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训班赶回家,打开书包,才发现有本书忘在了培训班的座位上。
爸爸妈妈还在上班,我便将此事告诉了爷爷。爷爷听完,立马决定带着我去培训班拿书。
爷爷和我从地下车库把“车”推了出来,次“车”非彼“车”,当时的爷爷孩子骑一辆有点儿年岁的自行车。培训班离我家有半小时的路程,带上一个四年级的我,爷爷骑得有点吃力,边骑还边“哎呦哎呦”喊着号子。骑到培训班,爷爷已是气喘吁吁,在这稍冷的十二月的傍晚,脸上也都布满了汗水。
拿回书启程回来的时候,外面下起了小雨。又是风又是雨的,后座不大安全,爷爷就让我坐在前面的横档上,这样他就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替我挡雨又可以保护我了。出来时比较急,没带雨披,只有自行车兜里的一把雨伞。爷爷把伞撑开,让我斜拿着挡雨。他又把我的书套进了一个塑料袋里,放在肚子前面,保证书不会被打湿。一骑到外面,冬天的雨虽小打在身上却很冷很冷。我稳稳地躲在了雨伞里,“爷爷,有淋到雨吗?”“还好,因为雨是斜的,有一点飘到脸上。”爷爷颇似轻松地说道。“那我把伞举高一点。”“不行,那就挡住视线了。没事的,我骑得快一点就行。”爷爷坚定地回答我。我们就这样骑在路上,爷爷两只手紧紧地握住车把手,眼睛死死地盯着前面,深怕一不小心会摔倒。他的藏着书的身体紧紧地贴着我的背,弓着腰,艰难地蹬着自行车,脚蹬一下踏板,探一下身子,好似对着前面的人作揖。每当有雨水斜着扫过来时,自行车很配合地左右摇晃一下,我知道那是爷爷没力气了,是雨水蹦进了他的眼眶,模糊了他的视线。好在摇晃了几下之后,爷爷极力地控制住了局面,一路前行。
终于到家了,爷爷轻轻地刹住车,下车的时候,闷闷地猛叹一口气,好像卸了几百斤的包袱,终于可挺直腰杆了。我从雨伞里探出头来,转身的刹那,看到爷爷的背湿透了,只见他用手抹了抹脸上的雨水,督促我赶紧进电梯。
分不清那是雨水还是汗水,我只是觉得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一本温暖的书-五年级记叙文650字相关内容
这个月初,我刚刚参加了全球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坐在考场里等待考试时,我不同于其它学生那般焦急紧张,反而自信满满的,因为我是那个奥数班里最出色的学生,而且在此之前,我写了将近十张试卷,许多题目已经掌握得炉火纯青了。可当试卷发下来时,我发现我错了…
六年级了,也不小了,不会再打打闹闹了。但曾经的我,可是一个捣蛋鬼。记得我一年级的时候,周末和暑假都是在外婆家过的。那时侯,我带着自己的三只狗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里疯跑,我们特别兴奋,根本不觉得累。不仅是这样毫无目的地跑,我们还在田野里“拔草”、…
人生中总有许多选择,可以放弃,也可以坚持,我在比赛中,在学习中,也同样面对许多事情的抉择,我曾有过一次艰难的选择。在一场足球赛时,我的小腿被对手重重地踢了一脚,当时就坐在了地上。队友们还在继续踢球,只有我一人坐在地上,裁判本想换我下场,但他…
在前往学院的路上,我还在恍惚,考级了?今天?脑子里忽然如被大鼓的鼓锤敲醒,对啊!今天是钢琴考级,我唯一一次的考级啊!报到后,因还有一小时,便怀着侥幸心理坐在椅子上,用手指在空气中弹着,记起上次艺术节时,我也那么弹,最终因紧张,手指慌乱,而弹…
小升初暑假,这段与初中连接的黄金学习时间,妈妈怎么愿意错过呢?奥数、英语、阅读手账……没什么学习班的我光是在家里也忙不过来。为了让暑假过得像休假,我要求妈妈奖励我一段自由时间。妈妈一口答应,因为她以为热爱旅行的我会要求出去玩,那么这一段自由…
你可能不相信,我所珍藏的是一块石头,也不是玉石,只是一块凹凸不平,放在石头堆里也不明显的平凡石头。我为什么对它情有独钟呢?因为它包含了父亲对我的爱。小时候,幼稚班去秋游,我本来是不想去的,想在家里玩,父亲硬把我拉走,“你去找同学玩会很高兴的…
一个绣花盒里放着6颗小指甲,那是干什么用的呢?那是弹古筝用的。绣花盒的旁边放着一架棕色的古筝,它在我家已经待了好久好久了。看着它们,我忍不住戴了起来,又跟当年一样,弹起了古筝。我6岁时开始学习古筝,刚开始我非常兴奋,每天一回家就开始练指法。…
对于刚结束的夏令营,我还是依依不舍呢,尤其是我当中的一位室友。她虽然长得十分秀气,有着一双大长腿,但整体来讲还是相貌平平,也没什么长处,要说她最大的特点,大概就是酷爱看书吧。昨天晚上我趁着写作业空闲的时间,便顺手拿起了草稿本。“画什么好呢?…
六年级,对我来说是一个不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的年级。六年级是一个关键时期,一进教室,老师就把“毕业考”三个字深深地烙进了每一个同学的脑海里,生怕我们忘记似的。“考不好毕业考就考不上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
打开微信,一点,一划,一看——切,无聊!再查下一个群。“不会吧”!1000多条新消息!造反啊!每次打开我们班的群聊,不免发出啧啧的叹息声,“你们到底是不是时间多得没处花?还是纯属无聊?”我并没有加入聊天,而是继续潜水。“咳咳。现在,谁,都不…
世界上最靓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路,而抗疫英雄的回家路至今没有完成,本以为2020年的疫情终将结束,却在2022年全国性爆发。屋内,电视里一遍又一遍播放的新闻,似乎永远离不开抗疫二字,这两个常被注成鲜红的字体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屋外,一片漆黑那略…
老陈叫陈银付,是省瓷刻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笃,笃笃……”当晨曦微露,天边刚是灰白一片时,老陈就已准时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创作。直径25cm的瓷盘中,一位老者,满口银须,神采奕奕。“呦!老陈又天不亮就开始瓷刻了?”“没办法,职业病嘛!”他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