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吹过,那一排排挺直了的身板的绿色植物随风摇摆,那一片片如扇子般的叶片更是随风舞蹈,他们为参差不齐的土地穿上了绿衣,更显生机与活力。
记忆中,老家门前那块田是永久不变的绿,搭建的简陋烟棚里全是晒干了的枯黄的烟叶。小时候,总喜欢跟在爷爷身后去田间地头,去欣赏欣赏我的“玩物”。那一片片烟叶可是我的摧残对象,看着他们那比我脸还大的身形,我忍不住在爷爷不注意的时候摘下几片来遮太阳。阳光下,烟叶片的纹路显得格外清晰,就像河流一样,不仅有主干,还有许多条分支。绿色的烟叶不仅装扮了我家的这块田,更是点缀了那一方人家的田。
后来,爷爷不种田了,离开了老家。家里的那块田就荒下了,野草丛生,显得十分冷清不堪。每次放假回趟老家,方圆几十里见不到户人家,那些天里不是杂草丛生就是一片黄土。田地没了植物的装扮,就显得黯然失色了,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我也失去了些许“玩物”。
再后来,爷爷不忍心荒废了那片田,便有空或农时就回家去看看。在哪块天上种起了大白菜,土豆,辣椒等蔬菜,田地上又充满了生机活力,各类菜系齐全。可是好景不长,有时爷爷好几个月不回去,菜就被虫吃没了,一年到头,收成也不景观。
前年,爷爷奶奶都回了老家。家里那块田不仅种上了蔬菜,而且搭上了葡萄架,一大片一大片的葡萄枝干环绕着。不仅我们家那块田种上了葡萄,那一方许多人家也种起了葡萄。田里种蔬菜,土豆,架上结葡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夏天葡萄成熟的季节,回老家的路上,沿途都是灰白色的水泥柱上密布着葡萄,那绿矮的,又饱满的葡萄诱人品尝。还有些人家,为了更好长出好吃的葡萄,会给它们套上个纸口袋作为保护衣。今年回去摘葡萄,看到路边的一串,随手摘下来尝,都是甜的。我家的那块田更是不用说了,各类植物都有,不仅种了葡萄,而且还有西瓜呢!五花八门,五彩斑斓极了,我好像又看到了新世界——吃货的世界。葡萄吃起来甜而不腻,闻起来香而舒服,看起来美而诱人。
爷爷摘了葡萄就把他们用特定的箱子包装好,一部分留给我们自己,另一部分就卖出去了。如今,许多村子里都大规模种植了葡萄,然后把他们卖了出去,更是在许多地方,大规模的种植葡萄,政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政策上的帮助,做起了“关口葡萄”这一品牌,成为乡村的一张靓丽名牌。生活于新时代的青年人被土地所吸引,充满生机活力的青年们带着新技术来了。村子里的葡萄种植更加规模化,形成了葡萄果园。园子里开了很多沟槽,从内蒙运来的牛粪埋在沟里,增添葡萄的养分。年轻人们用微信来对农民种植的葡萄进行售买,并且每个葡萄包装盒上都印上了相关种植户的信息,使食用安全更有保障。叔叔看到了发展前景,我家那块田由叔叔来管理,把爷爷种植的葡萄卖向了许多地方。
爷爷那辈人人是扎根于田地的,时代变了,务农的人少了,村子里冷清了,许多老人也都下了城,曾今繁忙的农田变成了荒地。爷爷他们那辈人对田地是有依恋的,新时代来临,国家政府的政策好,鼓励发展建设新农村,他们又回到了土地上,养育它们的土地上。心系土地,身向土地,一代代人对于土地的向往,不仅让我家那块田更加有用,且让更多的农田更加美好!田地终是不变,种田的人却换了一代又一代,亘古不变的终是那颗深扎于土地的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代在变迁,大美恩施也在飞速发展,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一套套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让大山里的美景正走向世界。田间地头,曾经那一派繁荣景象又重新浮现;果蔬茶林,产业化的管理,多元发展;大山里的溶洞,相继开发,旅游业发展,展现恩施独特之美。
恩施十年,只有你想不到的地方。恩施的建设者们在这十年中致力于恩施建设,赢到了胜利,向恩施人民交上了堪称完美的答卷。这十年,我们看到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十美乡村,看到了“碧湖湖上采芙蓉,人影随波动”的清江,看到了恩施茶文化走向全国,看到了土家文化深入人心,看到了高楼林立,看到了恩施人民生活日渐美好……
风乍起,落叶铺满地,“霜叶红于二月花”拾起一片美丽的树叶,装入游子的行囊,送你素履一双,踏上探寻恩施十年之路,看遍一代代恩施人对土地的热爱。愿我家那田欣欣向荣,大美恩施向着繁荣富强的海洋“乘长风,破万里浪”。
我家那块田-记叙文1600字相关内容
荷包蛋,大家一定吃过吧?可你们煎过荷包蛋吗?也许大部分同学会摇摇头,“没煎过”。星期天。我在家里没事做,闷得慌,妈妈正在加班,忙着呢!我们都饿了。妈妈叫我去买菜,说罢,慌忙地把钱往我手里一放,又抓起电话,拨了起来。我拿着钱,连蹦带跳地跑去菜…
春节鼓山远眺,满怀喜悦之心回去。在鼓山脚下福马路矗立着一尊古铜色的雕像。忙问母亲:“这是何人?”母亲意味深长地说:“这是着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严复先生。”啊!严复先生,我知道,他是马尾船政学堂毕业的第一届优秀学生。我不由得仔细端…
望着教室前跳动的数字,我茫然,压抑,无助……“考不好就补习”“一定要考好”……脑海里都是父母老师的话,终于我再也忍不住,奔出教室,逃出那个束缚着我的牢笼。我以为只要逃出那个牢笼就会自由,可是我错了。走在大街上,脑海里还是高考,还是父母老师的…
三年级时,万宝小学建成了,我被迫转了过去。初到那里,人生地不熟,看到别人拉帮结伙的,而我却像一只孤雁,后悔来到这。一天,我正在那埋头苦读,有人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打趣道:“别看了‘小博士’,走,跟我一起踢足球。”我看了看这个家伙,他的头发…
古青色的石板上爬满朵朵青苔,幽幽地散发出些许凉意。偶有一抹阳光射入,迸碎了一地的苍凉。零碎的阶石里,有我走过的足迹;层层落叶里,写满了我的成长。“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当当我埋头奋笔疾书之时,一句歌谣飘入耳边。仅仅一句,就勾起了我…
亲情如洪水,泛滥在你我的心怀;亲情如春风,柔情的抚着你我的面颊;亲情如牡丹,妖娆的漂浮在你我的眼前,若隐若现,看得到却摸不到;亲情如巧克力,甜而不腻,让我一次次从颓废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亲情又如……——题记古代,有多少文人墨客赞颂了母爱的伟大…
现在突然觉得,活着也是一种幸福!刚刚月考结束,心情烂透了,我又一次没考好。记得进考场前,班主任对我说“丫头,加油,身为班干部,整天在中游飘荡不行,这回要好好考!”“恩”我的眉头有皱了。一天4门的量很大,但大家都一样,心里便觉得没什么了。考语…
寒假就像一条小船,装满了笑声,也装满了快乐。每当回想起来,我就觉得有一丝温暖,一丝甜蜜。虽然寒假这艘小船将暂时驶离我们,但有一件事我至今历历在目,一想到心里就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是大年夜的下午,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爸爸妈妈带着我去田野里挖荠…
我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例如:第一次炒菜、第一次上网、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睡觉、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那么,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经历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回头望望,那一串串脚印,都是我们珍贵的成长足迹。这些不同的“第一次…
小时候的一天,阳光明媚,日暮叆叇,是一个不错的日子。虽然这两个词语不太合,而且是反义词,但是,我的心情却是一会儿阴天,一会晴天,犹如快速变天一般。就像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星期五下午,老师把网上作业和周末作业一起布置了,其中有一篇是要写《…
冬至,晚八点,清冷的夜。小雨走上街头,夜不深,寒意却浓郁,温暖小屋里带出来的暖意一瞬间被迎面的风吹散。她向着广场走去,路上的人们行色匆匆,他们一定是要赶着回家吃饺子去的,因为小雨知道,今天是冬至节,他曾经给她讲过,北方的冬至节一定要吃饺子,…
记忆中有许多的第一次,可是已经模糊,独留一道明媚的阳光,记中第一次熬夜,那晚灯微暗,却一直小心翼翼地藏在心中,像一朵浪花随时都会散开来。。。。。。记忆中第一次熬夜是为了补作业。我写着桌上的试卷,独自奋斗在寂静又祥和的夜晚,我希望能够在开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