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之所的作文,描写心之所的作文

心之所向,是田园-乡村生活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1

终有一日,我们会厌倦城市的喧嚣,厌倦那些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想要为身体和心灵寻求一方净土。于是我们背起行囊,走向远方,远方有海,有山与林,有向往的田园;远方总是飘荡着浪漫和诗意。

仲夏悠然,蝉鸣婉转,清风过境,带着浓浓的芬芳,催开了将绽未绽的栀子花。顷刻间,芬芳沁人。坐在书桌前,考试结束,难得有闲情坐下来静静地看会书,思绪却又不经意间飘出窗外,飘向远方。仔细回忆,的确有一阵子没有出过门了,是不是也应该适当地出去放松放松呢?正当我思虑时,妈妈敲门进来,高兴地说:“刚考完试,我带你回老家去玩两天吧!”我自然是高兴地答应了。

心之所向,路之所往-初二随笔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2:36

鲁迅言:世间本无路,人走即成路。而如今又有人言,世间何处不为路,而人走多了也无路。但谁又曾记得,但丁有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世间有路千千万,条条道路通罗马,即自己认定了目标,便只管自己向前,不问路途艰险。也还是那一句话,心之所向,路之所往。

世间既无路,何不用心开辟一条自己的圣途。曾记得,李时珍一心以医治民,救济四方百姓,但他渐渐发现,他所居住的地方不过是世间一隅,如果真得心怀天下,便要医游四方,游历世间之大,记录世间各地之病,各方之疾,方能做到医治天下,一医治永久。可是,从古至今,没有人愿意去做这样一件事情,李时珍如果要这么做,无疑是古今第一人,可这第一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且不说毫无经验,家人的反对更是此起彼伏。当他做出这个决定之时,乡村人都说他是一个疯子。可是,李时珍认准了自己的路,便不会再回头,即使前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一无所知的迷途,但李时珍还是用自己的内心开辟了一条自己的圣途。几十年之后,一篇前无古人之作《本草纲目》的问世,更是让李时珍这一路的孤独与艰熬凝成了智慧的结晶,传诵后世。李时珍是伟大,他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路,而第一个发明电灯、第一个发明蒸汽机、第一个创立马克思哲学的人,都是伟大的。他的内心坚定,认定自建自通的方向,便用自己的双脚在历史之中,踏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心之所向路之所往初中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4 15:57

鲁迅言:世间本无路,人走即成路。而如今又有人言,世间何处不为路,而人走多了也无路。但谁又曾记得,但丁有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世间有路千千万,条条道路通罗马,即自己认定了目标,便只管自己向前,不问路途艰险。也还是那一句话,心之所向,路之所往。

世间既无路,何不用心开辟一条自己的圣途。曾记得,李时珍一心以医治民,救济四方百姓,但他渐渐发现,他所居住的地方不过是世间一隅,如果真得心怀天下,便要医游四方,游历世间之大,记录世间各地之病,各方之疾,方能做到医治天下,一医治永久。可是,从古至今,没有人愿意去做这样一件事情,李时珍如果要这么做,无疑是古今第一人,可这第一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且不说毫无经验,家人的反对更是此起彼伏。当他做出这个决定之时,乡村人都说他是一个疯子。可是,李时珍认准了自己的路,便不会再回头,即使前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一无所知的迷途,但李时珍还是用自己的内心开辟了一条自己的圣途。几十年之后,一篇前无古人之作《本草纲目》的问世,更是让李时珍这一路的孤独与艰熬凝成了智慧的结晶,传诵后世。李时珍是伟大,他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路,而第一个发明电灯、第一个发明蒸汽机、第一个创立马克思哲学的人,都是伟大的。他的内心坚定,认定自建自通的方向,便用自己的双脚在历史之中,踏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心之所向-议论文作文6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8:57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一百年前的中国,国家积贫积弱,受列强欺辱。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在混乱的年代中,在充满黑暗的社会里,年仅29岁的陈延年却心向着光,带领着中国人民与社会作斗争。作为陈独秀的儿子,他如他的父亲一样,将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他此生未娶妻,满腔的热血都奉献给了革命。

陈延年是革命理想主义者,他与父亲陈独秀不同的一点是,他认为要拯救国家,不能像陈独秀那样要家又要国,那样只能给家庭带来不幸。因此,他从青少年时期起,就下决心为了国家牺牲个人的私欲。他十几岁时就给自己定下了“六不”的戒律:“不闲游、不看戏、不照相、不下馆子、不讲衣着、不作私交”。他与弟弟陈乔年在外勤工俭学,立志为国家献身。

为了掩护队友,陈延年不幸被捕,被捕时,国民党反动派劝他自首,但他宁死不屈。他含笑赴刑场,刽子手喝令他跪下,他却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几个执刑士兵用暴力将其按下,松手挥刀时,陈延年一跃而起,这一刀没砍着脖子,最后竟被凶手们按在地上以乱刀残忍地杀害,牺牲时他年仅29岁。在他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他不知道何时会胜利,何时会天亮,他不知道历史的车轮往何处去,他的肉体已逝,脊梁却仍在。

心之所向,无所畏惧-议论文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8:57

刘墉曾说:“年轻时的抱负,人生的理想,都会因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而消失了冲力。”

人生如歌,理想是路上最美的乐谱。我们在年少时立志,因而满怀希望,砥砺前行。

曾记否,李太白在少年时见铁杵成针而心生惊叹,因此发奋学习,成为了一代诗仙;曾记否,司马迁为完成父亲遗愿而壮游,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史记》;曾记否,范仲淹幼时家境贫寒,可他从未轻言放弃,终于成为了鼎鼎有名的文学大家。

在人生的岁月中,他们找寻志向所在,追寻志向之路。坚定志向,付诸汗水与努力,无所畏惧。

诸葛亮曾言:“志当存高远。”

是了,鲜衣怒马少年时,我们应在有限的生命中绽放无限的精彩。

陈景润自打上学便酷爱数学,对于数学,他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他少年时便立志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后来,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数学界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吾辈青年如今意气奋发,激情飞扬。我们应少年立志,永远充满力量。趁青春年少之时,为之奋斗,为之耕耘,织就一幅幅精彩的画卷。

希望是可以抵挡风霜雨雪,走过千帆,看到未来,归来仍是少年时的坚定目光。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这是少年心中翻腾的热血,是自强不息的信念之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新时代的青年是国家的希望。”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散文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8:55

少年的心中应怀有鸿鹄之志,少年的脚步应踏在逐梦之路。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古往今来,日月变迁,多少人隐没在翻涌的狂浪中,又有多少人出现在历史的扉页里。那些被世界铭记着的人,被时间留存下的人,无一不立志,无一不成才。他们的心里,常存志向,常念远方。

文学巨匠巴尔扎克曾口出狂言:“拿破仑用宝剑没有完成的事业,我将用笔杆完成它!”多么狂妄,多么嚣张!要知道,那时候的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没有名气的律师,竟妄想成为“文学界的拿破仑”,真是荒诞至极。可是,中产阶级家庭出生的他,不顾父母的反对,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文学。不为什么,只是为了自己的志向,自己坚定不可移的志向!最后,他不负自己,不负志向,成为了文坛中一颗最耀眼的星。

巴尔扎克成功的关键词,必是“立志”无疑了。倘若他甘于尘世,随遇而安,了无志向,那么,又何来文坛之神话?所以说,要成才,必先立志!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几十年前,周恩来总理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知点燃了多少青年同胞的热血。现如今,这句至理名言仍旧被广泛流传。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连续剧《亲爱的热爱的》,讲述了几个少年为梦而奋勇向前的故事。主人公们虽然都经历了无法言语的挫折与痛苦,但还是向着自己的志向勇往直前。最终,为中国的电竞夺得金冠。

朝着心之所向努力奔跑_想象作文11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8:04

那天到家很晚,白天和同学玩得筋疲力尽,回家洗漱完倒头就睡了。时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我被刺耳的手机铃声吵醒了,伴随而来的是头痛欲裂的感觉。

“喂?”我迷糊地应付着,“有事吗?”

“感觉好点了吗?我打电话叫咱妈过来照顾你了,要是还是不舒服就去医院,我这边还有点事……”

“等等”对面那个声音沉稳的陌生大叔把我说的一头雾水,“你打错了。”一大早就被打错的电话吵醒真是让人烦躁。正当我准备挂电话的时候,看见屏幕上的两个大字“老公”。我顿时清醒了,揉了揉眼睛,这两个字还是清楚地摆在我眼前。

“看来还没醒酒啊,你好好休息吧。”对方挂了电话。我这才意识到,这也不是我家啊。色调很暗的卧室,所有的家具都很简约,几乎都由黑白灰三色组成,黑的发亮的扫地机器人在地上毫无目的地游走,撞到了一个高端的机器设备上。书桌上的照片像是我,却又不像是我。我又看了看手机:2035年。啊,我穿越了。

读《心之所向,吾之家乡》有感-记叙文650字

更新时间:2024-06-10 14:58

鲁迅文章里瓜田下捕猹的少年闰土;吴伯箫散文里高挂的红灯笼;汪曾祺笔下的高邮咸鸭蛋。这些都是文学作品中的家乡印象。

一次偶然,读到《心之所向,吾之家乡》一文,作者的家乡——石城“没有江南的温婉,也没有北方的粗犷,它如同月圆下的一棵杜鹃树,亭亭玉立,淡淡地绽放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八卦脑、九寨温泉等名胜古迹,是游子眼中家乡的繁花似锦和潺潺流水,承载着游子对家乡的脉脉真情。“悠悠天宇旷,弄弄家乡情,风一程,水一程,家乡梦碎重几回?”读之,令人为之怅然。石城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牵动着我对家乡的情思。

我在晋江出生,在晋江成长。家乡是一座非常有烟火味的城市,城市的血液是全国知晓的“爱拼才会赢”。晋江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张灯结彩的五店市。传统的建筑搭配古朴的花灯,古香古色,让人仿佛置身时光深处,看到一批批侨胞含泪挥别亲人,过台湾、下南洋,以汗水和智慧赚取生命之所依,最终披着一身荣耀寻根而归。晋江是多少游子的心之所向。这里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记忆里书写着割舍不断的血脉情缘。

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市,难免不把人从红砖古厝翘角飞檐的呢喃中拽进美食街里甚至酒吧里。这也是一座现代气息浓厚的城市。在阳光柔媚的下午,一家人一起漫步其中,喝杯饮料,吃点美食,或者泡壶茶,谈天说地,看着人来人往,颇有“岁月静好”的感触,让小小年纪的我突然读懂珍惜。尤其在经历了疫情之后。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细说觉醒年代》读后感55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18:48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呕心沥血,无一不凝聚着革命者的鲜血与勇敢……

初心始于觉醒,手捧着《细说觉醒年代》,看到送别延年乔年两兄弟时,两位英雄一路鲜花一路血地走在前进的道路上,直击心灵的痛与不舍使我早已浸湿了眼眶。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革命者精神,使得肉体已逝,脊梁仍在!

“如果我嚷几声,能叫醒那几个人,你就绝不能说,他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出场时,关于“铁屋”的对话使我想象着,想象着自己站在历史称之为满是黑暗的“铁屋子”里,外面隐隐约约地透来一束耀眼的强光,我沿着光的方向眺望,那是他们的模样,我的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复,若用八个字来代替我的心境,那便是“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革命前辈的心之所向,便是后代一批又一批中国儿女的行之所往。吾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振兴而拼搏!为中华之繁荣而奋斗不息!”如今的中国早已让世界瞩目,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高铁四通八达,抗击疫情全球领先,这就是吾辈对英雄们最好的报答。

百年前无数闪耀的革命力量为我们披荆斩棘带来光明,他们前赴后继地牺牲,英勇无畏的就义,不就像余光中先生所说的那样:下次路过的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的河流滚滚向东,民族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