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下姓骆名阳,骆阳的骆,骆阳的阳。你不要以为我在介绍古都,其实我是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至于什么事,请听我慢慢道来。
本来现在我是年近花甲的,可是投胎时堵了一下车,所以我是在2000年出生,又因为我在空间转换时出了点故障,所以我有幸一睹徐稚的风采,来到了这地灵人杰的英雄城—南昌。
我没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爽,也没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飘逸,但我却有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生在做高层”的远大理想。
我这个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耳朵大,久而久之,两只耳朵就会动了。
我爱读书,就像鱼喜欢水。当我读书时,我能抛开一切烦恼。我能和岳飞一起驰骋沙场,和孙悟空一起西天取经,和鲁智深,武松一起劫富济贫,和诸葛亮一起舌战群儒。我爱读书,因为这是在品味人生。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20元,让我去买鸡蛋,我刚出门,便拐进了一家书店,突然有一本书吸引住了我,我越看越爱不释手,结果我竟然花15元把它买了下来。我提着空空的篮子回到家里,妈妈问我鸡蛋在哪,我这时才想起我是去买鸡蛋的。
我也有一些缺点,例如:没有毅力呀,马虎呀,自负呀。这些课让我吃尽了苦头。
特别又一次,让我现在都记忆犹新。
那是初中第一次期末考试,我正在写一张数学试卷,由于题目很简单,所以也没认真对待。但是考完以后,我便后悔了。我跟一个同学对答案,发现得数不一样,那个同学跟我解释了一下,我才醒悟,少算了一部。
结果不出我所料,数学就没考好。
这真是令人苦恼呀!
怎么样?经过我的自述,你是不是对我有所了解了呢?
你也知道那件事是什么了,对不对?
我的自传800字相关内容
“国之重器”是什么?支撑一个国家存在或变强的物或人,就是“国之重器”。前两天在报纸上读到题为《国之重器,人才为要》的评论,不由沉思:看我煌煌中华,可称“国之重器”者谁?想到了小个子巨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震聋发聩的吼声过后,改革开放的大…
“国之重器”是什么?支撑一个国家存在或变强的物或人,就是“国之重器”。前两天在报纸上读到题为《国之重器,人才为要》的评论,不由沉思:看我煌煌中华,可称“国之重器”者谁?想到了小个子巨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震聋发聩的吼声过后,改革开放的大…
小船升起云帆,横济沧海的航程中难免会有风吹浪打;小树初有新芽,茁壮成长中难免会遭受雨雪风霜;小溪向前奔流,一路上不只有泉水叮咚,也有险滩漩涡。青少年的成长亦如此。成长的过程便如登山的旅程,难免会跌跤,会有荆棘的划痕,会有一次次的摔打和磨砺。…
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老王,从职高生到焊接师;小刘,跋山涉水捕捉美景。如果从这三个人中选出当代风采人物,我会选择小刘。在这个利益至上,人人都追名逐利的时代,小刘依然能执著于自己喜爱的事业,跋山涉水,为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当今这个时代,…
你曾极度自信,我引以为荣的华夏文化!你的一袭长衫,历经千载风尘,坚守着“谦谦君子”的信念,履行着“非礼勿动”的公约,终落得“礼仪之邦”的声誉!然而有一天,鲁迅以尖刻的语调讲述了一幕闹剧:电车里,几个儒生谦和有礼,为一个空位揖首相让。开车时,…
裹身于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穿栖在信息交织如网的时代,面对每天如潮涌的语言,我们该相信谁呢?信他,抑或自己?有人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有人说,应当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有人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俯首是春,仰首是秋;月圆是画,月…
首先你要有一包上好的咖啡粉,或者自己买来咖啡豆亲自磨制,只有保证它的质量,你的工作才能不致于建立在枉费时间的基础上。就像我们做人,不论你包装得多花哨,多么迷人,你本人,你骨子里首先得称得上精品;否则,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是枉费。坚持自我的价值。…
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当洛杉矶探员古斯曼打开大学区一所公寓的大门时,这位蓝眼睛的西洋人无法不为眼前凄艳的景象动容:古色古香的家具散发着迷人的光晕,一位身着褐红色旗袍的华裔老妇人躺在客厅中央一块华美的地毯上。桌子上还摆着一沓文稿和一枝未合盖的钢…
苍鹰之所以能翱翔天宇,是因为不需要树林来遮蔽风雨;航船之所以能远达海角,是因为不留恋港湾的风平浪静;胡杨之所以能挺立戈壁,是因为不惧怕荒原的干旱曝晒;而年轻人要勇敢坚强,只能是离开温室的培养!所以,请放开我们的双手,茫茫的大海上,请让我们自…
夜仔细想想,灯便亮了。风想吹灭灯光,却吹来了黎明。——题记夜悄悄地降临了,这是5月12日的夜,不平常的夜。这个夜晚好黑,是一生中最黑最黑的吧。这个夜晚好静,是生命中初次聆听过的吧。这里的人们看不清,坚硬的石柱压住了不能动弹的躯体,沉重的楼板…
看老家乡村风光无限好,品美食中华特色滋味妙。——题记我的老家,有着“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曼妙,有着能激起西施拂水涟漪的“水尤清冽”的小潭,还有这炊烟袅袅后,家里人特有的悠扬的呼唤:“伢子哟!吃饭喽……”吃饭是一件简单却又幸福的事,在昏黄的…
三十六计中不论是“擒贼擒王”的直取要害,还是“釜底抽薪”的巧避锋芒,它们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能够适时抓住主要矛盾,就像材料中老师能够先放大石块,将分量重的东西优先安排。因此,懂得抓住重点问题,是取得成功的重中之重。古人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