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左传》
从“黄帝垂裳而天下治”始至明代,汉服一直在人类衣饰发展史上散发着最璀璨的光芒。直到明末清初,满清铁骑入侵中原。满清统治着为了打击汉人的文化自豪心,摧毁汉人的气节与骨气,颁布了“剃发易服”令。从此,汉人的记忆里有了对民族服装的缺失感。
一些历史,好多人都忘了。你们只记得“汉服因不方便,而被历史淘汰。”“改朝换代,再平常不过,汉族传统服饰是旗袍和唐装。”却不知道,汉服有广袖礼服也有轻便的裋褐,更有窄袖襦裙;不知道就在那十里春风琼花舞的扬州,曾经有数万人不愿脱去那些汉服,剪下高束的发髻,而丢了性命;更不知道我们为何被称为“华夏民族!”
汉服是汉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饰,表现出天人合一,汉服中左侧衣襟与右侧衣襟交叉于胸前,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两条直线的交叉代表着传统文化中的对称性,表现出独特的中性魅力,极我中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地即人道,即方与正!
身为华夏子孙,汉服同袍,我袭一身华服,走车水马龙的长街,收获的不是夸赞,而是辱骂“披头散发,穿着一韩服,走在中国,成何体统?”我不知为何,我们汉族传统服装,在汉族人口中,却成了韩服,和服?我华夏流传千年的服装文化,被世人一点一滴地忘去,祖先们留下的文化,似水,流向四方,却流不到汉人的心中……
热爱汉服的我,接触到汉服后才明白,我爱的不仅仅是汉服,而是它蕴含的华夏文化,华夏文化被世俗隐去,身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弘扬,而不是随着世俗,将它隐去……
汉服象征着华夏礼仪文明,它弘扬着我华夏的文化与精神,向汉服文化致敬!
向汉服文化致敬-记叙文500字相关内容
暑假里,妈妈送了我一本好书,书名为《小英雄雨来》。一拿到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兴致勃勃地读起来。我一口气就把这本书读完了,读了一遍后觉得不过瘾,又连读了好几遍。我的脑海里不时地浮现出一位手拿红缨枪,目光坚定,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少年模样…
生活,每个人一生下在就有的一份礼物。它能使我们在其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它能使我们在生活中意识到什么。生活,它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要想它给我们的东西,真的是不胜枚举啊!在人生的第一步,使我们懂得了活下来的乐趣,每个人的志向,便是生活…
宋朝的朱熹曾说过:“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以明。”我和书是形影不离的朋友。我和书之间还发生过一次有趣的故事呢!以前的我是不喜欢读书的。我觉得读书是件枯燥乏味的事,只会浪费我的时间。可妈妈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在我的书桌旁有一个四层的…
风,静悄悄,静悄悄,把我吹到鲁滨逊的小屋旁,让我轻眼目睹了他徒手造面包,徒手造瓷窑……夜,静悄悄,静悄悄,跟着绿野仙踪里的小主人公,躲过巫婆的追击,迎来花香的胜利,完成各自的愿望,回到各自的家乡。当我还沉浸在书海中的时候,时间不知不觉从我翻…
现在每当我从楼下花坛经过时,就会回忆起蓝衣服小女孩学骑车的事,这件事令我记忆深刻。有一天我下楼时看见一个穿蓝衣服的女孩在学自行车,这让我有了兴致,于是我就留意那个女孩如何学车。女孩先自己尝试,没成功,***妈扶着她的自行车,帮助它控制平衡方…
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很贫穷,家里连白面馒头都吃不上,只有干涩无味的玉米饽饽,那还算好的。有时候只能去门前的小河里挑些野菜吃,那野菜又苦又涩,还有股子怪味啊。烧汤,那汤面上根本没有油花儿,放多少菜都得精打细算。我有两个叔叔一个姑姑,爸爸小…
周六,我在家里等妈妈回来烧饭。可是等了半天,却连妈妈的影子都没看到。这时,手机却“哇哇”地叫了起来,我接起电话,妈妈说她不回来,让我自己煮点东西吃,并说垃圾食品不能吃。我生气地“哦”了一声,挂了电话。“母命难违啊”,我思考起自己的午饭。红烧…
人生如舟,舟行于水,时而顺流而东,时而进退皆难,时而不进反退。当我们一帆风顺有时候,则一如既往,勇往直前。而当我们身处了解逆境,不进则退时,又当如何?一、屈原的选择——自我的堕落你,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悲天悯人的老者,一个忧国忧民的政治…
打开记忆的大门,一件让我心儿怦怦跳的事情浮现在眼前。那天,妈妈让我在半个小时之内做完三篇阅读练习。我翻开书本,只看了几眼,就刷刷地做起题来,内心有些小窃喜:哈,这些题目也太简单吧!转眼之间,二十分钟过去了,我开始做第三篇阅读了。没想到最后居…
近日,“斜杠青年”这一名词在我们身边火了起来,它指的是那一类拥有多重职业与身份的人。他们拥有不止一类特长,因此生活变得多元化。“斜杠青年”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就我的观点,我并不想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而是想在专一的职业中奋斗到底。我们知道,…
前几个星期,金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关于汉字的书籍,我让妈妈购买了《有故事的汉字》这套书。这套书中内容丰富,有每个字的介绍,演变过程,还有写给小朋友们的话,真是好看极了!这套书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今天我就和家人们交流了汉字的故事。今…
现如今,许多老人都出现了为子女着想,我能多节俭就多节俭,能省多少就省多少的想法。这种想法的出现,使他们的腰包越来越鼓,裤腰带却越拉越紧。但这种“过度节俭”真的是好的吗?真如他们所想对子女有益并且有很大用处吗?我想,益处一定是有的,但为了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