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吹过,那一排排挺直了的身板的绿色植物随风摇摆,那一片片如扇子般的叶片更是随风舞蹈,他们为参差不齐的土地穿上了绿衣,更显生机与活力。
记忆中,老家门前那块田是永久不变的绿,搭建的简陋烟棚里全是晒干了的枯黄的烟叶。小时候,总喜欢跟在爷爷身后去田间地头,去欣赏欣赏我的“玩物”。那一片片烟叶可是我的摧残对象,看着他们那比我脸还大的身形,我忍不住在爷爷不注意的时候摘下几片来遮太阳。阳光下,烟叶片的纹路显得格外清晰,就像河流一样,不仅有主干,还有许多条分支。绿色的烟叶不仅装扮了我家的这块田,更是点缀了那一方人家的田。
后来,爷爷不种田了,离开了老家。家里的那块田就荒下了,野草丛生,显得十分冷清不堪。每次放假回趟老家,方圆几十里见不到户人家,那些天里不是杂草丛生就是一片黄土。田地没了植物的装扮,就显得黯然失色了,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我也失去了些许“玩物”。
再后来,爷爷不忍心荒废了那片田,便有空或农时就回家去看看。在哪块天上种起了大白菜,土豆,辣椒等蔬菜,田地上又充满了生机活力,各类菜系齐全。可是好景不长,有时爷爷好几个月不回去,菜就被虫吃没了,一年到头,收成也不景观。
前年,爷爷奶奶都回了老家。家里那块田不仅种上了蔬菜,而且搭上了葡萄架,一大片一大片的葡萄枝干环绕着。不仅我们家那块田种上了葡萄,那一方许多人家也种起了葡萄。田里种蔬菜,土豆,架上结葡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夏天葡萄成熟的季节,回老家的路上,沿途都是灰白色的水泥柱上密布着葡萄,那绿矮的,又饱满的葡萄诱人品尝。还有些人家,为了更好长出好吃的葡萄,会给它们套上个纸口袋作为保护衣。今年回去摘葡萄,看到路边的一串,随手摘下来尝,都是甜的。我家的那块田更是不用说了,各类植物都有,不仅种了葡萄,而且还有西瓜呢!五花八门,五彩斑斓极了,我好像又看到了新世界——吃货的世界。葡萄吃起来甜而不腻,闻起来香而舒服,看起来美而诱人。
爷爷摘了葡萄就把他们用特定的箱子包装好,一部分留给我们自己,另一部分就卖出去了。如今,许多村子里都大规模种植了葡萄,然后把他们卖了出去,更是在许多地方,大规模的种植葡萄,政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政策上的帮助,做起了“关口葡萄”这一品牌,成为乡村的一张靓丽名牌。生活于新时代的青年人被土地所吸引,充满生机活力的青年们带着新技术来了。村子里的葡萄种植更加规模化,形成了葡萄果园。园子里开了很多沟槽,从内蒙运来的牛粪埋在沟里,增添葡萄的养分。年轻人们用微信来对农民种植的葡萄进行售买,并且每个葡萄包装盒上都印上了相关种植户的信息,使食用安全更有保障。叔叔看到了发展前景,我家那块田由叔叔来管理,把爷爷种植的葡萄卖向了许多地方。
爷爷那辈人人是扎根于田地的,时代变了,务农的人少了,村子里冷清了,许多老人也都下了城,曾今繁忙的农田变成了荒地。爷爷他们那辈人对田地是有依恋的,新时代来临,国家政府的政策好,鼓励发展建设新农村,他们又回到了土地上,养育它们的土地上。心系土地,身向土地,一代代人对于土地的向往,不仅让我家那块田更加有用,且让更多的农田更加美好!田地终是不变,种田的人却换了一代又一代,亘古不变的终是那颗深扎于土地的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代在变迁,大美恩施也在飞速发展,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一套套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让大山里的美景正走向世界。田间地头,曾经那一派繁荣景象又重新浮现;果蔬茶林,产业化的管理,多元发展;大山里的溶洞,相继开发,旅游业发展,展现恩施独特之美。
恩施十年,只有你想不到的地方。恩施的建设者们在这十年中致力于恩施建设,赢到了胜利,向恩施人民交上了堪称完美的答卷。这十年,我们看到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十美乡村,看到了“碧湖湖上采芙蓉,人影随波动”的清江,看到了恩施茶文化走向全国,看到了土家文化深入人心,看到了高楼林立,看到了恩施人民生活日渐美好……
风乍起,落叶铺满地,“霜叶红于二月花”拾起一片美丽的树叶,装入游子的行囊,送你素履一双,踏上探寻恩施十年之路,看遍一代代恩施人对土地的热爱。愿我家那田欣欣向荣,大美恩施向着繁荣富强的海洋“乘长风,破万里浪”。
我家那块田-记叙文1600字相关内容
抒情,就是作者在写作叙事的过程中,用饱含真情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中有了充沛的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写人叙事中适当穿插抒情,可以表达感情,营造氛围,烘托人物,突出文章的主题。总而言之,抒情是为表达中心而服务…
一篇文章,就好比是一架机器,每一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不仅要相互照应,而且大零件还需要那些小零件连接而成,才能建造成一台完整的机器。同样,文章也需要各个段落相互照应,自然链接,即过渡与照应,这样才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首尾式照应首尾式照应,就是在文章开头出现的事物或语句,在文章结尾又再次出现,从而构成首尾呼应的关系,使全文形成一个首尾圆合、严密无懈的整体。首尾式照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它可以强调某种思想感情,强化主题意义,加深读者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作文来说,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读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所以写作文时一定要写好第一段,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让老师不由自主地随着你的思路走。有人用“凤头猪肚豹尾”一句来形容一篇好文章,那如何才能绘好这个“…
记事作文以叙事为主,表现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的某种意义,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写谁(作文对象):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写什么(作文目的):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怎样写: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说明作文的目的。写法:…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体,一般不宜发表议论。但有时在关键地方发几句议论,用以点明观点,可起到以理动人的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因事、缘人而发,是在叙事写人过程中,作者受到某种触动,议论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思维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因此…
二.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是用来做什么的?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故事精彩,记叙文…
一、记叙文渲染环境氛围人物的活动离不开环境,环境和人物密不可分。在记叙文写作中恰如其分地描写环境、渲染氛围,不仅能充实文章内容,还能烘托人物心境、塑造人物性格,突显文章的主旨。1。营造氛围好的记叙文往往流溢着某种气氛,能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
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汇总首尾式照应首尾式照应,就是在文章开头出现的事物或语句,在文章结尾又再次出现,从而构成首尾呼应的关系,使全文形成一个首尾圆合、严密无懈的整体。首尾式照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它可以强调某种思想感情,强…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写一件事论一个点不少学生在写“一事一议”的文章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头绪繁多,结构混乱。针对这种现象,特作如下说明:“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
青春是邀约与创造,青春有穿透一切的热忱。一颗陷溺的心跃出,去寻找那些已经失去的东西,去感受另一种样貌,回到难忘的岁月中去,找回对世界最初的热爱。的秋天,你伴随雨声的来临而坠地,你呱呱坠地的哭声犹如一道闪电刺激了他们的心灵,他们七手八脚的招呼…
静静的却不孤单,相依也是一种温暖。我们的空空的心,总是会被彼此填满。简简单单的快乐,充满了温暖的时光。从初一第一学期排座位就如蜘蛛盘丝一般开始的。老师的指挥令把两个不太熟悉的人拉在了一起,开始了我们的铁杆生涯。我们并不相熟,坐在一起没讲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