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历史证明:教育乃国家昌盛,民族兴旺发达之本,是世界人类进步之本。所以全社会都应重视教育弘扬师道。
(2)事实论据
岳飞祭师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庭贫寒,无钱上学。岳飞少年时十分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塾师周侗十分喜欢这个勤学的寒门之子,免费收岳飞为学生。
周侗老师看出岳飞是个好苗子,着意培养他,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忠君爱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还向他传授武艺,教会他射箭绝技,岳飞后来终于成为使金人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
周侗去世后,岳飞以父礼葬之,且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伏,还是驻孔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
朱德元帅敬师
张澜老先生是朱德元帅上中学时的老师。张先生才学渊博,人品高洁,极受学生尊敬,他常常教导学生,当立志为国为民。朱德年青时就牢记张老师的教诲,收益颇大。后来他为国为民奋斗大半生。这是与青年时期受张澜先生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革命成功以后,朱德对老师关怀备至。1949年张老至京,朱德亲赴车站迎接。1955年张老病逝,朱德元帅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真正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叩之以礼"。
(3)理论论据
不但学生应当尊重老师,整个社会都应当尊重老师。
邓小平
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择其善者以为师资。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教育儿童的教师应得到比父母更多的尊敬。父母只是生养了儿童,只是给予了他的生命,而教师则将赋予他有益的人生。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
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陶行知《我们的信条》
教师力量的全部秘廖在于深信人是可以改造的。
[美]爱默生《目记》
教师当然须教,而尢宜致力于"导"。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教师的严厉比父亲的溺爱更有益。
[波斯]萨迪《蔷薇园》
师道_高中写作素材相关内容
名言人,力不如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况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使你两脚站稳。——奥斯特洛夫斯基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反间谍队的高级官员伯尼.费德曼,在一次战地值勤中不幸被德国军虏获,鉴于费德曼的特殊身份为了从他嘴里掏出所需要的情报,德国审讯员施出了种种手段:严刑拷打,心理压力,耍弄诡计,给以厚遇。然均未奏效,以至于德国审讯员无…
名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庄子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或许就是他的没有用处。——莫言我宁…
秋天的早晨可美了,有变幻莫测的白云、有迷雾茫茫的雾、有精神饱满的人们……构成了秋天早晨的美丽动人。每当秋晨,走在秋雾之间,仿佛如神仙一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让人感到一丝丝的凉意。秋天的雾是迷雾茫茫的,犹如一面神秘的面纱,给路上的行人弄成一个…
1、公路旁人行道上的积雪已经融化,只有背阳的屋顶上还留有残雪,就像戴着顶白色的小帽子。2、雪终于停了,茫茫的田野一片雪白,房舍群山披上了银装。3、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一般的雪在空中舞,在随风飞。4、下雪了,先是小朵小…
著名作家巴金十二三岁时,就背会几部书了,其中包括《古文观止》。后来他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时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巴斯德,19世纪法国着名微生物学家。他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把科学的发展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一次,一艘停靠在波尔多的轮船上发现了黄热病人,巴斯德闻讯后立即赶往那里,希望发现引发这种烈性传染病的病菌,有人问他:“你难道不怕危险?”巴斯德毫不犹…
凡·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到一个矿区当牧师。有一次他和工人一起下井,在升降机里,他陷在巨大的恐惧之中。颤巍巍的铁索嘎嘎作响,箱板在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听凭这机器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这是一种进地狱的感觉。事后,凡·高问一个神…
伊凡·谢切诺夫是俄国生理学家。1862年,他通过对青蛙的解剖实验。发表了《蛙脑对脊髓神经的抑制》等文章,同时又出版了《脑的反射》,为神经生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沙俄政府竟然把宣传科学真理看作是一种罪过,把谢切诺夫逮捕了,并对他进行审讯…
1993年的一天,联合国粮食组织将“拉奥博士奖”郑重授予中国的一位农村妇女牛玉琴,这一年只有三个人获此殊荣。1995年,中国评出十大杰出女性,牛玉琴名列前茅。陕北农民牛玉琴的丈夫张加旺于1983年承包了一片沙荒地,决心将其变为绿洲。不久他因…
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圆通能力在夹缝里生存发展。在官场、漕帮黑白两道的夹缝里,在民族经济与西方经济的夹缝里,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夹缝里,他踢打出了一个世界、一方天地。胡雪岩的飞黄腾达是熟谙、遵守、利用潜规则的结果。但遗憾的是,这个夹缝最终毁了他,左…
唐人孙樵写过一篇《书何易于》的文章。说的是:四川有一太守,喜游山玩水。一日,他泛舟宜昌县时,因船大水小,屡屡搁浅,便令县里派农夫拉纤。无意间,这太守发现纤夫中有一白面书生,就问是何人,那人答道:“下官是宜昌县令何易于,因春耕时节,农夫忙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