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诗歌作文150字
沉闷的天空
笼罩着大地
就好比一个蛹
把我们死死裹住
但又好像会在某个时刻爆炸开来
不知什么时候
一滴晶亮的东西
划过铅一样的天空
把天空洗净了些
是雨吗
是雨吧
雨大了,更大了
无数的雨滴飘落
不停地吻着大地,说:
“我是你天空的孩子呵
我的母亲
现在我来看您了。”
雨小了,又小了
被洗净的天更明亮了
虽然没有彩虹
但我们有高的树,绿的草,红的花
还有那调皮的不想回家的
——毛毛雨
沉闷的天空
笼罩着大地
就好比一个蛹
把我们死死裹住
但又好像会在某个时刻爆炸开来
不知什么时候
一滴晶亮的东西
划过铅一样的天空
把天空洗净了些
是雨吗
是雨吧
雨大了,更大了
无数的雨滴飘落
不停地吻着大地,说:
“我是你天空的孩子呵
我的母亲
现在我来看您了。”
雨小了,又小了
被洗净的天更明亮了
虽然没有彩虹
但我们有高的树,绿的草,红的花
还有那调皮的不想回家的
——毛毛雨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被磅礴雨声所取代时,我醒了!心中暗骂这场讨厌的大雨,并向窗口走了过去。
可是当我呆呆地站在窗口时,心中早已没有了刚才的讨厌。雨依旧是那么磅礴的下着,倾盆大雨仿佛要灌满整个世界,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在大街上,上百上千把雨伞好像得到了指令一样统一撑开,五颜六色的雨伞,为世界增加了许多色彩。公园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每家每户的屋檐上都挂了一副“珠帘”,大有“烟雨暗千家”的诗情画意。而这一切都来自于这一场霏霏的雨。
“叮咚”、“叽喳叽喳”、“哗啦啦”、还有雷公的“轰隆隆”,溪流声、小鸟声、雨声和雷声。当这几种声音结合到一起……这是春天、秋天和冬天无论怎样都无法拥有的。这时雷公发怒了仿佛得到了雷公的命令,鸟儿叫得更起劲了,溪流也流得更欢快了,雨也下得更大了,这时传来了人们急促的脚步声,仿佛添成了一部夏季交响曲,我闭上眼睛,在这首夏季交响曲中“陶醉”了,“沉淀”了。
到雨声渐渐消逝,阳光把我拉了回来,世界又恢复了:太阳公公又无情地照着大地,大街上的行人依旧是那么熙熙攘攘,知了又叫了起来……
但是那一首夏季交响曲却令我无法忘怀,依旧在我耳边回荡着……
在疫情期间,我们全家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出去玩过了,这段时间我们这边疫情稍微好点了。今天外面风和日丽,空气非常好。中午吃完饭后,妈妈问我想不想去清和公园玩。我一直想去清和公园玩,可惜都没有机会去。妈妈让我去楼上换衣服,我却因为衣服而差点儿去不了清和公园!不过最终还是去玩儿了。
等来到清和公园的时候,我和爸爸拿了两个风筝,可是没有风筝线。于是我和妈妈去买了两个大人用的风筝线和三瓶饮料,因为妈妈说了,我已经长大了,可以用大人用的风筝线了。之后,爸爸把风筝线牢牢地绑在了风筝上,一个给我,一个给他。刚放起来不一会儿,就和别人的风筝打结了,怎么解也解不开,还好有一位老爷爷来帮忙。老爷爷把绳子咬断了之后就走了,妈妈把绳子重新系了起来。然后我和爸爸开始一起放风筝,爸爸一下子把绳儿全放光了,结果就是爸爸把风筝放飞到树上去了。而我就不像爸爸那样子,我总是一点儿一点儿地放,绳子放到三分之二就不放了。这时,我们看到爸爸放飞到树上的那个风筝动了一下,爸爸赶紧跑过去,可惜风筝又不动了。爸爸过了一会儿才拿到了风筝,又放了一会儿风筝后,我们上了车,去清和公园的西边看郁金香去了。
我在夏天出生,性格又很急,和夏天比较像。所以,我一直对夏天情有独钟,我最喜欢夏天。
凉爽的江水
春天马上就要到了。春天到了,夏天还会远吗?一想到夏天就要到了,我就特别开心。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里,我可以叫上我的好几个朋友,一起到江边玩耍。脱下凉鞋,把裙子往上提些,我们就一起跑到江里嬉戏。江水虽然泥沙多,但大多数都沉在水底。我们在水里跑过,水底的泥沙就翻腾起来了。我们还玩起了打水仗。高温下,洒在身上的江水让人感觉格外凉爽。
美丽的荷花
夏天到了,蝉鸣阵阵。这时,满池的荷花都竞相开放了。那些白的、粉的、红的荷花,在碧绿的荷叶中若隐若现。荷叶衬托着荷花,荷花照应着荷叶,好一幅美丽的《荷花绿叶图》啊!
荷花谢了,还会结出莲子。莲子可好吃了。把绿色的皮剥开,里面是一颗颗洁白的莲子,把莲子扔进嘴里,轻轻一嚼,一股清香就在口中散开……那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诱人的西瓜
夏天最好吃的水果,当然就是西瓜了。太阳在天上火辣辣地晒着的时候,去买一个大西瓜回来。冻上几个小时,再拿出来放一放,一切开,红红的汁水流了下来。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鼻而来,用勺子挖一点红红的夹带着子儿的果肉放进口里,甜甜的冰凉的味道瞬间在舌头上散开,既好吃又解暑,剩下的汁水能冰冻着当成冰棍吃。
冬爷爷卷着白被子慢慢走去,春姑娘踏春风而来。又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季。在这个季节里,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如春雨、春花、春雷……而我认为,最美的是春雨。
初春那段时间,不断地下着春雨。白天,下着春雨的时候,雨落在积水上,溅起了小水花,远远看过去,一条路上跳起了无数的水花,又落下,又跳起,又落下……下着毛毛细雨时,走在路上,低头往下看,一根根似花针般的雨点滴在水中,点出层层涟漪,如小盘,渐渐向外扩大,消失了。雨洗掉了植物上的灰尘,为世界增添了一丝绿色。抬头向上看,那雨是透明的,只摸得到,看不见。真如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对春雨的描写般!
傍晚,晚霞染红了天空,要不是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我都不知道下着雨呢!雨滴在水上溅起的水花在昏黄灯光的照射下,真像烟花!这让我不觉想起了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白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听着耳边的“哗哗”声和雨落在伞上敲起的“滴滴答答”声的交响曲,这是由雨水们弹奏的春之乐曲。看到花朵被打落在地上,真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啊!
春雨,哺育着大地万物,是那么的美!
我平时想到爷爷的菜园,回忆中就浸透了欢乐与笑声。一年级时,在一场春雨的送别中,我和父母来到了广东,这一别便是四年!然而,每每提及那里,我的脸上就笑开了花。
爷爷的菜园面积不是很大,但是菜的种类很丰富。左边那块是碧绿的蔬菜地,有小猫、小狗、母鸡、蝴蝶、蚂蚱……经常来光顾,在旁边的鸡圈还有几颗鸡蛋呢!右边是一排排各种各样的果树,上面挂满一颗颗金灿灿的果子,果香四溢,甚是诱人,成为了菜园里一道靓丽的风线。在篱笆栅栏外是一片绿油油的竹林,竹林中间有一条小道,是通往池塘的,爷爷施肥、洒水非常的方便。
春天的时候,爷爷会在菜地里松松土,再把种子撒到土里,几场春雨过后,一株株碧绿地蔬菜成群的从土里探头而出。院子里的果树开始发芽,嫩嫩的芽儿在叶子妈妈的呵护下疯狂的成长。
夏天来了,院子里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激动的捧起来一闻,好香啊!让我久久的不能忘怀!花开过之后,小果子都长出来了,伴着凉凉的微风,小果子们逐渐的长大,像是一个个的灯笼挂满枝头,真让人欢喜。池塘里经常会有几只鸭子游戏水中,时不时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真是一副自然、和谐的池塘风景画。
伴着薄雾般的月色,我真想走出房间。真想看看外面的月色啊!外面的月色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两个悄悄在我心底萌生的念头,我走到小院里,来观赏乡村的夏夜和月色。
在城市的大街上看月亮显得月亮比较小,但在乡村却不同,这里的土地肥沃,昆虫等小动物都喜欢在这里安家。月亮也不例外,她也喜欢在这里居住下来。所以,乡村的月亮比在城市大。
以前听大人们经常说赏月,我却觉得月亮没什么好赏的,我倒发现那些顽皮的星星很美,她们围在月亮旁边唱歌、跳舞,还向我眨眼睛哩。
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乡下的路非常难走,我借着微弱的月光静静地观察着四周。小路上只有两三个人在行走,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阵清风吹来,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好久没有闻到过带着野花香气的清新空气了。走进田野,我第一声听到的就是蛙鸣,接下来便是可恶的蚊子发出嗡嗡声,伴着夏夜里的著名演奏家歌唱声。忽然,有一丝凉凉的东西落在了我的脸上。“咦,下雨了”,老天爷翻脸真是比翻书还快,一点声响都没有。雷公电母去哪了?我不想离开,就这样站着,柳树垂下她一头美丽的头发,风婆婆为她梳头,溪水妹妹哗哗地伴奏着,雨点落入水中的声音也显得格外地清脆了。
刚被夏雨淋过的我不禁瑟瑟发抖,必竟我穿着短裤和短袖衬衫,而且现在已经大半夜了,抬头望望天,舍不得打破这夏夜。
春游时美妙的日子,是孩子们的快乐日。是我们的期望。今年,我们奔向了兰亭,感受春天的美好。
走进兰亭。脑子里只剩下了一字:美。我被兰亭深深吸引住了,身边“导游”的我带领着全班浏览风景。不只是直觉,还是巧遇,我把大家引领了一条美丽的小溪旁,大家都兴奋地叫了起来。我心里也一震,我从没见过到过这样美丽的小溪。河床上铺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卵石,近处还有一座堤坝,阳光在河面上闪闪发光,美极了。
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按压不住自己的童心。带到陈老师一声令下,我们立马脱下球鞋、袜子,放下书包,向平膝的水中走过去。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最纯真的笑,满溪的嘻嘻哈哈,孩子们在这溪中返璞归真了。
踩着乱石的我,通并快乐着,我勉勉强强地登上了堤坝。顺着一脚宽的石板走,别看它好走。其实比乱石堆还危险。上面流水冲激着你,板上铺满青苔,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完了全程,却不料发生了一个好玩的小插曲:在溪水中游玩的陶嘉杭。突然脚下一滑,一个趔趄,身子向前一倾,虽然手扶了堤坝,但还是在水中摔了个“狗吃屎”,结果他的裤子已经全湿了,他只能踉踉跄跄,连走带爬地上了岸,大家见他这样都笑了起来,他自己也像猪八戒见了高老庄小姐一样,羞涩了起来。
溪水中的嬉戏,真开心!
兰亭自古便是寻幽揽胜之地,那的风光无可比拟,一代书法家王羲之先生就在兰亭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兰亭才由此得名为——书法圣地。很有幸,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地就是兰亭。
到了兰亭,迎面扑来的是竹子的清香,我不由得深深吸了口气。院内修竹成行,石子铺成的幽深的小径旁,有一条小溪淙淙地流着,溪水清澈见底。鹅池是兰亭的第一个景点。池水清碧,白鹅戏水,诉说着王羲之爱鹅、养鸡鹅、书鹅的传说。看!在盈盈的水面上,几只悠然自得的大白鹅游于其中,不时发出“鹅,鹅,鹅,”的叫声。池旁有座精巧的三角亭,亭内竖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鹅池”两个大字。一个刚劲有力,一个遒健妩媚,完全两种风格。为什么呢?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它的有趣故事。从前,王羲之要写“鹅池”两个字,当时他只写了一个“鹅“字时,皇上的圣旨到了,王羲之只有停下来,走了。这时,他8岁的儿子王献之就学着爸爸写了个“池”字,所以才会使两字风格完全不一,却同在一碑上。在那池还铺着几个垫子,大家盘盘腿坐在上面,有的像打坐的唐僧,有的像懵懵懂懂的小孩,还有的像正在练字的王羲之……大家都笑成一片,闹成一片,都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返璞归真了。
“喂,何子浩走了,要去下一个目的地了!”同学高声喊着,我忽然从沉思中醒来,没办法,鹅池,再见了!
不知不觉中,秋姑娘已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看,枫叶已红透了脸,有些树叶也都变成了“蝴蝶”飘落了,那些小草还没怎么变黄,就像哪个淘气的孩子偷玩大师的颜料时,将黄绿相映,倒也不乏几分趣味。
秋一改夏天的匆忙与活泼,卸下了夏天的华丽与燥热,披上了一件淡雅金色的外衣,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全身散发着特殊而诱人的味道。“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我却闻不到秋的孤寂与悲凉,倒是碰到了一颗宁静纯洁的心。闻着桂花的清香,悠闲地躺在椅子上沐浴着阳光,这才是莫大的享受。桂花的清香阵阵,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有意想不到的境界,这便是秋的气息——清香而又舒适。这也是秋来到人间的最好证明。我爱桂花树,喜欢聆听桂花树的声音,它的花是那样朴素,它的叶是那样普通,却能发出那样浓烈持久的沁香,演奏出那样美妙动听的音乐。它把力量都积蓄在小小的花房里,而不追求单纯美丽的外表。现在到处都是丹桂飘香,偶尔我会忍不住摘下几朵,晒干泡茶喝。咦,不对,那又是一股别有一番的芬芳清香。原来在桂花树旁的几丛菊花也展露出了身姿——即使那只是花骨朵。但也足以看到它的美,闻到它的香。在织女挂的一大块绸纱(天空)下,能到处闻到秋的气息,让我们放开喉咙大喊:“我爱秋天!”
秋,我敢放胆描画你,但我的拙笔又怎写得出你万分之一的美妙呢?不说了,该静静地与秋相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