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因为妈妈值得更好的生活。
——题记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我们每天早起,晚归,不断学习,力求上进,希望在学习竞争中取胜;拿到一纸优秀的成绩单;烂熟课本,对任何定律公式倒背如流。这就是我们要的最终成果吗?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学了这些看似与生活极其无关的东西又有何用?
扪心自问,究竟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我并不觉得我要努力学习是为了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我一介布衣学生,可以说未曾见过什么大世面,也没什么十分远大的理想。只觉得,我妈妈值得拥有比现在更好的生活。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辞去了工作,全心全意地在家照顾我和弟弟。朝早起,为我们准备早餐,亲自送我们上下学;暮晚眠,尽心尽力辅导我们写作业,为我们培养良好的习惯。当我们在学校里上课时,她就在家洗衣做饭,包揽家务,成为了一个称职的家庭主妇。
她这一家庭主妇一干就干了整整六年,伴随了我的整个小学生涯。
要知道,国内的家庭主妇可不比国外的家庭主妇容易。在国内,这不能算是一份工作,自然也就没有经济来源。每次学校里要求买练习本或课外书,妈妈总得开口向爸爸要钱。爸爸有时工作不顺,只是没好气地对妈妈吐俩字:“没钱!”
但妈妈从来都十分支持我的学习,在买书这一方面从未委屈过我,她使尽浑身解数,软磨硬泡,都会拿到那笔钱给我买书。
我少时年幼无知,只是知道我有课外书可以看,十分开心。却从未想过其中艰辛,如今长大,方知妈妈的不容易:她为了有钱给我买书,竟还得看父亲的脸色!
也幸好这不是常态。但父亲近几年来,家中经济状况越来越衰弱,他也越来越苛刻。
犹记我初三备考的时候,数学这一门是学得极差的,我无论花多少力气,都还无法改变那试卷上醒目的数字。我很是羡慕班上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心中也是很郁闷,整个人便显得郁郁寡欢。
每晚与妈妈通电话,我与她叙述此事,她每次也只是问我:“怎么办?”我每次都气不打一处来:“我要是知道怎么办,哪还有今天这般局面!”
随着年级的升高,她不能再辅导我学习了,她唯一能做的,只是效仿他人,花钱去给我补习。
我升入初中后,她也就出去谋得了一份工作,也算是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再加上外公外婆过年分给我的红包,我开始去补习了。
爸爸一直认为补习无用,所以,我和妈妈都瞒着他。
不论补习是否有用,但这足以证明,妈妈在学习方面上一直很支持我。她每天辛辛苦苦地忙碌,我知道,在外头上班,可不只看人脸色这么简单。
妈妈也想同其他人一样染头发,做美容,却总是极力遏制自己的欲望。她说,她得存一大笔钱,将来好供我们上大学。
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她总是很支持我的学习。
外公在不久前亡故了,大家都十分悲痛。
毕竟是农村,有许多“花里胡哨”的风俗需要兼顾。妈妈认为这实在是没有必要,“死去元知万事空",许多人不过借着风俗的幌子,四处行骗。妈妈觉得在外公生前,她做到了问心无愧,剩下的这些烦琐的风俗,不要也罢。生前不尽孝,死后办隆重。真不知意义何在。
于是这种思想遭到了她家其他三个兄弟姐妹的不满。
霎时间,妈妈在那个村子里便成为了“过街老鼠”。遭到手足的议论与排挤,成为村里人饭后的笑料。
妈妈失落地回来,说道:“再不踏回故土了。”
到底是求个问心无愧。却被有心人加以利用。
上次同妈妈一起散步时,她同我讲道:只有你们以后读书发展了,我才能在村里扬眉吐气。”
她又没做错任何事,本不该遭此待遇。
她不只需要扬眉吐气,妈妈值得更好的生活。
“学习苦,学习累,学习还要交学费”。
可妈妈值得拥有比现在更好的生活。
为什么要努力学习-记叙文1400字相关内容
读完朱永新先生的《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一书,我感触颇深,获益良多。从他的阐述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阅读和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及意义。《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全书共分五辑,分别是“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把生命读成传奇大书”“孩童是巨人”“我…
何为生命?从大的角度来说一切都有生命,并且遵循一个规律“生命开始,生命持续,生命消亡”。在我看来“生命”理应为人类最最基本的东西,大家都听过一句话“金钱买不来生命”。美好的一天从清晨开始,美好的一季从春天开始,万物复苏许许多多的生命在这一刻…
现代科技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出现手提电话机不过才几十年,现在手机已经不再只是打打电话、发发短信这么简单了。目前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了。现在大家都在使用的手机叫:智能手机。那什么叫“智能手机”呢?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
如今已经是建国60周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经历了无数岁月沧桑,经历了无数雨露风霜,回首看看今天的祖国大地,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的祖国是那么的繁荣富强。这是几十代华夏儿女的艰苦奋斗,我们要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为了祖国的明天,…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
常常看到有人在提起史铁生的时候,喜欢强调他是残疾人,并因此对他顽强坚毅的人格大加赞赏。这样的说法自然是正确的,但这样容易使没有读过史铁生的人们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史铁生人格的全部魅力,都体现在他的顽强坚毅中了,甚至于将他的残疾当作他的著作的全…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巴黎,情节线索的中心地点是巴黎圣母院。主人公加西莫多是流浪的吉卜西(赛)人的弃儿,生来就畸形:独眼、驼背、跛足。吉卜西人偷偷地拿他换走了雷姆地方一个妇女的小女儿阿涅。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收养了加西莫多,在成年后…
很早就开始觊觎此书了,但是碍于想要看的太多,所以久久未能一睹芳容。今天终于看完了。看完的第一感觉就是,塞林格这家伙真够味儿,结局居然来了个悬而未决。好吧,我想说的是,小说的最高境界不就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么?如果这样说的话,塞林格这家伙就真…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
这个寒假,我读了台湾着名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它,是一本适合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目送》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整个寒假,我虽然只读了其中二十六篇,却已…
这本书的主角——冉阿让,童年时没有上过学。成年之后,他成为了一个纯朴,热心的园艺工人,帮着他的穷苦姐姐抚养着7个可怜的孩子,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年冬天,冉阿让找不到活儿干了。家里饥寒交迫,一点面包渣儿都没有,于是冉阿让便在一个面包店里偷走了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对父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