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各家的春节,似乎都不同而又都差不多,我来说说我家年味十足的春节吧!
前 奏
我一般小年前就回老家准备过大年。按习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叫祭灶。在那个需要添木柴烧火的大锅旁,供奉着“灶王爷”,“灶王爷”的两边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听姥爷讲,以前的人们为了不让“灶王爷”向玉皇大帝告自己的状,这一天就用芝麻糖粘住他的嘴,以保佑全家人平安。这个芝麻糖现在叫“灶糖”,我家是“灶糖”和“糖瓜”都备上,寓意对来年幸福生活的期盼。
序 曲
过了小年,春节的序曲就开始了:腊月二十四打扫卫生。今年是我正式参与的第一年,我戴好帽罩,擦柜子、橱子,用提前准备的旧报纸擦玻璃,看着锃亮的窗玻璃,累并开心着。姥爷说我的功劳绝对可以提上表扬头条;腊月二十五我和姥爷去排队买了两个豆腐坨,对,没说错,真的是需要排老长的队买回来的豆腐坨,全部冻在冰柜里;腊月二十六姥爷把事先备好的猪舌、猪肚儿、猪心、猪大肠、牛肉、驴肉,分三次整整煮了一天,满家里的香味啊,让我瞬间以为家里是开卤肉店的,哈哈......十足的肉香味,简直太幸福了!
腊月二十七是我们这里的大集。每年的这一天我几乎都要去凑个热闹,今年也不例外。大集上人山人海,几乎挤不动,我和姥爷直奔花市,现在都有马卡龙色系的蝴蝶兰了,买了一盆好几种颜色的蝴蝶兰,简直不要太好看呀!还买了六条红彤彤的小鱼,放在家里仙气飘飘的鱼缸里更显生机勃勃。
腊月二十八,姥爷熏、炸、煮了提前控了一整天腌料的N多鱼,鲳鱼、鲅鱼、黄花鱼、刀鱼,整整做好三大盆,傍晚有四家亲戚来取熏鱼,每年这天也是固有的,听妈妈说,她记事的时候,每年这天就是分享熏鱼的吉日,凭这个就能知道姥爷这拿手的大菜有多受欢迎啦!晚上胖妈还上锅蒸了好几种样子的小馒头,虽然家里有些成品馒头,但自己蒸锅的馒头似乎也是每年不变的一个仪式,嗯,不能缺少的。晚上洗洗澡,就等过年啦!
练 习 曲
今年的腊月二十九是除夕,我早早起了床,和姥爷先挂上吉星高照的大红灯笼,赶场似的贴福字,好吧,今年所有的“福”字,都出自我手,在此稍稍嘚瑟一下,但贴上了才发觉真是写得不咋的,倒是家人都说挺好、不错哦,唯有继续努力练吧,似乎又给自个儿加了油!春联贴完还有过门帘,在正屋挂起了写有很多人名字的“族谱”,每年挂几天的这个老物件,听说还算得上是件宝贝呢!家里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
协 奏 曲
我们这儿,中午是吃一个由白菜、豆腐、粉条、五花肉、黄豆芽、猪肚、猪大肠、猪心等十几样材料炖在一起的主菜,外加五个副菜和米饭,每年不变的午饭内容,及时补充能量是很有必要的,但也得留着肚子等着晚上的精品年夜大餐。
中 国 乐 曲
下午三四点,我们全家总动员,有和面、拌饺子馅儿的,还有准备炒菜的,每年都是12个寓意吉祥如意的大菜。我擀皮不赶趟,就包饺子,可我包的饺子根本不随我的体型,塞不进多少馅儿,胖妈说让我吃自己包的,让我包像我一样胖胖的有点内涵的饺子,哈哈,参与的过程最重要嘛!剥蒜、捣蒜泥,调制蒜泥这项工作我义不容辞,非常有把握,我整整剥了两头蒜,因为还有冷拼和凉菜需要,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天渐渐地黑下来,今天的重头戏缓缓拉开序幕:我们这里是7点前,煮饺子“接年”,炒菜开始。这个时候,小孩子是不用去厨房端饭的,都是大人一样一样蛮有仪式感的把菜配着筷子走一下过场再端上桌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端起酒杯,说着吉祥话,混合着饺子、炒菜的香味,共同欣赏精神大餐——春晚的精彩节目,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欢喜又和谐。
圆 舞 曲
大餐一直进行着,不时有来走年底的长辈们。十点多,干果、水果又被添到饭桌上,肚子仿佛是个超级大布袋,十一点半多,真的是卡点煮饺子迎接新年,出锅的饺子伴着新年的钟声,我以最快的速度给长辈们拜年,饺子也还得再吃上两个的,收到期待已久的大红包,把新年欢乐祥和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我家的春节组曲,在饭桌前浓浓的亲情里,在亲朋美好的祝福里,在国泰民安的祥和里奏响,一年又一年,一年更比一年好!
我家的春节组曲-初三记叙文1400字相关内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这是我学习的方法,也是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所以,在我的学习及思考方式中,就融合了两点,一是思考原因,二是举一反三。当我在学习中接触一个新事物时,我就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这样的?比如:在数学…
“咳!急死我了!急死我了!这次考试会不会很难?时间会不会不够?”我清楚地记得,这是我刚上一年级时的第一单元测试,当时我很紧张。老师把考卷发下来了,我拿起来一看,题目都很简单,心想:“哼!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这么简单呀!”我放松了警惕,…
看过杨绛先生所著《我们仨》,于我而言,杨绛先生的形象是平和而又神秘的。与很多其他作家不一样,对与杨绛先生的神秘是从未有过的。我仔细想来,终于找到了其间的原因:在坎坷和苦难面前,大多作家所表达的是忧愤甚至哭喊的宣泄,而杨绛先生则是娓娓平和的叙…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匆匆流逝——在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中;在老师沙沙的写字声中;在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声中。就这样,我们匆匆进入了初三。到了初三,不得不承认的是,压力大了,休息少了;作业多了,娱乐少了;主课多了,副课少了……诸如此类的变化,让我们…
感谢那场风雨,是它让我明白,强者会逆风奔跑,顶雨而翔!——题记空中支支片片地飘着些云,天边的黄晕来不及躲闪就被黑幕盖上,隐约透着出的灰黄色如我的心一般死寂。眼眶中浸满倔强的泪,看着慢慢垂下的地平线,一步一顿地走。当孤寂的街头只剩下踽踽独行的…
他的父亲是一名花匠,总是用大量的时间去摆弄庭院中的花花草草,他对他那些花的关心甚至都超过了关心他,所以,在他儿时的记忆中,父亲这个词总是伴着一股奇异的芳香,后来,他才知道那是水仙花的香味,只是知道的太晚了。而这种芳香一直伴着他的童年直到母亲…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像万花筒一样,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盼呀盼!终于盼来了今年的秋季运动会。早晨,我早早地起床,把参赛编号贴在身上,然后兴奋地朝学校跑去。来到校门口,发现已经排下长长的两条龙了,同学们个个笑容满面,看来大家比我还激动。伴随…
夕阳在做最后的挣扎,天空无情的把他抛弃,换上了杀手一般的校园操场的树下,似乎还有我们一同嬉戏过得影子,可转眼间望去,落叶残缺在秋风中,舒卷了一地的风轻云淡,像曾经的每一个秋天。校园仿佛是一个录像带,默默的回放着我们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子。而…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到一个好朋友一样,那种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这种感受就和我现在在读的一本书感受是一样的。其实这本书在三年级的时候姑姑已经给我买了,一直没看懂。那就是汤素兰阿姨的《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老师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优秀的书和优…
斗转星移,花开花谢间,十五年光阴匆匆逝去。帘卷西风,黯然回首,不禁忆起初三与室友一起冲刺中考的时光,怎敌多般滋味,嬉笑怒骂谈笑间。望着后黑板上调皮的数字一天天溜走,知道不该再浪费时间了。同寝室中“仅存”的六个人(其他人已走读),在距中考两个…
“好一个明媚的天气呀!”这声赞叹是何人发出?答案是周其小朋友。他要去干什么呢?就让我们跟着周其小朋友的脚步去看看吧。阳光明媚的上午,周其正好闲来无事,决定去九山湖钓鱼。他开始翻箱倒柜地找他珍藏28年的渔具。渔具找到后,周其打开箱子,从里面拿…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自小接触的古诗词让我真正地乐在其中。小时候,当我还在牙牙学语之时,父母就教我背起了《三字经》、《弟子规》,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些简单的诗词对当时的我来说,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