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许多思想观念在古人们都已有了很好的论述,且在那些典故的背后,都蕴藏着做事与做人道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句话是商汤王在洗澡盆上刻下的箴言,也是习主席在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的发言,意为激励自己:如果每天都能够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的更新又更新。这句话让我颇有收获与感触,的确,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每天都要做到这一点,每天吸收新的知识,每天接触新的事物,每天都做出改变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进步,就想“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断的自我更新,就是进步向上的持久动力,也证明学习不能够懒惰,要在固有基础上不断更新。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这句名言出自《韩非子。显学》,阐述了凡成大事者必须从基层做起的道理。习主席曾在《从政杂谈》中发表过此言论。意思是:宰相都是从基层州部锻炼上来的,猛将都是从基层卒伍中摔打出来的。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拿破仑从一个小士兵成长为总司令;李嘉诚从一名小推销员奋斗成为香港首富……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积累、磨炼与沉淀。学习也是一样,如果想钻研难道,也必须要先学好基础知识,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向前,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诗出自柳永的《蝶恋花》,是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中提到过的。这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精神。尽管有困难,也要坚持忘我的奋斗!这是劝学的典故,也点到了王国雄的“人生三境界”,其中第二境界就是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了。现在的我们学习也要勤奋努力,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会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为此“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愿为学习付出代价也不易,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典故中往往蕴含着古人的思想精华,所以从小学用典,不仅能使我们了解中华的悠久文化,更能使我们吸取经验、得到启迪,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做更优秀的自己,努力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学典用典,做优秀的自己-初中叙事作文800字相关内容
xx年10月04日星期二天气:晴祖国的历史悠久绵长,回望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傲然挺立。65年前,中华儿女也曾有几多仇恨,几多屈辱,几多痛苦,比黄河还要曲折,比大海还要苦涩……那整箱整箱的鸦片,严重摧残着中华儿女,那圆明园中的…
每当花儿凋零,散落大地,这并不是最残忍的结尾,而是更美好的开始。——题记春天到了,春意笼罩在大地,和煦的春风轻抚着每一寸绿意,迸发出新生的希望。花儿开遍了大地,每一个地方都是勃勃生机。我在小区里悠哉地寻访春意,偶然瞥见楼道一旁的花。它在杂草…
“各位同学,你们好,我就是你们今个学期的语文老师,我性陈。各位同学,我可是事先声明啊。我虽然长得黑,但我可不是黑包公,我也没他那样的神机妙算,我虽然黑,但是你们放心,我的心可不黑哦!不过,要是谁敢在老虎头上捉虱子,我就一定会将事情弄得水落石…
“这么早就睡觉干嘛呢?”我无奈地想着。外面的老钟刚刚才无力地敲了八下,我就被逼着上了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今天晚上雨婆婆来了,她哗啦啦下个不停,还叫来了雷弟弟助阵,他俩配合得天衣无缝。把我奶奶急得也够呛。关电视、催咱洗漱(怕待会儿停电就没…
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之夜。除夕之夜是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要欢欢喜喜地送走狗年,迎接猪年的到来。这个除夕之夜我们是在奶奶家度过的。村子里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张贴上了红底金字的大福春联,和喜气洋洋的对联,有的还高高挂上了大红灯笼;每家每户的门窗…
我长大了,面对岁月的流逝。不知不觉中,爸爸和妈妈也老了。和爸爸说话时,我的头再也不向上仰了,而和妈妈说话时,头却需要向下俯一点。人人都会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现在的我能体谅父母吗?不知道父母起早贪黑为生计奔波的艰辛;不知道父母为儿女…
今天,爸爸出差了,而妈妈又生病了。所以,我就扛起了管家的重任。管家第一步,就是去买吃的材料。妈妈让我去买两块粉干,一些排骨,一些冬笋和一些冬菇,做排骨粉干。还让我买半只片皮鸭和一袋糖。嘿,东西还真不少!这么多东西,要记,还真有点难,我一路走…
暑假中的一件事_暑假日记800字今年的暑假让我感到很失望,几乎没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惟独只有一件事让我值得回忆一下。一天晚上,我父母请了俞校长全家及小锋哥哥全家和路欣在一起吃饭。那天晚上,天气闷热,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整个天地就像一个大火炉…
初三日记800字篇一:消防夏令营今天我们要去参加“消防夏令营”我早早的准备出发了,在校门口集合,七点半出发,没过多久就到了目的地。我们下车来到大门口,场面很威风很壮观啊,穿着军装走进大门那感觉就是不一样。消防员叔叔带我们参观了这里。还带着我…
一曲《红楼梦》,将人世间哀情道遍;一首《葬花吟》,把无尽落红悲声唱完。悲哉,叹千古幽情终虚化;泣哉,怜痴情儿女尽成灰,品读“红楼”,评点“红楼”,道不尽的“红楼”。一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写出了作者的辛苦与心…
每个父母都无比牵挂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身处何方,他们的身上都会牵系着父母的心。书的作者傅雷用笔将这“父母心”书写在纸上,让爱化为家书,一封封寄向远方的儿子傅聪。傅雷于1945年1月18日晚写了寄给留洋的儿子傅聪的第一封信。整封信由月台上的离…
读过《懒惰的智慧》,文章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懒惰与智慧间微妙和谐的关系,这又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家长老师们的口头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么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有着什么关系呢?文章作者利用了多个论据向我们证明他的主观思想,这些事实一次又一次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