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苏苏坐在出租车宽大的后座上,姑父跟司机师傅聊得正起劲。我拿出手机打开相机,看着苏苏问她,”一起拍张照片好吗?”“不想拍,如果有车就拍,没有就不拍了。“
车站,一辆汽车已经停在那里了,正向那边走着,车站入口又进来一辆,一样的终点,前者满座,后者空着。已经是下午五点了,车程大约两小时,坐第二辆太晚了,于是急急忙忙在第一辆车上让一位阿姨挪行李挪出一个座位,走了。桑~,我最终的目的地,是远离苏苏100多公里的地方,下次在见到她会很久之后了。到底是没有合影,合影就意味着别离,她也不希望我的离去啊。
苏苏是我惟一的也是最亲的表妹。她在我的生命中已占下将近一半的光景。如今,她8岁,我17岁,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比例被占据。9岁·18岁,10岁·19岁,11岁·20岁,12岁·21岁……
我将成年,她将长大,然而这一切的发生,本身就是令人惊奇的。
时光倒退十三年,我还是生活在小巷的孤独小孩,一个人看动画片,一个人玩游戏。一直是一个人的童年因一年后的那场变故得以改变。奶奶病危,在此之前我几乎是没有见过奶奶一面,奶奶留给我的画面就只有躺在床上费力呼吸的样子。奶奶去世后,我们一家三口搬回了老家。在村里当然是有很多的伙伴,但一起野了一段时间后,也因为不习惯没有再继续。再然后,我有了新的奶奶,从此,两个相互陌生的家族彼此熟悉。
苏苏是后来奶奶的女儿的女儿。初次见她便是独自相处,11岁的哥哥照看2岁的妹妹。记忆中,她是安静的,不哭不闹,睁大眼睛看着我的一举一动。应该是很好奇的举动吧。可爱的苏苏眨着长睫毛的大眼睛,盯着你看,怎能不讨人喜爱呢。
2岁,3岁,5岁,6岁,7岁,8岁,每次见到苏苏都是长大了一点的样子,我几乎是看着她在成长。看着手机里她一本正经地教我弹古筝,我在想,她总有一天会长大的,到那时候我仍是她的哥哥,这是一辈子都不会改变的。
今年,苏苏将会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当有一天,全家人的关注都投在新生儿身上时,我会陪着她,让她不会因此失落;当她已成为姐姐时,我仍会将她看做我的苏苏妹妹,无论别人如何带你,我会一直待你美好如初。
苏苏-高一记叙文800字相关内容
用一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了推理作品《长夜难明》。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沉重压抑的故事。书中的人物情节尽管是虚构的,还是与我国的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年轻气盛、一腔热血的大学生侯贵平想要揭开贿赂和侵害幼女的黑幕,他去撞击冰山露出来的那一角,结…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文学巨匠海明威的文学巨著《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至理名言,这条格言陪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伴着人类度过了无数艰难的时刻,毫不夸张的说,这句话一直是鼓舞着人们勇往直前的不懈动力。《老人…
写下此文时,骄阳已收了初见时的傲气。蔚蓝的天色带着几分红霞,几处残云将那余辉压下,岭坡也笑开了青芽,时见不舍得停下,推动万物的变化。所幸世人依旧匆匆,营出初识般的假象,我独浸在这假象回想:这儿时童话与前夜那童谣的可怕。何为童话?是那儿时梦中…
我们的文化常常讳言死亡,但死亡就像行驶的列车上前方的风景,总会慢慢迫近。关于绝症的处理和无法生活自理的患者的安顿始终是一个社会与个体都无法避开的问题。《最好的告别》书中以真切、详细的个人故事为线索和话题,探讨并展示了医学与社会学、临终关怀学…
一个孩子摔倒了,因为疼痛而哭泣起来。父亲对摔倒的孩子说:“不过是摔了,又没什么地方破皮,能有多疼?别哭了。”母亲说:“我看你只是想闹吧。”这样的画面出现了多少次,恐怕无人能计数。甚至今天的我们,早就遗忘了那时摔伤的疼痛,反而说孩子摔倒了不哭…
因为曾经野夫的读过《乡关何处》,又读了他的《尘世挽歌》。野夫的文笔实在太美,娓娓道来又幽幽如泣,他用敏锐的观察捕捉着被时代遗忘的干净美好,用宗教般的虔诚纪念着那些角落里安静逝去的灵魂。他写他的同学老李,一个性格看似乖僻实则满腔热血的人。李如…
从这四部影视中我得到了四点生活指示,一、对恶势力的反抗;二、对独立、自由、平等的追求;三、对人生的反思;四、对爱情的理性。当然,这不是我的新思想,也不是我对影视的新观点,但确确实实又是我对生活的新认识,我对自己的未来的新思考。对恶势力的反抗…
指尖在书纸上摩掌,文思在诗文中飞扬。我的指下是李煜的《虞美人》。我在李煌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中哀叹;在李煜那哀愁漫天的情思中为他惋惜。思绪起伏跌宕。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文才出众,晓畅音律。无奈命运戏弄,本该舞文弄墨的你,却披上了龙袍,坐上…
初读了《边城》,赞叹于茶峒的淳朴的民风。坚持要给过渡钱的渡客,坚持不要过渡钱的、会去买烟草和茶叶送给渡客的老船夫。这里的人如这里的风景,纯净美好,质朴真诚。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细细的淌着,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
毕淑敏,在我高中之前,这个名字我根本没有听过。但是,在第一次阅读了她的文章之后,不可否认,在我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写的《我很重要》这篇文章,带给了我的心灵极大的冲击,我看,在很久以后,我也会记得,曾经有一篇这样的文章,深深的打动了我…
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有何资格来任意破坏?圆明园的建成花费了整整两代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圆明园扩建后全园占地5200余亩,有100多处景物与1000多个殿堂,有些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以1:1的比例建造的,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应…
《不抱怨的世界》是我读完之后感触最深的一本书。我们都喜欢抱怨,但是又不喜欢听别人抱怨,我想这是人的共性。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许多时候,我们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