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的作文,描写文明的作文

做文明的人_优秀作文2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3 06:16

星期天,晴空万里。小明和朋友在公园踢足球。

小明正玩得开心呢,小明的队友把球传给小明,由于力气用大了,把球踢远了。小明连忙去找。这时,小华大叫一声说:“是哪个熊孩子踢足球,把足球踢到了我背上。”

小明飞快地跑过去,累得满头大汗,连忙说:“对不起。”小华想了想:小明又不是故意的,原谅他吧。于是说:“没关系。”小明说:“要不要我带你去医务室?”小华说:“不用。”之后小华走了。

小明叫小华,小华不知道干什么,扭头看着小明,满脸疑问。

小明说:“你身上有灰尘,我帮你拍一拍。”小华说:“谢谢。”小明说:“不客气。”

我们要做文明人,伤害到别人要及时道歉。

文明_55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1

文明是二月里的春风,融化了心灵的冰封;文明是杯清茶,冲淡了痛苦和回忆;文明是一剂良药,医治了内心的撞伤;文明是东方鱼胆百肘击碎了黑含的第一缕阳光;文明是广阔大地渴望已久的甘甜雨露;文明是流过心田的汩汩的清泉。

有这样个故事,给了我一个震撼,行深很深……

一个盲人,在漆黑的夜里做了一件蠢事。他用一只手拄着拐杖,一手还提着一盏灯,人们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一个人问道:“瞎子,你傻吗?……”他还说下去,盲人却开口:“夜色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谁不会被撞倒?但是我,却从不曾被人撞过。”他停了会儿,开始语重心长地说:“我提着灯,即为为别人照亮,也能更让别人看清自己,又能让人撞不到我了。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年轻的叔叔随地吐痰,我看见了,马上走过去,对叔叔说:“不要在公共场所吐痰,你知道吗?小小的一口痰会带来许多危害,因为痰里有成千上万的细菌,他们会随着空气的传播包疾病带给大家,大家会因为你的一口痰而生病的,这项多不好啊!

在新加坡这个有“花国城市”之称的通用英语的城市,然而在一些关于环境的标语上,大多都是用汉语写着,这是因为太多乱扔垃圾的都是中国人。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我们要做一个可爱的,讲礼仪的威海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看不起我们呦!

最后,我衷心的祝愿我们威海人变成讲文明话,做文明的海滨人。

文明(二)_750字

更新时间:2021-12-21 19:02

世界不大,就在脚下;文明不远,十米方圆。有人类的地方,就“泛滥”着文明,文明的栖息地同样也存在着人群。

“文明”二字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每个人的存在就是他拥有文明的资本,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文明”,当然还有着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等等。

许多东西能与生命相提并论,文明就是个典范;只要你还活着,就存在着文明。文明中的“文”存在着文化,应该文化与文明成正比;“文”还蕴含彬彬有礼,与人交流交往,要懂得承让与尊重;“文”还可以转化为“闻”,关心国家、世界大事,与当今“白热化”的社会肩并肩,背靠背,手拉手,心连心;“文”与“紊”也可相互交替,有了“文”所必要的要求,整个国家乃至世界至庞大的银河系,皆会有条不紊,任何生命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沿着人生的单行道驶向远方。

文明中“明”比“文”更加饱含深意。“明”指的是明朗,一个文明的人,内心世界明朗,无论走到哪里,文明都传播到哪里;“明”还依附着黑白分明,在上帝的慧眼之下,文明二字把人类分为两类,但最终文明感染了更多的幸运儿。“明”也意味着名誉,文明的人会认真负责地履行承诺,在别人的眼里,是守信誉的,积少成多,就会有了名誉。

文明(四)_600字

更新时间:2022-11-14 01:00

文明是种美德,文明是种文化修养。别看文明十分渺小,它在社会或个人交往之间会起到大作用。

千百年来的文明美德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中华名族一直以拥有不曾间断的灿烂文明而自豪。一般来说,文明是指国家发展的状态,即国家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的人,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文明美德处处可见,这些事就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文明忽略。

比如列宁同志,他正在下楼。突然他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碰见了一个女工端了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便准备退回楼下给列宁让路,列宁不仅阻止了她,还说:“你都端了一大盆水走到了半路,而我两手空空,请你先过去吧!”而且这个“请”被他说得特别响亮。这不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吗?

文明虽然无处不在,但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如见到熟人主动打招呼,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等......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之上。所以个人文明才是根本。

文明(三)_55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8:57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许多灿烂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美德,文明是其中之一。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得以促进人际交往更加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架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

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一个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文明是一种与人沟通的工具,文明要做到与人文明交往,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在家是个文明的孩子,在校是个文明的学生,在社会是个文明的好公民。

在学校中,随处可见的塑料袋,饮料瓶等这些破坏环境的垃圾,而丢弃的人就缺少文明,主动与同学打招呼是文明,愿意帮助别人是文明,不说脏话是文明,不打人,不违反纪律是文明。

我相信,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的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人迈出文明的一小步,社会将迈出文明的一大步。文明是一种力量,好像奥运火炬手传递一样,经过没人的手中,都能汇聚、释放所有人的热情。

做文明人就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这样就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美丽。

述礼仪,论文明_1200字

更新时间:2022-04-24 04:31

五千年前,盘古开天辟地混沌初开,盘踞在东方的神龙被惊醒,从睡梦中睁开了他威严的双眼,从此世间诞生了一个古老苍劲自强不息的民族——龙的传人,炎黄子孙。

狂风泱泱,骇浪滂滂,洪水翻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这个众志成城的民族无畏于崎岖陡峭的险滩,无畏于濒临衰败的黑暗,一路踏歌而来,历经无数春夏秋冬,世代传承着的文明圣火也并没有因各种阻挠和打击飘散在历史长河。

放眼走过的岁月,从《论语》到《孟子》,“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从《韩非子》到《晏子春秋》,“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从诸葛亮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到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从管仲的“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到李白的“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上至君臣之礼,下至待人之礼,古人的君子之德离不开一个“礼”字,这样的思想在他们脑中根深蒂固,溢于言表,世代传承,故而使得我中华民族成为绵延千古的文明礼仪之邦。

现如今,有人却认为随着时代,经济,社会等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古老腐朽的繁文缛节成为了我们前进的枷锁,应当废除忽略它们,才会有更与时俱进的崭新生活面貌。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变质”的文明_500字

更新时间:2022-05-18 03:20

今天,我在客运中心与父母送人时,发现了一个“母子上车处”。我心想:“现在客运中心可真贴心啊!”我跟父母打了招呼,并往那儿走去了。

就在我慢慢走近时,这一幅景象让我愤愤不平——这本是一件帮助弱势群体的举措,而在那里的都是些大款,他们一个个站在那儿,满脸的不屑。而旁边的那位农村妇女,她抱着一个小孩。她刚想排到最后,就有一位大款“绅士”的说着:“走开。”孩子哭了,当妈妈的赶紧排开安慰小孩。这位母亲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在旁边苦苦等待……

看到这一幕,我义愤填膺。心想:“生活中有许多人也是这样的:我们每天拿饭盒、菜盒时,总是有许多的‘违规分子’插队,让后面那些本可以拿到的人在那里‘原地踏步’;我们在红绿灯口经常能看见些‘中国式过马路’——红灯亮着,可有一个‘不文明者’带头,后面的行人接二连三地走了过去,让那些绿灯可行的车子在开出几米后被‘人墙’给‘拦’住了,结果变为红灯,可他又不敢因为闯红绿灯而扣6分所以就在那儿‘站’着不动,结果……后果不堪设想啊!”

其实,这些“不‘法’分子”多事为了一时之便,而让更多的人陷入到不便之中或危险之中。如果每个人都做文明人,那就不会再有“变质”的文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