逃跑,我们玩在石板路上。有一个喜欢安静的小孩,在黄昏时候,安谧地欣赏如霞的天边,徜徉在自己的天马行空,她感受在是半路上。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迈进,我不知道心中的那条路,那条石板路还能在我心中留下多少影像,留多久。一直记着通往石板路,尽头便是外婆家,如今却只是废墟。我一直是个很念旧的人,只是我发现,我越是紧紧抓住一样东西,它越容易从我手心溜走……
我爱石板路,而石板路,不仅仅只是石板路。
石板路_抒情记叙文800字相关内容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盲聋女海伦·凯勒的作品,在她十九个月(一岁多)时由于急性脑充血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了哑巴,全靠一颗乐观和不屈不挠的心接受生命的挑战,她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由于她的勤奋和努…
叶圣陶笔下的稻草人善良、尽职、不怕牺牲,是一个一心想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好心人。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老婆婆,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死了,家里就剩她一个人。稻草人非常爱老婆婆,为她白天黑夜一动不动地插在稻田里 “值班”。收成好时,他为老婆婆高兴。收成不好…
他没有李白一身白衣任意飘于雨雾间的仙气,也没有杜甫忧国忧民古朴笔墨中寄托的深厚情思,但他“大江东去”,“自比闲人”的豁达豪迈流芳百世,永垂不朽。林语堂先生说:“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不错,一提到苏东…
《一地白纸》曾多次出现在不同的刊物上,我也看过很多遍每看一遍我都能感受到品质相对于能力的重要。文章的内容并不复杂,但波澜起伏,大学生韩林面对着充满了严酷竞争的就业市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一家工厂库料总管的应聘。工厂的大院内应聘者都在忙着…
最近,我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作者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塑造了一个十分美的人物——安妮,虽然她觉得自己的外表并不美,但是她有着内在的美。美,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安妮,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在她的眼里,一切事物都是有名字的,有生命的,她总是带…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红楼梦》所呈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人生悲剧。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琢磨着《红楼梦》,虽然几个月就把它给看完了,但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看另一个奇幻世界里的争夺,阴谋,杀戮,王位争夺与人性挣扎,品味另一个冰火人生。一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人性”,人性,这神秘又可怕的东西,隐藏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它有美丽的一面,也有兽性的一面,令人又爱又恨。俗世因…
初读《瓦尔登湖》是因为海子喜欢这本书,可是当时稚气尚存的我看不懂书中枯燥晦涩的典故。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加,我再次捧起此书细致浏览,才略懂其中的些许真谛。本书是一八四五到一八四七年梭罗独自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记录。书中将大量的人文、地理、…
打开台灯,静静地坐了下来,抬手轻轻地翻着从图书馆借来的《朱自清散文名篇》。集子中的第二篇,很熟悉——《背影》。初中时读这篇文章内心似乎没有什么波澜,也许已经成了一种惯性的麻木:分段、解析句子、归纳中心……每篇课文都进行如此反复地解剖。夜,有…
我在车站等车,身旁是一对等着过马路的母子。母亲在起步的一瞬间握住儿子的手,儿子却不动,转头看她,眉一皱,正要说什么,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亲尽收眼底,儿子转过头,撇撇嘴,轻轻把手从母亲手中挣脱,大步向前。母亲的身躯一怔,随即上前。我看到的是,…
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只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题记最近读了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感触颇多。书中有四个主人翁,分别是两只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中,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小矮人用复杂的脑筋去寻找奶酪,而老…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F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