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看似“满纸荒唐言”,实则“一把辛酸泪”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究竟有何文学价值呢?
曹雪芹先生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揭露出封建末世的危机。百年来无数人品读红楼,均留下了极高的评价,张爱玲就曾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鯫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尽。”可见红楼文学艺术价值之高。
家族落魄,地位一落千丈,一系列的变故让曹雪芹先生体会到世态炎凉,后来“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巨著《红楼梦》。早年的贵族生活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条件,书中奢侈的生活,精致的饮食,丰富的生活乐趣……均是他早年的亲身经历。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不仅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生活形式,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兴衰。著名红学家吴世昌用一句诗来概括:“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
《红楼梦》中的植物数量多,种类繁,且含有丰富的意象内涵。在曹雪芹笔下人花相映,花有人德,人有花姿。宝玉和十二钗在大观园的居所种有不同的植物,暗喻人物各自的性格和命运,以及在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十二衩“占花名儿”,各人所掷的花名正是她们自身写照。
就如宝钗居所为蘅芜苑,特色植物为藤萝,象征了宝钗守拙、清正的形象,而在后来又擎得牡丹“艳冠群芳”的花签,雍容华贵,端庄大气,提诗“仍是无情也动人”暗示宝钗最后被宝玉抛弃辜负。黛玉的潇湘馆清幽雅静,翠竹环绕,苍翠荫郁,竹子纤细挺拔、不畏严寒的特征使其带有清新淡雅又有傲气的象征意义,体现了林黛玉清冷孤傲、淡泊名利、超逸脱俗的气质,刚柔并济的精神品质。她“占花名儿”时取得芙蓉“风露清愁”的花签,提诗“莫怨东风当自嗟”隐喻黛玉红颜薄命的结局。芙蓉常开于秋天,文人常以“风露清愁”形容,这不正表现了黛玉忧郁敏感的性格吗?探春居所秋爽斋,植物以芭蕉和梧桐为主,芭蕉直立高大体况粗犷潇洒,芭蕉叶碧翠似绢,既有北方的豪迈大气又有南方的精细。探春本人精明能干有远见、有作为,同时她还工诗善书,是大观园中的大才女之一。曹公借芭蕉赞探春可以说是极其贴切。“瑶池仙品”杏花的花签,诗曰“日边红杏倚云栽”,签语“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此签又写探春必得贵婿,无限恩宠,同时暗示探春远离家乡,亲人“涕泣江边望”,同时与她所做风筝诗谜中“莫向东风怨别离”照应。湘云掷得海棠“香梦沉酣”的花签,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苏轼原诗诗叹息春光短促、好景难留,后来湘云的遭遇亦是如此,虽洞房花烛照红妆新人之喜,但转眼之间夫妻离散。
曹雪芹一扫传统偏见,讴歌天性纯洁的闺中少女。为了最大幅度地展现这些女儿的风姿神采,曹雪芹“以花喻人”使闺阁昭传,赞美女子的美好。书中他的每一字都意蕴深远,每个人的表情、行为都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和结局,每一个场景都有独特的意义。黛玉葬花重点不在于葬花,而在于《葬花吟》这首诗,以花喻人,表现了黛玉不甘低头屈服,孤傲不阿的性格。在“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中,曹公又将黛玉与菊花联系起来,三首菊花诗集中体现了黛玉的菊之品格——高远的情怀,傲霜的品性,不俯仰随流的风骨。
这简简单单的花草,不仅是各个场景的点缀,还承担着烘托人物性情重要任务,更是推动着小说的发展。浩瀚红学,不仅让我们收获了丰富多彩的知识,更了解到艺术家从事创作,缺少生活不行,缺乏艺术修养也不行。
日光暖暖,饮一杯清茶,翻一页红楼,生活才更惬意。
一枝一叶总关情-记叙文1300字相关内容
中考作文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
对于即将中考的学生来说,记叙文写作已有了一定基础,但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首尾不入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写活动怎样防止“三老病”_怎么写记叙文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参加活动总是最令人兴奋的事。于是写活动,如参观、访问、旅游、集会……也就成了我们记叙文中常见的题材。一般说,同学们总以为写活动最容易,把现成的材料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就成了。问题就…
初中生作文写作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
记叙文写作如何“变换叙事人称”_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指导与传统的小说家不同,西方现代小说家们在意的似乎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如何讲述故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叙事人称,而是尝试着不同叙事人称的变换使用。比如杜拉斯的著名作品《情人》。这部小说的线索明…
(1)积累动情点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要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如果题材寡情,连作者都感动不了,又怎能打动读者的心呢?那么,学生生活中有没有生动感人的素材呢…
家庭生活是中学生作文的一大题材,其中以亲情为主题的占有相当的比重,如何写好这方面的记叙文,提高这种题材的写作水平,是师生在作文教学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清楚在亲情题材的作文中存在那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加以解决。从同学写的有关亲情主题的作…
即全文没有贯穿到底的中心事件,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活动或品质为主线,组织典型而各有侧重的情节,统一服务于中心。这种结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出。魏巍《我的老师》分写七件小事:假发怒、教跳舞、观蜜蜂、教读诗、依恋师、化纠纷、梦寻师,皆…
即开篇二三句或点出记叙重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堪称一槌定音的典范。首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代写作缘由,次句先以“我爱我母亲”定下感情基调,再…
“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当鲁达听到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怒火中烧,要“打死了那厮再来”时,情节陡起,似乎高潮即将到来,但作者却巧妙地让史进、…
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鲁迅《社戏》写孩子们归航途中偷豆,阿发“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往来的摸”,有比较鉴别之意,显现出他聪明而无私的童贞,传达出…