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扫除每回开学都会进行,但这次开学我们班的大扫除却有些与众不同。大扫除开始前,老师给了我们八字方针——一尘不染、悄然无声。于是,大家都在心里种下了一个“静”字。老师把每个人的任务布置得井井有条,每一颗小螺丝钉都有自己的岗位。没人打闹,也没人像以往一样抱怨水冷。教室里静得出奇,每个人都埋首做着自己的工作,偶尔的交流,也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打扫书柜的同学尤为细致。仔细的擦拭之后,书被同学们分门别类整齐端正地摆放在书架上,便签座也被排列成一排,上面的图书推荐已经被收拾好。整个书架都焕然一新。杂物如何处理、分工如何安排,都在静静的思考、静静的行动中解决。
很多同学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后,还主动地帮助别的同学。为了做到一尘不染,黑板槽被反反复复擦了很多次,沉积已久的灰尘被彻底清理了出来。而玻璃窗的槽隙,也光洁得发亮。也许,连家长、清洁工阿姨,都无法做到如此。
半个小时的大扫除,所有的同学都这样,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不发出一点声音,但却仿佛有一种节奏感,使这次大扫除极其高效。
一次悄然无声的大扫除,连路过的老师也不由地发出啧啧称赞。而同学们也收获多多:静,造就美丽,静,造就团结,静,造就智慧。
无声的大扫除-高二记叙文500字相关内容
记叙文的“要素”是写记叙文时必备的条件,其中记叙文六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1、记叙文六要素具体含义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主要以叙述和描写为表达方式的文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
1.要重视立意,注意多点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它体现了一个作者对写作对象(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认识的高度。一个考生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在他的文章中表…
一、积累并巧用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炊”,没有米,饭是难以做出来或根本做不出来的,掌握丰富的素材,是写好记叙文的基础。学生如能做到仔细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再加上广泛阅读各种书报,积累各种素材,写作时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了。但高中生阅…
例文:母爱母亲已近50。“唉,妈妈老了。”母亲对着镜子挑出了几丝白发。“嗯,母爱可不会老啊!”我回答。母亲的手停住了,眼睛注视着我,猛然间我发现母亲的眼睛湿润了。是啊,这记忆中的母爱又何曾老过呢?30岁——朦胧的母爱。我来到这个世界,母亲3…
写记叙文小窍门_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特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小故事”,故事中有一两个比较鲜活的人物形象,集中笔墨推出一两个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画面。窍门1、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一定要注重细节刻画,特别是细微的动作刻画。《米粒?谷粒?血汗》无助的他用…
高中生记叙文写作指导:如何使记叙文生动感人(1)积累动情点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要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如果题材寡情,连作者都感动不了,又怎能打动读者的心…
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要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如果题材寡情,连作者都感动不了,又怎能打动读者的心呢?那么,学生生活中有没有生动感人的素材呢?回答是肯定的。…
要使文章动人,还得交代令人动情的特殊原因。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别人没动情你会动情?又为什么相似的事情,昨天没动情而今天会动情?交代了动情的原因,也等于营造了动情的氛围。例如《蛛网》:清晨,薄暮的晨雾像一层轻纱裹着树林,新鲜的空气中夹杂着树脂的…
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之凸现之。一般来说,在写人的文章中…
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进行外貌描写有几大技巧:1、简笔勾勒特征;2、运用修辞手法;3、寄托作者爱憎;4、一人几幅肖像;肖像描…
写记叙文必然要再现客观世界,离开了客观世界的人、事、物、景,我们就无法进行创作。但因为这种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我们用笔再现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保证这种再现是为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服务。由此可见,描绘任何客观内容,都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