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说家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语文上说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在英语中,家有两种说法“Family”和“Home”。但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想自己去探寻什么是家。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哥哥就去外地读书了。平常不怎么回家,只是国庆,或寒暑假回一次家。有一次我无意间看到哥哥发的QQ动态。上面写的是:我想家了,下面还配有房子的老照片。我不禁笑出了声,拿着手机给妈妈看:“妈,你看哥哥说他想家了,他这么大个人竟然还会想家,你说好不好笑?”
“嗯”,妈妈应了一声。
“你不奇怪吗?”我看着妈妈。
“不啊,这很正常,每个人都会想家,你以后离开家了,你也一定会想家的。”妈妈说着还白了我一眼。
一定?我不以为然。跑去QQ上嘲笑哥哥,哥哥没有理我,很久才回过来一句话:你还小,还不懂家的羁绊。
直到我第一次离家——我去成都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到了成都,带领我的老师要回她自己家去住。而我就独自住在一所中学的宿舍里,不免有些孤单。在那里我年龄比较小,所以有很多人主动照顾我,我感到很温暖。但我还是每天都要打一两个电话回家。不知是因为想家,还是因为临走时妈妈的嘱咐。
比赛结束那天,评奖结果出来了,我只得了二等奖,成果奖。心情很不好。和老师一起返程,上了火车,我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沉默不语。无意间抬头,窗外,一轮明月,静静地注视着我。月儿周围镶嵌着几朵轻云,似纱巾飘荡着,若隐若现。月下,闪烁着五颜六色的霓虹,车一走,所有的色彩跟着流动,美极了。车窗上渐渐浮出了笑容。
火车越走越远,家却越来越近,月亮离我似乎也越来越近,思念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在火车的咔嚓声中,我慢慢睡着了……
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想家的滋味,第一次懂得妈妈话里那个“一定”的含义,第一次触摸到哥哥说的“家的羁绊”,那种感觉难过而又踏实。
从那以后,每个星期天返校时我都会回头看一眼目送的家人。好似多看一眼我就能一周不想家,其实,每多看一眼,家的羁绊就多一分,思念也就多一分。
我渐渐明白家的意义,它不只是一个字,一个单词,或一个定义,它也不只是一座房子,它是有亲人在的地方,汇聚亲情的地方。
家陪伴着我们每个人渐渐长大,也将目送着我们每个人远走高飞。不管我们走得再远,飞得再高,家的方向将永远是我们思念的方向,羁绊的方向。
思念与羁绊-初中记叙文800字相关内容
家庭生活是中学生作文的一大题材,其中以亲情为主题的占有相当的比重,如何写好这方面的记叙文,提高这种题材的写作水平,是师生在作文教学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清楚在亲情题材的作文中存在那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加以解决。从同学写的有关亲情主题的作…
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人物为主,重点在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从而使读者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对人物产生鲜明的态度和感情。怎样刻画人物呢?那就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互相结合,交替使用。这里说说怎样用好常用…
一、标题书写要规范1、正标题(1)字数少时。写在第一行的中间。如果只有两个字。两个字的中间空两个字格。(2)字数较多时,前面空4个字格。2、副标题比正标题缩进两个字格,写在破折号后。3、小标题如果有小标题,要独占一行写在中间。同步练习翻看一…
半命题作文写作,关键在于高明补题、精心构思。如果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则容易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如何把半命题变为有利于自己发挥特长的命题,可以说是一种技巧和艺术。第一步:仔细斟酌补好题目…
强化辩证思维一般来说,同学们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当看到某一篇课文,或者某一篇优秀作文时,在羡慕的同时肯定会说,这个问题不是我完全没有思考过,只是缺乏深度和条理,有些观点也找不到充分的依据来证明,所以一旦提笔作文总觉得理不出头绪或者说不出个所以…
对于以求知为目的的读书者来说,学过的东西最好能尽快掌握。为此数学家华罗庚创造了"由厚到薄"读书法。怎样才能做到"由厚到薄"呢?这里结合前人的读书经验,介绍一套实现"由厚到薄"的读书程序,叫做由厚到薄五步读书法。第一步:确定该读的内容古人讲"…
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的是要进行细致的观察。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
一.写法导引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感悟自然类作文写作指导。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一花一世界,大概意思都是说任…
在我们的语文课中学到过不少写景的文章,如《南京长江大桥》、《秋天来到我家的院子里》等,在我们作文中,不管是写人,记事,也常常会有景物描写。那么写景应注意什么呢?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⒈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
一、有关文章修改的名言1、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2、善作不如善改3、何其芳: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4、叶圣陶: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5、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体。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那么,什么是演讲呢?演讲是在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口头语言活动它的特点是:第一,它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第二,它有一定的时间性;第三,它是为了阐述某一问题或整理而开展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