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在家,我又看了一遍姐姐送给我的《伊索寓言》这本故事书,这是一本由许多寓言故事汇编而成的书。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农夫与蛇》这则寓言。
这则寓言讲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农夫外出干完活时,发现了一条即将冻僵的蛇,心地善良的农夫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想把它救活。那蛇渐渐复苏了,它彻底苏醒过来之后,不但没有报答农夫,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恩人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创伤,毒液蔓延到了农夫的心脏,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了一句话“我可怜恶人,不辨好坏,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恶报,真是活该。”这个故事使我的内心感到很震撼。
农夫是一个好心人,他看到蛇冻僵了,救了蛇,可蛇却咬死了农夫。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做人要知道报恩,别人对你好,你要记住恩情,不能反过去陷害别人。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农夫的精神,帮助别人。当然如果坏人向我们求助我们不能像农夫不明辨是非,这样会害了自己。
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像蛇这样恶毒的人,我们要学会辨认是非,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不要被美好的事物蒙蔽了双眼,因为狐狸也会哭泣、蛇也有落难的时候。大家有难应互相帮助,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并要知道感恩,同时我们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以免上当受骗。
伊索寓言-读后感550字相关内容
如果问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那莫过于纯洁的母爱!对此,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也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繁星·春水》。记得在冰心写的《繁星·春水》中曾经有这样的一首小诗: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
朱自清的背影震撼了许多人的心,也让我为之动容。而当我看到父亲的背影时,顿时百感交集于心头。我的父亲并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如果把他放到“五四时期”,顶多算个工人阶级。他和大多数男人一样,抽烟,喝酒,打麻将。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他也与…
阴霾重重,雨季淋沥,想必也是绝美辰光,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题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从赏析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后,心中五味杂陈,油然而生出一股敬仰之情。当我翻动书籍时,当我一次次‘目睹’外祖父对阿廖沙的残暴,专横。我便把…
《善的故事》,是由许化利写的,从中让我知道了“善”是一种美德、一种美丽。我感受到了:不要恶意的伤害和谎言不要有害人之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待,要想别人真诚待你,你就应当首先主动真诚地去对待别人。你怎样待人,别人也会怎样待你。正像曾…
书里,小河潺潺依旧,伴风流入林中。书外,面上笑靥荡漾,灵魂随文游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今。”在庆祝夺回家园的宴会上,你温文尔雅,平静的拒绝了所有关于吹捧自己的举动,并真挚的感谢了始终陪伴在自己身边,鼓励你,帮助你的伙伴——理性,…
本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同志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最让我感动的,是20到22段,这里描写了老班长的两次向老班长堽端来与当时的像是…
今天我读了一部讲地球叛军的书,名字叫《三体》,文中主人公汪淼是一个纳米教授,我对《三体》充满了喜爱。书中“古筝”行动让我印象很深,作战中心都在讨论怎样破解三体叛军的船。大史说:用汪教授的纳米细丝割断船,大家都同意。他们把细丝都绑在柱上,船越…
我看了《百灵搬家》这篇文章后,了解了为什么常说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百灵一家住在麦丛里,非常安逸。为什么安逸?因为农夫很少打扰它们一家人,同时也说明农夫是一个懒汉。很快就到了收割的季节了。一天,百灵妈妈要出去觅食,就对她的孩子们说:“我出去了,…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雾都孤儿》。从这本书上我学到了许多许多!这本主要写了孤儿奥立弗本是上流社会一个有钱家的私生子,他年轻的母亲因长期得不到关爱,只身一人饱经跋涉思虑之苦,在生下他后就辞世了。他了到人后,从未得到母爱和家庭的温暖,…
一直以来,狐狸就是“狡猾”的代名词。不管是《狐假虎威》中戏弄了老虎的狐狸,还是《乌鸦和狐狸》中设计骗走乌鸦叼着的肉的狐狸,它们总是给读者留下狡猾的印象。在沈石溪《再被狐狸骗一次》的故事中,狐狸依然用它们的狡猾,天衣无缝地用装死的办法轻而易举…
《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本良好的历史教育书。在我还没有读者本书之前,我早就听说了诸葛亮的赫赫大名,开始读了《三国演义》,让我对鼎鼎大名的诸葛亮又有了新的认识。没读了《三国演义》的时候,我觉得诸葛亮是一个不怕危险、神机妙算的人…
上个周末,拜读了《曾参杀猪》这则故事,我深受教育。曾参是春秋时期道德高尚的人,也是教育家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杀猪》是讲曾参教育后代要诚实守信的故事。有一天早晨,曾参的妻子准备去集市买东西,正好被一旁玩耍的儿子看到了,又哭又闹,吵着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