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评人说,能登上神殿的文章都是具有灵魂的,就像钱钟书笔下的讽刺与批判,就像胡塞尼笔下的战争与情感,就像米兰·昆德拉笔下的欲望与挣扎。
在我看来,这就是文章的风骨。文章的风骨,就是树冠下笔直的树干,就是建筑里的钢筋铁骨,就是皮肉下的支撑,就是每一篇文章的灵魂。写作一篇文章,就像是亲手塑造出一个人物,覆盖在上面的皮肉和血液并不为最,可贵的是深处的骨。
拜读了许多名作,终忍不住提笔,那些在心中渐渐成型的人物与情节在我手中变成文字。我就像是手握刻刀的工匠,经历一次次思索与修改,将最初粗糙无华的木材,变为自己最满意的雕塑。那些曾经的茫然与悲伤变成混进海贝里的沙砾,在痛苦和挣扎中形成完美璀璨的珍珠。当我合上笔盖时,我想,时机到了——我需要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无悔于自己的付出。
这时,《语文报》的“全国初中生语文学习全能竞赛”向我发出了召唤。当我的手指抚在参赛题目上时,我明白我要做的,便是紧握住这次机会,竭尽全力以求不悔。提笔行文,思绪如潮,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每一滴血液都在兴奋,那些尘封已久的儿时故事,那些模糊不清的旧时情感,逐渐浮现于纸上,亦感叹于心里。
当那顶理想中的桂冠终于戴在我的头上时,我想,我终于证明了自己!感谢《语文报》,她带给我的,不只是这一次获奖的喜悦,更多的是让我明白,我所坚持不懈的信念和理想,终究成就了有骨的文章。
那便是对一切最好的馈赠。
文骨-八年级记叙文500字相关内容
今天是11月22号,农历十月廿五,小雪节气。气温和昨日并没有什么区别,太阳依旧高悬,但并不暖和。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也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
亲爱的妈妈:您好!请不要惊讶,我为什么突然给您写信,我只是想和您谈谈。妈妈我想告诉您,我已经长大了,可我还没有独立,您用爱给我搭建了那座粉红色的城堡,我一直在爱的迷宫里徘徊,如同无形的枷锁扣住了我想要张开飞翔的翅膀,我知道您做的一切是为了我…
我未来的中学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虽然,我们素未谋面,您甚至还不知道我的姓名。为了让您早些认识我,我就先向您介绍介绍我自己吧!我的名字叫艾斯木吐拉,今年12岁了。性格活泼、开朗,一闲下来,就想听听音乐,因为音乐能使人彻底…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致抗疫者,我们衷心地希望你们平安健康。庚子年春天,杨柳依依,万物依旧,神州大地却染上了一层无声的硝烟,新冠病毒的来袭在人们心中留下来紧张,担忧,和打赢战役的信心。你们,就是信心的来源。你们,披…
亲爱的安老师:您好:时光匆匆,留下的只有一段零零碎碎的回忆。或许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一些零碎的片段。记得那一年,你说:“我没想到我们班有一位同学以前作文写的不怎么好的人,这篇作文写的真的写的很好。”你在课上夸我,我的脸很烫很烫,我不明白当…
过去的我:你好!好久不见,每每向他人问起你的去向,总是一样的答案:“你长大了,她便离开了……”是啊!裤子短了,鞋子小了,脸上陆陆续续出现小豆豆了;胆子大了,脾气小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孩却不见了……可是,长大究竟是什么呢?不知道!如果不撒娇…
尊敬的孔子老先生: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初中生,与您生活的时代相隔数千年,在我们这一时代,没有人不知道您的大名,您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您的道德品行,思想主张,值得我们学习。孔子老先生,我想,您应该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屈指一数,你们已经快到了不惑之年了,这十几年来我始终被你们的爱包围着,今天我拿着手中沉重的笔和你们说说心里话。首先我对你们说声对不起,我考试没考好辜负了你们对我的期望,记得那天,数学、语文和英语试卷时,我仿佛看到了满…
亲爱的朋友逸城:许久没有给你写信了,没有联系不是因为我忘记了你,事实上我一直都对你十分惦念,只是我始终无法摆脱围绕着自己的阴冷沉重气氛,不愿意总是把负能量传递给你。你知道我是一只孤独的雁,我的心始终属于自己的天空,别人的世界似乎总排斥着我,…
亲爱的同学们: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智慧、文化与财富,使现在城市繁荣、科技繁茂、文化繁华。这大江大河十分广大,值得我们去尽情奔涌。愿我们能脚踏实地。我们有幸遇到这样的世界,更要让这个世界因我们的实干而更加美妙,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总比一浪高。辟…
亲爱的舅舅:您好!您寄来的显微镜我已经收到了,我非常喜欢它,谢谢您!您家豆豆长大了吗?会走路了吗?您的新工作顺利吗?好久不见,我非常想念您!现在,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很好。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妈妈还给我报了篮球课,我特别开心。…
敬爱的冰心奶奶:您好!我是21世纪的一名七年级学生,我叫李悠扬,来自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我十分喜爱读您写给20世纪小朋友的信。看完您写的信,我也忍不住想给您写封信,请原谅我的冒昧及无礼。我一开始读的是1958年3月11日您在北京写的那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