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原一小505班,可谓是人才济济呀!缪天哲善唱歌,陈烨善舞蹈,冯心怡善阅读。要说写作,则定无出项瀚悦之右。
项瀚悦,我们班公认的写作达人,其作文水平造诣之高,令无数优等生甘拜下风,作文困难户更是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次公开课,老师出了一道题,一道相当于小练笔一样的作业让我们写。一会儿工夫,便有许多同学写好,老师就请同学们积极举手读读自己写的作文。全场鸦雀无声,大家对自己的作文还是没多大把握。半分钟过去了,全班仍没有一个同学举手,尴尬的气氛令老师有些不知所措了。突然,一只手如同鹤立鸡群一般高高举起!正是项瀚悦的手!我望着她的脸,那张脸如同初升的太阳一般充满了自信与热情。老师连忙请了她,她清了清喉咙便读了起来。文章很长,足足读了三分钟才读完。她的声音刚落下,全场的同学和老师便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声。掌声中,我又看了她一眼,这时,她满脸绯红,眼睛中依然是那么自信,闪烁着喜悦的光芒。的确,她的作文,言辞优美,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各种修辞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
记得五年级第一学期,她的作文几次投稿《花季雨季》和《课堂内外》,每次必中,成了我们班的发表冠军。周老师每天表扬随笔写得认真的同学,她也总是在表扬的行列中。今年分班后,她去了别的班,听说还保留着写随笔的好习惯。一次,学校举行的作文竞赛,她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项瀚悦在我的心目中,是全五年级当之无愧的写作达人。
写作达人-记叙文500字相关内容
目前,在小学生作文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比比皆是。非另辟蹊径、独出心裁不可的精神,在我们学生中很少见。为此,需要在作文教学中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我的具体做法是:一、打破常规,自由命题;二、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三、广泛涉猎,开拓…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
小学生的练笔也叫随笔,就是把看到、听到、读到的事、物或人,及由些而产生的感想、体会马上记下来。写“随笔”,可以积累素材,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随时动笔的好习惯。1、较真课本,写出新意。学完《开天劈地》后,张晓锋同学的《我发现课文插图错了》…
对于许多小学生作文来讲,文章写的很好,但就是缺少一个很好的标题而降低了整个文章的分数。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言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篇文章的标题拟得好,就像优美的菜名能激发顾客的食欲那样,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那么,怎样的标题才…
初学作文时,有的同学虽然学会了分段.但读起来总感到段与段之间前后脱节,“分段”变成了“分家”,使一篇作文变得前后不连贯,气不通,意不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问题就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缺少了必要的过渡。原来文章从这一段读到另一段,好比隔着一条河,…
有人说“儿童都是幻想家。”这话一点没错!有个故事说有个人在黑板上写了一个“0”,然后问大学生这是什么,“零。”大学生们异口同声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人又来到小学里,问小学生同样的问题,“太阳!”“饼干!”“周杰伦的嘴巴,他正在唱歌呢!”……答…
书信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文体。它是一种特殊的实用文体。长期以来,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固定的书写格式:一般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部分。称呼: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名字和称呼(或只写称呼),有时还要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表示…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首先是课内阅读,我们在讲每篇课文之时,应除了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外,还应从写作方法上给学生加以指导,如为了突出中心作者是如何选材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将文章写生动;…
美国作家科德威尔曾说过“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还有“推敲”一词的来历等,都说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修改作文是要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同学,作文写完大多只读一遍,有的甚至一遍也不读,才会导致我…
作文讲评在作文指导中也尤为重要。我在上作文课时,尽量安排在连续的两节课中,一节课讲作文要求起草作文,一节课讲评作文(对初稿进行讲评),将典型的文章展示出来,师生共同找出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这样其他学生会在自己的作文中有则改之,扬长避短。更…
小学生作文写作角度尽量多样化_小学作文写作小朋友写作文常常写人,但许多小朋友写出的人物形象往往非常单薄。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扁《我的老师》,他为了写出这位老师的认真负责的精神,就在作文中写了三个事例:李老师为我补语文;李老师为我补数学、李老师…
一、要仔细阅读原文,充分理解原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段落结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缩写的时候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怎样才能使缩写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与原文一致呢?缩写时一定要反复仔细地阅读原文,对原文所记事件的起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